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通識」4世界如何運行

世界的樣子,就像一幅畫卷,惟妙惟肖,多姿多彩。但是,世界並不是靜的,無時無刻都在運動與變化。世界又是如何運行的呢?

「哲學通識」4世界如何運行

一、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運動。
1、物質的根本屬性是運動,靜止是運動的特殊形式。

物質普遍聯繫,聯繫的不平衡構成運動。運動即變化。自然界風起雲湧,人類社會高歌猛進,就算最堅硬的石頭,經歷幾萬年也會發生變化。有絕對運動,就會有相對靜止。有相對靜止才有度的界限。其一,在限度內的變化,為量變;其二,超過限度的變化,為質變。是“防微杜漸”,還是“破殼而出”,都是度的把握。
2、運動是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運動。

時間是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順序性。時間呈現一維性。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伸張性、位置和體積。空間呈現長、寬、高三維性。時間與空間是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一。無限由有限構成;有限中又包含著無限。無限的宇宙是由一個個有限星系組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碣。”所以,

時空不是物質,只是物質運動四維的尺度。

「哲學通識」4世界如何運行

二、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

物質運動有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

1、對立統一規律(側重聯繫關係)
對立統一規律,又稱矛盾規律。矛盾的基本屬性是同一性和鬥爭性。矛盾同一性是不可分割的聯繫。矛盾鬥爭性是互相排斥的性質。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有黑就有白,有生就有死,活著就是走向死亡,死亡是為了新的生。
矛盾有普遍性與特殊性。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山中無老虎,猴子當大王。”告訴我們,要重點抓主要矛盾,同時不能忽視次要矛盾。同一矛盾主體進一步細分為,矛盾的主要方面與矛盾的次要方面。

人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良藥也有三分毒。

「哲學通識」4世界如何運行

2、質量互變規律 (側重發展關係)
量變是事物數量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轉化為新的量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量變質變的道理告訴我們,做事要腳踏實地,不要拔苗助長,急於求成;量積累夠了,要勇於破殼而出,而不是錯過機會,變成臭雞蛋。如果保持穩定時,"防微杜漸"防止"千里之堤毀於蟻泬"。

3、否定之否定規律(側重趨勢與道路)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是維持事物存在的趨勢;否定是促使事物滅亡的趨勢。看事物既要看到肯定的方面,又要看到否定的方面。對待歷史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面對外來文明,更要積極吸取先進、科學、有益的成分,也要抵制落後、謬誤、有害的東西。
發展的趨勢與道路是前進性與曲折性。事物發展不是一次完成,總要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面對前進性,我們要堅定信心,同時做好面對困難曲折前進的準備。做事情,總要先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於是再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逐步推進的過程,沒有一蹴而就的道路。

「哲學通識」4世界如何運行

總結,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物質有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時空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方式。(內有動靜,外有時空。)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對立統一規律(聯繫),質量互變規律(發展),否定之否定規律(道路)。這就是世界最底層最基本的運行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