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據相關報道,截止目前,目前已有近13個省市發佈陸續公佈了總額近34萬億的項目建設計劃。除了傳統的鐵公基建設外,本輪大基建新增了5G基站、智能電網、DIC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新基建加速的步伐必將推動中國全面的智能化升級、智慧城市的建設。


2020-03-06


原文:PropTech 2020: the future of real estate

編譯:地產科技局(Proptech Institute)


說明:3月2日,【地產與科技】發佈牛津大學Said商學院“PROPTECH 2020: The Future of Real Estate”報告之【重磅】牛津大學PropTech 2020: 改變地產行業的12大通用技術盤點,全面並系統地梳理了“那些並非專門為PropTech和房地產應用設計的技術”,反響熱烈。


據相關報道,截止目前,目前已有近13個省市發佈陸續公佈了總額近34萬億的項目建設計劃。除了傳統的鐵公基建設外,本輪大基建新增了5G基站、智能電網、DIC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新基建加速的步伐必將推動中國全面的智能化升級、智慧城市的建設。


基於這一形勢,【地產與科技】將全面解讀PropTech應用領域(i智能房地產、ii房地產金融技術公司、iii共享經濟)之第一部分:智能房地產領域。另外,本文不做原創標註,轉載請註明來源和編譯。


01

簡介:ConTech和智能房地產


智能房地產是指以技術為基礎,方便房地產資產運營的平臺。資產可以是單個物業單位,也可以是整個城市。這些平臺可以簡單地提供有關建築物或城市中心性能的信息,也可以直接促進或控制建築物服務。該平臺支持房地產資產,物業和設施管理。


自PropTech 3.0以來,圍繞智能建築的定義範圍發生了一些變化。可持續性推動了智能建築的發展,但是需要在促進環境可持續性的“綠色建築”和現在日益促進社會可持續性標準(例如居住者的健康,生產力和滿意度)的“智能建築”之間進行明確劃分,以及還有空間利用等經濟可持續性標準。


儘管如此,但越來越多的研究將空氣質量等環境因素與健康和生產力等社會因素聯繫起來,這意味著智能建築的廣泛範圍正在使智能建築與綠色建築重新聯繫起來。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智能建築(i)通過儲能和需求側的靈活性來穩定並推動能源系統的更快脫碳;(ii)賦予其用戶和居住者對能量流的控制權;以及(iii)在舒適性、健康性方面識別並響應用戶和居住者的需求,包括室內空氣質量和安全以及操作要求方面的需求。任何智能建築最基本要求是其節能,為居住者提供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除綠色倡議外,智能房地產行業的起源還在於ConTech。建築技術初創公司的資金從2017年的7.3億美元增長到超過2018年的30多億美元(包括兩家公司籌集的196萬美元的大型融資)。與PropTech行業相比,這一領域的資金相對較少。但是ConTech碰到了PropTech並同時支撐了PropTech,這兩個行業可能很難區分開來。


Contech越來越成為風投公司(例如Brick和Mortar Ventures)投資的明確領域,Brick和Mortar Ventures在2019年8月關閉了9720萬美元的定向基金。該領域的第一家獨角獸ProCore和諸如Plangrid、Holobuilder、Micello、Kahu、Rhumbixa等新興公司專注於整個施工過程中的數據驅動效率,例如記錄和基準化生產率、促進主要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間的信息交換、共享計劃以及在一個IT支出被認為巨大的行業中僅替換紙質報告低於總費用的1%。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ProCore官網


當了解資產的整個生命週期並積累相關的生命週期數據時,建築行業所使用的技術越來越重要。ConTech的發展也將對我們融資、交易和房產佔用(尤其是住宅)的方式產生重大影響房地產。在全球氣候急劇惡化和全球住房短缺的情況下,該部門生產效率的任何提高都有可能得到支持。


02

智能建築


Buckman等2014年總結了智能建築的組成部分。


智能建築的元素和功能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WiredScore創建了一個獨特的認證系統來對建築物內的數字連接進行基準測試。競爭將來自新的智能建築(IB)指數,該指數將於2020年推出,並與Microsoft,Investa Property Group,Willow,悉尼科技大學以及EG合作開發。


在IB系統中,“智能”標準基於六個方面:

  • 項目交付;
  • 儀器;
  • 設備和應用程序;
  • 控制,監督和管理;
  • 經濟和財政影響;
  • 社會和行為影響;
  • 環境影響。


這些基準的存在可能會開始推動智能建築應該掌握的價值溢價。但是,與所有數值測量一樣,許多因素很難量化,而基於可以迅速過時的假設對動態質量(例如建築智能)進行基準測試本身就存在問題。


03

建築信息模型(BIM)和數字孿生


Altus調查了房地產開發公司417名個人對新興技術對其行業的影響的看法。受訪者認為最有可能造成最大破壞的前三大技術是智能建築技術、預製(模塊化施工)和建築信息模型


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可以被認為是“設施的物理和功能特徵的數字表示“。BIM是用於提供有關設施信息的共享知識資源,為設施的生命週期決策提供了可靠的基礎;被定義為貫穿於最早的構思到拆除整個過程”(國家BIM標準,2014年)。


新興技術對行業發展的影響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本質上,BIM可以被認為是對任何可以建模的特性的數字模擬,當前主要與新開發建築相關。作為Contech應用程序,它在建築物和建築行業中處於先驅地位,並在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中得到越來越多的使用。


“如今,創建數字資產(例如建築物的化身)將提供更好的管控。這將有助於降低施工期間的成本和風險以及建築物的使用壽命,因為這需要更少的返工(和更少的變更)訂單和現場錯誤。”


“項目中的利益相關者無需猜測或驗證他們是否擁有最新版本的調查,佈局圖或時間表。項目的所有這些方面都將實時集成,並且各方均可訪問。”


BIM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當前,雖然存在諸如Autodesk Revit之類的常用軟件,但沒有主導的BIM系統。取而代之的是,建築物設計和開發中的每一方都用自己的軟件將其添加到模型中。數據模型通常由開發人員指導,由專業軟件公司創建。在計劃和構建的每個階段,該模型都將發送給必要的參與者來促進其提升。


“在項目開始之前,項目將有一個BIM,通過模型實時運行操作數據,包括交通、公用設施使用、溫度控制或人員在建築物中的移動等。它還將包括結構、MEP(機械、電氣和管道)和空間體積的所有細節。在施工的每個階段完成後,無人機和其它帶有掃描傳感器的設備可以掃描、記錄以及驗證其是否符合設計計劃和規範。”


雖然BIM用於提供用戶界面,但數字孿生的開發提供了額外的模擬和控制功能(BCO,2018)。數字孿生是基於通過在施工期間嵌入的傳感器和IoT設備收集實時數據而提供的AI驅動數字模型。


“數字孿生是建築物(在某些情況下是建築物和服務網絡的一部分)及其系統的詳細虛擬副本。該模型可以在設計階段創建,並可以繼續使用以及z對入住後數據進行更新。


數字孿生可用於建築物的直觀實時監控,然後還將充當建築系統的基於雲的控制器。此外,它還允許建築物所有者模擬未來方案以測試改進性能的可能方法。”


建築生命週期中不同用戶的BIM應用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數字孿生有三個組成部分:虛擬副本、物理資產以及兩者之間的實時連接。虛擬副本的目的是相當於在資產的整個生命週期中成為資產的數字等同物,能夠在虛擬環境中創建、測試和構建物理資產以避免浪費或損失,並(以)優化性能虛擬副本收集與資產各個階段有關的所有數據和規範,可用於所有方面運營和維護”。


數字孿生可能會嚴重影響城市的管理。例如,VU.CITY最近發佈了大倫敦(其他7個主要城市之一)的模型,該模型涵蓋了330多萬套住宅、600多萬棵樹木,所有這些都精確到15釐米。


當前,此產品主要面向城市規劃師,建築師和開發商,在現有景觀範圍內虛擬設計新項目。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信息可用和互補技術的發展,這種“智能城市”模型可能會開始包含眾多BIM和數字孿生模型,以及政府的搜索和規劃,土地所有權和租賃信息。如此全面的城市數字孿生將極大地改變房地產行業規劃,投資,發展和交易方式。


數字孿生功能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04

模塊化結構


多家創新型初創企業已確定需要中斷複雜的採購流程。這些公司正朝著類似製造業的大規模生產體系發展,他們依賴於在工廠生產並通過平板卡車運到施工現場的預製標準化組件。


模塊化構造可能涉及大型標準化模塊的組裝。這些可能是空箱,現場安裝或配有地板,內置電器等。這樣可以在規劃,設計和建造方面提高規模和時間效率,使房屋生產更快,更經濟高效。


初創企業包括美國的Katerra(迄今已籌集12億美元)和英國的Urban Splash(已從建築巨頭Sekisui House獲得了9000萬英鎊的投資),後者是英國企業有史以來從一家日本公司獲得的最大的一筆投資。


未來的競爭可能來自建築業以外的領域,瑞典傢俱預製件專家宜家(IKEA)也準備進軍經濟適用房市場,而這只是對房地產和PropTech行業產生外部威脅的眾多示例之一。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宜家的合資企業BoKlok已經在瑞典、芬蘭、丹麥和挪威

建造了1.1萬套房屋。

照片:Heinz-Peter Bader/路透社


初創公司“Ten Fold Engineering“及其摺疊式住宅概念提供了一種新穎的預製房屋交付方式。類似於房車,這些建築被拖到卡車後面的位置,然後槓桿技術允許其在不到5分鐘的時間內擴展成建築。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05

3D打印和機器人


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市政當局規定,到2030年,所有新建築中的25%將使用3D打印技術建造。他們認為,該技術有可能減少70%的勞動力需求、90%的項目總成本和80%的施工工期。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諸如WinSun之類的公司聲稱,他們能夠使用3D打印技術在24小時內建造10棟房屋。許多公司報告說,每戶家庭的總建築成本約為4,000美元,這使得3D打印大大低於任何其他方法。


家用3D打印機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2018年4月,日本承包商公司Shimzu宣佈已開發出能夠自動搬運物料,在地板和天花板上作業以及自動焊接鋼柱的機器人。這種由固定機械臂發展而來的進步僅僅是當前在築物施工自動化的眾多任務之一。其他還包括機器人砌磚工,以及加強人類外骨骼的生長。


06

智能材料


一些初創企業正在通過重建其化學成分來改善現有建築材料,使其更具可持續性。


引人關注的例子包括最近的獨角獸View,其動態窗戶通過保留無遮擋的視野,並自動吸收最佳的自然光,大大減少了熱量和眩光,使建築物的能耗降低了20%,從而改善人類的健康。更進一步的是Physee,它的全透明光伏玻璃將窗戶變成了太陽能電池板。類似的太陽能屋頂瓦形式的發電解決方案已由特斯拉開發。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View官網


其他創新突破包括自修復混凝土,可在紫外線照射下分解煙霧的二氧化鈦瓷磚,碳回收油漆和加固木框架,使木材可用於建造更大的結構。


07

綠色建築


推動智能建築革命的主要動力之一是減少建築環境對碳排放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減少電力浪費。在全球範圍內,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來源是能源消耗,其中40%的能源消耗在建築物內,佔世界排放量的三分之一,這一比例高於工業和交通業。建築能耗的小幅下降可能會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Labeodan等(2015年)發現,典型辦公樓中的HVAC(供暖,通風和空調)和照明系統約佔能耗的70%。因此,許多PropTech公司瞄準商業建築能源管理系統的效率也就不足為奇了。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在大多數情況下,當前的商業建築HVAC系統按固定的時間表運行,不採用基於詳細佔用信息的控制措施,通過假設最大入住率而不是根據使用情況進行調整,導致當前的建築有過度調節房間,從而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費。Labeodan等指出“大量的商業建築物仍在使用粗粒度的佔用信息,假定的佔用情況和時間表,而很少或根本沒有考慮到在空間被部分佔用或未使用時所產生的所有能源影響和節約。”


然而,隨著傳感器技術的應用,這種情況已開始改變。真正的突破將取決於AI系統對所收集的建築數據的理解能力的提高。由AI驅動的“智能”建築管理系統(BMS)將能夠執行許多自主任務,從而產生更加節能的結果:“不能完全相信居住者執行節能意識的行為,尤其是在大型商業建築中,他們不直接負責成本影響”。


智能BMS採取的自主節能措施包括:


基於實際使用的操作系統。如果有人不在房間裡,可以關掉燈和空調。如果房間裡有一定數量的人,則將需要除去或多或少的二氧化碳,並需要更換不同量的新鮮空氣。


基於預測用途的操作系統。隨著時間的推移,智能BMS將能夠了解在不同時間使用了哪些區域,並提前調整空間,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系統壓力和能源需求激增。


基於環境因素的操作系統。如果一天中的某些時間有充足的日光,系統可以檢測到這一點並使燈光變暗。如果天氣預測將發生變化,則該預測可以用作預測的供熱/製冷需求的輸入。


預測性維護。智能BMS能夠了解系統中各個單元的能耗需求。如果一個單元相對地顯示出時間或空間異常,則可能是即將發生故障的跡象,可以採取措施以解決此問題。


減少區域需求激增期間的建築能耗,減輕國家電網的壓力。


傳統的BMS通常會提供更多的節能機會。改造後的智能BMS可以使整棟建築的能耗降低30%以上,而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2016)發現,減少建築能耗的措施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將採用投資回收期不超過三年的措施。


能源效率正在被納入市場定價的證據還難以找到,但現在正在出現。最初,對可持續性和能源效率的推動是一個由公眾承擔的負擔——這是公眾關心的問題,並未轉移到市場定價中。這是因為租戶為傳統租賃支付給業主的對價是針對空間(而非公用事業)的。水電費是房客的責任,低效建築中的能源浪費通常被外部化。


比如,受訪者發現了一個包裹運送站的耗電量比其他的要多得多,並發現這是由於工作人員晚上沒有關燈造成的,因為電燈開關是隱藏的。鑑於技術允許在不使用房間時自動關燈,並且現在使用傳感器來收集信息以實現隨後的能耗自動調整,因此該問題發生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人們花了很多時間才意識到建築節能以及由此產生的成本將納入公司房地產決策過程。當大公司被迫公開其企業社會責任(CSR)政策以保護其股價時,這一進程得到了提升。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房東和開發商就有了開發節能建築的動機。現在,較低的能源成本可用於談判提高租金,併為投資者帶來更好的回報。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智能建築The Edge


如果開發商/業主可以在建築物內發電並切斷中間商(公用事業公司),那麼一個更高效的空間和能源市場將發展起來。不過,房東現在會擔心限制房客的能源使用量。因此,我們將需要能夠開發一種系統,使節能的收益直接傳遞給市場參與者。這需要通過控制和監視設備對能源使用進行智能監控,以及在建築物用戶與空間和能源供應商之間進行有效的數據傳輸。


該理論得到了Saull(2019)的支持,他警告說,在典型租賃結構下,房東-租戶的分割激勵問題會阻礙綠色建築技術的使用。這一問題在更靈活或管理的空間租賃結構下得以解決,在這種結構下,房東在其租戶轉讓期間對能源效率具有完全的控制權和問責制。


08

增加員工的福利


典型的業務運營成本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資料來源: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2014年


空間即服務運營商(尤其是WeWork和Spaces)的成功加速了當前將智能建築技術納入其中的進程。其靈活的租賃模式依賴於客戶留存。對於商業模式依賴於長期租賃的傳統房地產所有者而言,將用戶體驗作為運營核心的需求有些陌生。多年以來,科學一直告訴我們應該把什麼放入我們的體內。直到現在,人們才開始關注我們把身體放在什麼裡。


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2014)指出,典型的業務運營成本為90%的員工、9%的建築租金和1%的能源費用。即使是員工健康,生產力或滿意度方面的小幅改善,也可能為僱主帶來可觀的財務收益,遠高於任何能源成本節省。


英國辦公室理事會(British Council for Offices,2017)的一份報告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該報告指出,提供高效工作場所的有效策略很可能是房地產專業人員對其組織的成功做出的最重要的貢獻。如果員工的生產率提高了1%,那麼企業如何合理地將其物業成本增加10%。


通過使用佔用監控技術,根據個人喜好和個人需求來調整建築物的操作系統,從而提供定製的空間體驗,已逐漸成為可能。但是,測量諸如居住者的幸福感,健康和生產力之類的主觀指標並不簡單。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The Edge根據員工的溫度偏好和全天開會地點

向他們推薦辦公桌位置。


當前,我們通常試圖通過自我報告來了解一個人在空間中的健康狀況。傳統上,這是通過諸如Leesman指數之類的佔用者調查得出的,該調查是基於要求個人僱員對周圍環境和便利設施的質量進行評估並報告他們的生產效率的調查。


Krekel,Ward和De Neve使用其中一項調查進行了一項研究,該研究包括來自82,000多家個體公司的180萬名員工,發現客戶忠誠度,員工生產力和公司利潤與員工滿意度呈正相關,員工離職率與員工滿意度呈負相關。


租戶體驗(Tenant Experience,TeX),Apps HqO,學區技術,Equiem和Locale目前正在開創將有效的通信渠道轉換為數字格式的單一平臺。這些系統允許租戶預訂和取消自己的會議室,允許訪客獲得用於入住和退房的數字二維碼,並幫助根據空間使用情況進行清潔。Network Control Group的目標是使用模塊化智能工作場所平臺集成IoT設備,“為所有人打開改善福利和提高生產力的大門”。


09

提高空間利用率


給定靈活的租賃方式,通過使用監控減少空間的使用可以降低建築物使用者的成本。倫敦市中心的典型工作站每年花費1.75萬英鎊,但辦公桌的平均使用率僅為45%。在一間擁有500個工作站的辦公室裡,僅租金一項就可以節省500萬英鎊。


隨著數據顯示哪些是員工經常使用的“基本奢侈品”,哪些不是,當前提供休閒娛樂設施(例如休息區,託兒所或體育館)的競賽將很快放緩。隨著對空間內積極用戶體驗的生產力影響的進一步瞭解和對這些設施的投資回報分析成為可能,這些數據將反映在價格中。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動態定價模式


旅行和酒店經營者引入的動態定價模式也為提高效率提供了機會。當利用率較低(星期五)時,收集利用率數據的系統將能夠提供較低的價格,而對辦公桌空間的需求較高時,系統將能夠提供較高的“激增價格”。這將確保資產得到更充分的優化,並帶來更高的回報。這一做法越來越與共享經濟緊密相連。


10

智能零售


智能零售的概念是針對亞馬遜(Amazon)和ASOS等在線市場與商業街商店或購物中心競爭而發展起來的。商店經營者如何反擊?


在線市場已經建立並利用大型數據集,以更好地瞭解客戶。分散的零售商處於劣勢,需要學習如何彙總數據資源。室內地圖與佔用率監測傳感器相結合,可以洞悉單個商店內和大型購物中心內的客戶旅程。收集平均停留時間以及商店間路線的數據支持更有效的商店和購物中心佈局,同時顯示描述客戶廣告以及他們收到的優惠(與銷售數據相關)的數據,支持針對每個購物者的廣告和優惠。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迪士尼前首席財務官Jay Rasulo表示,自2013年以來,迪士尼等公司一直採用這種以數據為驅動、注重體驗的方式,“增加客人與他們相處的時間,從而改善一路上獲取額外現金的機會”。他們能夠提取的個人數據越多,迪士尼就越有能力定製服務,並在銷售這些服務方面搶佔先機(Beckerman,2019年)。


這些策略更容易在購物中心部署,開發商對建築物中每個商店的成功都有既得利益。歐洲最大的購物中心Westfield Stratford最近試辦了一家實時“潮流”彈出式商店。該商店與設計師無關,而是使用算法根據社交媒體上的趨勢預測來銷售100件服裝和配飾。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The Trending Store, Westfield Stratford


儘管這在商業街上不容易複製,但諸如JoinJo之類的平臺正在湧現,可為同一地點的獨立零售商提供單一的數據存儲庫,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使他們能夠跨商店搜索和比較產品,並計劃行程,同時促進消費者行程數據的收集,以更好地為獨立零售商提供幫助。這種智能城市的“軟件即服務”產品將降低小型零售商店的進入成本,為他們提供以前為大型百貨商店和購物中心保留的見解,並促進有針對性的廣告宣傳。


進一步的好處可能包括做出最佳選址決策,發展互利的物流業務以及進行區域比較的能力。(開發真正的數字化公交時刻表也將有助於使商業街成為更具吸引力的目的地。)


在線市場也開始認識到實體存在的重要性。Amazon Go商店使用跟蹤和計算機視覺軟件允許註冊的購物者走進來,從貨架上取貨並離開,離開時自動付款。隨著機器學習軟件變得更加智能和高效,這種無摩擦的購物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增長。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Amazon Go閘機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亞馬遜貨架裡的傳感器


數字數據和實體零售環境的融合將繼續發展。這一觀點得到了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的《人工智能系統支出指南》的支持,該指南發現,2019年全球零售業將在AI系統上花費59億美元/44.5億英鎊,超過其他任何行業。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我們還預計,AR和虛擬現實的使用將進一步增長,以允許客戶在商店購買產品前進行試用。虛擬現實體驗還將幫助客戶使用店內技術,幫助他們在不必去商店的情況下測量服裝或不同外觀的契合度,以及查看哪些傢俱和室內設計趨勢將在他們的家中發揮作用。


11

智能物流


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2019)的預測,未來物流將越來越城市化,從而推動對舊建築的再利用,以滿足城市內部交通對環境的新要求。


例如,倫敦市中心的一個前停車場已成為包裹遞送公司DPD的首個全電配送中心。在這個佔地464平方米的工廠中,每天將有2,000個包裹由電動汽車運送到首都的SW1郵政編碼區域。該站點還包括一個允許顧客收集和退回包裹的提貨商店。該公司預計將在全市再開設七個微型全電力基地,並且已經確定了在肖爾迪奇(Shoreditch)的第二個倫敦倉庫。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DPD英國增加了第一個

梅賽德斯-奔馳eVito麵包車全電動車隊。


如之前所述,倫敦Bishopsgate 22號需要一個相關的履行中心來接受包裹交付,然後在一天的指定時間將其重新路由到母站點,而Embark的目標是在美國主要城市的郊區開發貨物轉運中心,專門用於將負載從手動本地卡車轉移到無人駕駛卡車。


12

智能住宅


智能家居技術可能是PropTech近年來最大的增長市場,主要由家庭語音助手主導。2019年第二季度,智能音箱市場增長了55.4%,售出2610萬臺設備。三大市場領先者亞馬遜(Echo),百度和谷歌(Alexa)在本季度分別售出了660萬,450萬和430萬臺。


麻省理工學院的機器人分公司奧裡(Ori)最近獲得了Alphabet和宜家(Ikea)的資助,開發出經濟實惠的電動傢俱,該傢俱可以在幾秒鐘內將衣櫃變成臥室,或者將沙發變成餐桌。鑑於對靈活空間的需求不斷增長,動態傢俱可能會成為一項進入商業領域的發展。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13

新興部門


20世紀80年代創建了一個新的房地產部門。高科技建築最初是混合用途的辦公/工業建築,構成了科技園區的組成部分。Hitech描述的是在建築物內進行的操作,而不是建築物本身。但現在該術語已遷移到描述建築物。


高科技-智能建築的另一種形式-還描述了支持基於技術的平臺的新建築(以及全新的物業類型)。其中包括數據中心,專業物流(例如在線配送中心、點擊提貨商店),亞馬遜儲物櫃,為需要非常快速寬帶的科技公司設計的聯合辦公空間,以及我們可能尚未見過的其他產品,例如自動駕駛汽車充電站,無人機中心和其他太過未來化而無法描述的東西。


大型數據中心,通常也稱為“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由大型服務提供商運營,在全球範圍內興起。據思科稱,2015年至2020年之間,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內的全球數據中心IP(互聯網協議)流量增長了五倍。


每天,將近20億張照片在Facebook服務上共享。這對數據存儲或雲設施產生了巨大的需求。2010年,Facebook宣佈了在俄勒岡州Prineville建立自己的數據中心。從那時起,它已經在北卡羅來納州的森林城,愛荷華州的阿爾圖納和瑞典的呂勒奧建立了另外三個數據中心。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Facebook在Prineville的數據中心


為了支持Instagram,WhatsApp和Messenger等收購平臺的增長,Facebook已開始在美國的兩個新地點以及在歐洲的Clonee(愛爾蘭)和Odense(丹麥)開始建設。在過去的七年中,Facebook每年平均委託建造一座新建築,平均面積為一百萬平方英尺。


據行業跟蹤刊物Datacenter Knowledge估計,2010年Facebook的服務器數量約為60000臺。考慮到Facebook已建成網站的規模,每年將有數千臺新服務器上線。對於雲計算中應用程序的爆炸式增長,這並不奇怪,並且用戶期望應用程序不僅可以正常工作,還可以即時處理任何事務。對於像Facebook這樣的公司,建立自己的雲設施至關重要。


連接性是此類大型數據中心的主要支柱,其位置必須滿足所服務應用程序的延遲(請求和響應之間的時間間隔)要求。去年,Facebook宣佈了合作伙伴關係,幫助在美國東海岸和歐洲之間以及類似地從西海岸和亞洲之間鋪設跨洋電纜。(有趣的是,幾個世紀前的貿易路線反映了數字時代的光纖路線。)但是,互聯網全球信息流不斷變化的性質具有挑戰性,並給現有的網絡點增加了負擔,因此必須建立新的網絡點,並可能由Microsoft,Alphabet和/或Facebook之類的公司提供。


Deloitte(2018)指出,在所有行業中,投資者最有可能增加數據中心(67%)和醫療設施(55%)的分配,其次是移動塔(49%)。


14

智慧城市應用


數字孿生已在前面討論。但是,關於數字孿生可以放在一個平臺上以協助城市治理的想法直到最近才被考慮。儘管技術和監管方面的必要發展使這一想法仍然遙不可及,但諸如VU.CITY之類的平臺還是讓人們看到了這樣一個系統的樣子。一個完整的城市數字孿生正在成為可能。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但是,至少在美國和英國,由於缺乏數字基礎設施以及嚴重缺乏足夠的國家和地區政府資金,智能城市解決方案受到困擾。這就提出了一個大問題:我們是否要將城市治理結構的開發外包給技術提供商(例如位於多倫多東部海濱的Google子公司Sidewalk Labs)或其他大公司?


隨著技術的發展開始超越監管,出現了數據倫理和網絡安全問題。由於缺乏關於系統如何運行以及應如何為公共利益管理公共數據所有權的明確指導,因此產生了混亂和對立的目標。


隨著物聯網設備在建築物中的使用日益增加,這又構成了進一步的威脅,網絡犯罪分子可將其用作通向更廣泛的建築物系統和員工數據庫的門戶。在奧地利,黑客於2017年攻擊了一家四星級酒店的電子鑰匙系統,將客人鎖在門外,並導致該酒店無法創建新鑰匙,直到支付了贖金。


34萬億新基建之下的地產新機遇!智能房地產領域的PropTech創新

被黑客攻擊的奧地利豪華酒店Seehotel Jäegerwirt


同年,一家美國賭場損失了10GB的數據,這些數據是通過互聯網連接的魚缸獲取的。如果智慧城市網絡(包括醫院,學校和軍事基地)是根據所謂的智能建築提供的數據構建的,那麼在這種無處不在的連接時代,如何降低這種風險?


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一倍,而亞洲和非洲的人口增長預計將達到90%,因此智慧城市技術的發展潛力巨大,能夠幫助規劃,擁有和運營非正式住區。這可以說是與全球北部經濟體已經發展且運轉良好的城市中心相比,對技術初創企業的關注更加迫切。


儘管每個地區都將需要自己的定製解決方案,但誰能將這個難題整合起來,無疑將不僅有助於定義房地產的未來,而且還有助於定義住房和可持續城市化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