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收入1000万,还需要努力提高自己吗?

哇唧


人嘛,活到老学到老,需要学的地方还有很多。还有很多没有完成的梦想,事业上还没有达到自己目标,并非是赚钱多少,而是对于一件事的执着。一件事一直放在自己的计划中,不能实施起来是很难受的。



资深劳务从业者


哈哈哈!允许我笑出声来!

年收入1000万的人,还问这样的问题,其实真的有些不可思议。对于一个年收入1000万的人来说其实已经可以算是富豪的收入标准了。你一年的收入也许是大部分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结果。

而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一定不会问自己会不会继续努力,而是肯定会朝着更高的方向前进,这就是富豪和穷人的最大区别。

富人永远都是越努力越幸福,而穷人则是越不想努力,越觉得自己很幸福。

两个数据告诉你,年收入1000万是多么厉害!!!

1)将我国人口以13.83亿来计算,这些人中,存款拥有50万人民币以及50万人民币以上的人仅仅只有0.3%,这样我国人口大概只有415.8万人的存款超过50万人民币的。

而存款拥有100万人民币的人数就更加少了,所占比率仅仅只有0.1%,折合成人数大概只有138.3万人。

2)前不久,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197万人,坐拥61万亿人民币可投资资产。

年收入1000万的富豪,也许在中国14亿人口里,更是凤毛菱角。!

所以,我可以很确定,当你真正拥有年收入1000万的水平,其实不会来问这样的问题。而来问这样的问题,其实恰恰说明年收入可能没有1000万哦!

一起朝着这个目标加油吧!!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背后的真正逻辑。


琅琊榜首张大仙


对于提问者的问题,笔者认为

我们生存在这样一个社会,不论年收入多少

毋庸置疑,都要努力的去提高自己

笔者通过以下例子告诉你为什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


1.比尔盖茨(世界首富)

如果说比尔盖茨的一生近乎于完美,唯一的不足之处可能就是他从哈佛退学的经历,仅以中国为例,网上就流传了颇多关于比尔盖茨退学原因的传言。有的因为说失恋,有的说因为挂科,更搞笑的是有传言说他因为大学英语四级没过,全然是把中国的英语考级硬套到人家头上了。

最终比尔盖茨本尊出来辟谣,他在公开采访中表示,对于从哈佛退学一事,自己并不后悔,之所以退学选择创业,是担心这场电脑革命发生时已经没了他的位置。

根据比尔盖茨自己的估计,他坚持每周读一本书长达52年,其中许多书与软件或业务无关。整个职业生涯中,他每年安排两周时间作为阅读假期。

2.李嘉诚(曾任亚洲首富)

有人曾问李嘉诚:“今天你拥有如此巨大的商业王国,靠的是什么?”

李嘉诚回答说:“依靠知识。”

有位外商也曾经问过李嘉诚:“李先生,您成功靠什么?”

李嘉诚毫不犹豫地回答:“靠学习,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学习知识,是李嘉诚成功的奥秘!

如今,李嘉诚已年逾古稀,仍爱书如命,坚持不断地读书学习。

李嘉诚说:“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缺乏知识,没有最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就能够有回报,并且很有可能达到成功。现在跟数十年前相比,知识和资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3.王健林(曾任中国首富)

王健林称自己“现在坚持每年读几本书,而且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习惯”。

他的阅读与荐书,或许是一个万花筒,儒家思想、慈善、企业经营管理、成功学等皆可窥一斑。


以上分别对世界首富、亚洲首富、中国首富为切入点

告诉我们,不论你的财富有多少

求知和提升自己都是必要的

首富们都这样,1000万每年的收入还有什么理由不提升自己

大概成功都离不开求知,离不开自我成长吧。想要拥有财富,让人生更加完美,终身的、自我激励的学习比成绩和学位更重要。学习你的同事还不知道的技能和概念,训练自己成为一名自主学习、博学多才的人,是通向现代知识经济成功的关键。


西安十三先生


每当我想到自己年收入1000万的时候,就感到特别郁闷,生意这么旺,工作这么忙,什么时候才有空去花钱啊?对不对,很烦人的!


这种情况下,肯定要努力提高自己了。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可以更加轻松驾驭各类事务,让自己轻松一点。

你想想,当年马云不过是个英语老师,任正非不过是个军转干部,李嘉诚不过是个店铺小工,为何能创下偌大一个产业,还越做越好,就是得益于他们在不断提高自己呀。他们现在一年赚钱肯定不止一千万了,可还是没有停步,一直在努力。

任正非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使命和价值,要努力自我提升,为别人提供价值永远才是有意义的事情。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持续的行动,实现自己的目标。马云说,要常常自我反省,反省自己有哪些不足,哪些地方出错了,哪些没有做到位。这些都是他们对自己不断努力的一个诠释。

既然你已经年收入1000万了,就不要跟我们这些年收入十来万的人攀比,应该向上面这些年收入过亿的大佬学习,好好努力,天天向上。

毕竟,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没钱……说漏嘴了……而你有钱,所以,更要努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沉默的砖家


朋友们好!

每年收入1000万,肯定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现在每年收入1000万元,不意味着你以后每年都能够收入1000万元,因此必须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好。下面来分析一下。

千万富豪家庭数量

根据胡润2018年财富报告的数据,2018年底全国拥有1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大概有201万户,这个数量占到全国家庭总数4.3亿户的0.467%,也就是意味着全国99.533%的家庭资产没有达到1000万元。

全国亿万富豪家庭数量

根据胡润财富报告的数据,2018年全国亿万资产富豪的数量为13.3万户,仅仅占到了全国家庭总数4.3亿户的0.03%,也就是1万户家庭拥有3户亿万富豪,也就是3333户家庭拥有1户亿万富豪。

年赚1千万也需要努力提高自己

年赚1千万更需要努力提升自己。从上述可以看出来,年赚1千万可以说非常牛了,如果你能够1年省下来1千万,那么一年你就可以跻身全国前200万千万富人家庭的行列了。如果你能10年坚持每年存1千万,那么10年之后,你就可以资产上亿了,可以跻身全国前十几万亿万富豪家庭行列了。

因此,年赚1千万更需要努力提升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和更加的稳重。你能够年赚1千万,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牛的收入,但是如果你不懂得节约,不懂得理财,随便消费,随便花,你这个钱可能很快就没有了。

比如泰森曾经在职业生涯期间赚到了4亿美元的收入,但是在职业生涯结束的时候,泰森一分钱存款没有,反而欠下了4000万美元的债务。泰森退役以后还需要努力赚钱,用来还债,可以说泰森挥霍无度的案例就是一个警示。

因此,你能够赚到一年1千万,看起来这笔钱也不少了,但是如果你随便花,一下子可能就花完了,比如买一辆豪车,买点奢侈品,可能也就花完了。因此,即使是赚到了一年一千万,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必须俭省节约,然后进行合理理财,这样自己的财富就能够稳定增长了。


综上所述,如果你年赚1千万,必须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够勤俭节约,争取每年省下来更多的钱,这样就能够让自己的财富稳健升值,能够尽快跻身全国亿万富豪家庭的行列。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睿思天下


首先,先说一点,任何时候,大家都有再进一步的需要,或者路径。还记得前几天,给一家企业上课,老板问如何让公司的HR成为专家或者高手,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问在你心里,高手是什么,如何定义它?当有了定义之后,我才给他们讲,高手和专家的几个路径,从探索开始,先由探索,然后入门是新手,新手慢慢熟悉,可以胜任,胜任后不断提升,做到高手或者专家。


同样,收入转化下,对于1000万,固然不少了,但对于还有一些企业家,或者高手,是一年上亿,有些地产行业,如恒大万科碧桂园,挑战的几千亿。对应的是,还需要提升的还有很多。比如,市场占有率,技术革新,新领域的进入。甚至,由一地,到全局,全国等。


如果,你世界里还有目标,那就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另外,还有个方式,对标你的同行,你是否做到了NO.1?或者还有可以学习的对象?


任何时候,有学习,都不是坏事。

祝福!


培经俱乐部徽骆驼


中国的千万富豪不到千分之二

6月5日,招商银行联手贝恩公司发布的《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8年, 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197万人,而当年,中国人口规模约为13.9亿人,按此计算,中国高净值人群(或可称为千万富豪)占人口比例不到千分之二(0.14%)。

这个数据中的千万富豪,其实包括了累积资产,但也仅占中国人国的不到千分之二,那么年收入1000万的人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他们每年的收入超过了千分之二的中国人的累积收入,这意味着能持续保持年入1000万的人,必须要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能力,且能持续拥有,那么,这种人,除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并没有其他路径可走。

收入与压力都是相匹配的

其实任何人的收入与压力都是成正比的。

有个现象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钻石的开采到加工,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从探矿到开采、再到打碎、设计、生产加工,直到镶嵌到每一个饰品中,但是,我们注意到,钻石是给这些生产加工工人戴的吗?并不是,这些工人、设计师精心制作出来的钻石,最终都戴在了什么样的人手上、身上呢?是那些买得起昂贵钻石的人。

换句话说,名贵的钻石最终都属于了那些财产上与之相匹配的人。

这就是钻石的帕累托最优,简单理解就是钻石这个资源得到了最优的处置。经济学称为“科斯定律”,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

科斯定律适用到收入千万的人,也就是说,必须有与千万收入相等的压力以及能力。

所以,年入千成的人,必须随时努力提高自己,才能与这千万元的年收入相匹配。

人的收入与支出都是成比例

另外,首席体验观再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有多少收入,也必会有多少必须支出在等着他。

收入相同的圈子中,每个人的吃穿用都是有起点的,而同时,资产的保值增值也是责任,由此就必须进行一些投资,而投资失败甚至破产的例子都很多。

而这些压力,也要求年入千万的人必须保持持续的收入,才能保持现有的生活状态,那同样也必须努力,这种压力,至少要超过绝大多数人,才能保持。

所以,年收入千万的人,还是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另外,努力提高自己,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真正驱动力,人如果不努力,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紫竹商业评论


本人职业投资者,供职过私募基金。有投资房产股票问题尽可在留言区提问。有问必回,欢迎关注。

每年收入1000万,还需要努力提高自己吗?答案是肯定的。肯定还需努力。你看马云年收入多少,他闲着了吗?你看王健林年收入多少,他闲着了吗?你看巴菲特年收入多少,他闲着了吗?为什么收入那么高他们仍在努力,你想过没有?

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你有多大的经济实力就要支撑多大的台面。当你年收入一千万的时候过的肯定不是现在这种三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因为你过这样的生活也不可能年入一千万。收入越高,你付出也越多;收入越高你的支出也越大,消费水平也越高。当你习惯了高收入高消费,你不努力也就支撑不了你的高档生活了。只有继续努力维持住高收入,才能继续维持你的高档生活。听说过袁世凯的大公子后来要了饭的故事吗?袁大公子在他爹死的时候分家分了25万两白银,由于他是长子,掌握一些家庭的经济大权,利用这些还私吞了一些财产。可是仅仅20年左右的时间就混到到长街捡白菜帮度日了。当然,大公子自己抹不开脸,他让他的妻子去捡!

活到老学到老,同样,活到老也要努力到老。

欢迎评论区留言发问不同意见,有问必回。


戏苑曲苑


你这个问题让我也觉得很难回答,年入一千万,这是什么概念?只要你不作,办证这辈子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而且是财务自由,随时可以去往世界各地。但是,有句老话说的话,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就是人永远不会懂得满足,当你资产达到一千万的时候,你会努力想达到一个亿,当你资产达到一个亿,就还会想着十个亿,一百亿,所以,这个问题你说该怎么办?

当然了,前提你真的年入一千万,而不是在梦里!你可以不需要增加你的收入,但是你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因为比你有钱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所以,你知道了怎么了吧!



奇闻异事达人


笔者认为,首先要看这钱是怎么来的了,如果是自己白手起家挣的,且不想继续发展,自己对财富有驾驭能力,那么确实不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了(完全可以去享受生活了)。

如果是依靠一笔横财(例如继承遗产或彩票中奖后,将钱存入银行)所产生的利息,自己缺乏驾驭财富的能力,那么笔者建议,题主还是应该努力去提高自己(持有财富的能力)

挣钱不易,而保住钱财则更为不易,无论挣钱还是保住(增值)财富,这些都是需要相当能力的。

现实当中有过过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为数不少彩票中奖者最后穷困潦倒的事情:

据加拿大媒体《第一新闻》报道,一位现年35岁的女大奖得主,在短短9年时间内将奖金(5300万元)挥霍一空,重回“月光族”的生活。同样,来自英国诺福克郡的迈克尔.卡罗尔在他19岁的时候,就赢得了97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8500万)的丰厚大奖,但其仅用了十年就将这些钱挥霍一空。据悉,迈克尔获奖之后,就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平均每天花费1万英镑(约合人民币8.7万元)。

为数众多的彩票得主,因为获得巨奖后挥霍一空,结果导致最终依旧贫困。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将钱存入银行,每年获取高额的利息,从而和题主问题假设的一样,每年有几百万(上千万)的收入,不是会过的很好吗?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为什么,这个我们可以用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来进行解释:

在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增加,但消费增加的比例不如收入增加的比例大。在收入减少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减少,但远逊于收入减少的幅度。

对于彩票大奖得主(或突然获得横财者)来说,突然间财富的大量增加,完全可以让其消费进行跳跃式的大规模提升(因为这完全不等同于打工期间的慢慢所得),而此时得奖者的消费已不仅仅是生活所必须了,且会快速上升(因为短期内的财富量巨大)。

而一旦当得奖者适应了巨额消费之后的生活(习惯养成一般3个月以上就可以利),那么此时因为得奖者财富总额还是十分巨大,故如果不对此加以控制(增加消费自控能力或提升理财能力等),故此时得奖者还会继续增加其消费支出。

但得奖者在其所拥有的财富逐渐减少时,因为能力的欠缺(自控及理财能力等),往往并不能及时的减少相应的财富挥霍量,并控制自己的高额消费欲望,即消费惯性还是相当巨大(或继续递增),从而最终将造成挥霍完所有财富的现象。


综述:对于题主这个问题,要区分财富的来源,若是一夜之间暴富,而自己缺乏理财及自控能力的话,那么还是需要努力的去提高自己驾驭财富的能力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题主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