從哭聲免疫法到恆河猴試驗,我們究竟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行為心理學的創始人約翰·華生有一句名言:

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我可以保證,在其中隨機選出一個,訓練成為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 –醫生、律師、藝術家、鉅商人,或者乞丐、竊賊,不用考慮他的天賦、傾向、能力,祖先的職業與種族。


從哭聲免疫法到恆河猴試驗,我們究竟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約翰·華生

臭名昭著的“小阿爾伯特”試驗就出自他手,曾經在美國風靡一時的哭聲免疫法的核心思想也源於此人。所謂哭聲免疫法就是:孩子哭了,別去抱他,等孩子不哭了,再去抱他,通過這樣的訓練讓孩子知道只有不哭才能得到父母的愛。它影響了美國整整一代兒童的教育方式,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孩子。

哭聲免疫法養育的兒童長大後出現了人格障礙甚至精神分裂,在付出沉痛代價後,歐美人民開始反思這種養育方法,並最終拋棄了它。

在約翰·華生去世一年之後,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動物心理學家哈里·哈洛進行了著名的“恆河猴”試驗。哈洛和他的同事把一隻剛出生的猴子養在一個隔離的籠子裡,而且用兩個假猴代替真母后。一個假猴用鐵絲做成,並在其胸前安置一個能夠提供奶水的奶頭,另一個假猴用柔軟的絨布做成。起初,嬰猴大多時候待在“鐵絲母猴”身邊,但是沒過多久,嬰猴更多時候願意待在“絨布母猴”身邊,只有餓了才會去“鐵絲母猴”那裡喝幾口奶水。當嬰猴感受到威脅時(一隻木頭蜘蛛),就會跑到“絨布母猴”身邊並緊緊抱住它,好像可以從“絨布母猴”得到更多的安全感。


從哭聲免疫法到恆河猴試驗,我們究竟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恆河猴”試驗

哈洛從這個試驗中觀察到了一些問題:“絨布母猴”撫養大的猴子性格極其孤僻,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甚至性成熟後不能進行交配。於是,哈洛改進了試驗方法,製作了一個可以搖擺的“絨布母猴”,並保證嬰猴每天都會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改進後的實驗表明,這樣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哈洛的“恆河猴”試驗說明:在家庭教育中,親子陪伴這件事遠比物質給予重要的多。

如果說源自於約翰·華生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哭聲免疫法是徹底程序化、毫無感情基礎的教育方法,那麼哈里·哈洛則給父母們帶來了充滿愛的教育方法。

在中國,我們很少能見到哭聲免疫法中的父母,國人願意把自己的一切給孩子,目光中總是充滿了愛憐,於是就有了另一種極端:溺愛。

在冷漠和溺愛之間,還有一種辦法叫做:不走極端,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就拿孩子哭來說,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原因的哭,父母的處理方式肯定也是不同的,假如嬰兒期的小寶寶,因為飢餓、受驚、身體不舒服等原因而哭鬧,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去抱抱孩子,安慰一下,然後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而不是眼睜睜的看著孩子痛哭。

稍微大一些的孩子開始學會使用“計謀”了,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又哭又鬧,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就不應該去遷就孩子了,這種哭不是孩子的生理反應而是他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


從哭聲免疫法到恆河猴試驗,我們究竟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父母肯定最瞭解自己的孩子,他的哭是哪種情況,一目瞭然。

養兒育女是一件很複雜也很辛苦的事,畢竟父母們面對的是有血有肉的,有思維的,活生生的人,和這些“神獸”打交道真是其樂無窮。

作為父母應該明白,不走極端,該怎麼辦就怎麼辦才是最好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