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二章(知止不殆)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知止不殆)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知止不殆)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诗解如下:

高深莫测的宇宙万能,通常没有起名;

为总得有个称呼,把名唤作叫“道”。

“道”大得神奇,虽高山仰止;

但又朴素自然,能洞察微小。

万类的作息概莫能外,

荣枯兴衰皆无法遁逃。

可是,天下无不归顺于“道”,为“道”俯首称臣;

就是诸侯与君王都得遵守“道”的天条。

宇宙万物都自动列为“道”的嘉宾名单,

不敢喧宾夺主,当“道”的主宰大佬。

天地阴阳二气相合,会产生雷电风雨;

并也普降甘露,泽万物荣华富饶。

”道”不会听人的号令而假公济私;

均匀的播洒甘露把大地滋润犒劳。

一个家邦初始,必命名制定规章;

既定各种规制约束名目及奖惩纲要。

奉劝大家要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

做事莫过,适可而止方为“道”妙。

知道适可而止的理念,见好就收;

譬如“道”志在天下与万物和谐并茂。

好象溪水河流汇入江海一样,

顺其自然生生不息地循环不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