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文艺复兴的序幕——《十日谈》

导语:思想的禁锢是完全不可能,即便可以禁绝一时,任然会有一天被泛滥的思想洪流所冲破。众所周知,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思想滥觞,众多的哲学家、思想家活跃在世人面前,在那个时期,思想高度自由。但伴随着希腊与罗马的落寞,在中世纪,封建力量与宗教势力开始蔓延,迅速的侵占了当时的文化、政治各个领域。因为当时的政教合一,使得宗教思想泛滥,从孩提出生接受洗礼,上学读的是宗教学校,学习的是《圣经》等宗教典籍。这些都使得当时的思想僵化,但是宗教人员却又借此为虎作伥,残害底层民众。而这一现象伴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出现壮大,开始有所改观,到了十四世纪,开始逐渐出现反封建、反教会的论调,而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投身其中,创作出众多的反封建、反宗教的作品。随后便诞生了席卷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解放思想运动,文艺复兴表面上是要通过复习古希腊古罗马道德古典文化,来抵制宗教、封建思想。然而其实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在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以期在社会中争的一席之地,借此发展资本主义。当下层经济基础开始发生改变的时候,人们发现原有的思想大大限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迫切的需求新的思想来适应,从而加快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本是"再生",同时结合文艺复兴运动的内涵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其在初期所指的是在当时的意大利绘画雕塑等模仿古希腊古罗马的特征,倡导展现人性,表达自由,回归自然,这样的论调在当时足以引起轩然大波。而后这个概念逐渐也开始夸大到文学作品领域,越来越多的文学家也开始模仿古典文化,倡导人文主义的内在解放。而到了今天文艺复兴特指发生在十四到十六世纪影响整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通过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的牢笼与禁锢下彻底冲脱出来。

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文艺复兴的序幕——《十日谈》

原始的资本积累

表明上文艺复兴所打的旗号是复兴古典主义,实则这与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息息相关,文艺复兴所波及的范围由一开始雕塑、文学,逐渐扩大至哲学、政治等众多方面。从根本上影响了欧洲当时的各个阶层。使得思想解放的浪潮经久不衰。从宗教的禁欲主义出发,彻底的推翻了中世纪以来所给民众心中埋下的思想禁锢。

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文艺复兴的序幕——《十日谈》

印刷术

而促进文艺复兴运动爆发的原因,从外部来看,自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后,宗教力量开始大大削弱,原本奉行于教皇统治的各国君主开始脱离教会的控制。加上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日趋成熟,市民阶层自我意识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脱离教会的控制。同时伴随着中国印刷术的传播,使得文化的推广得以更加便利,下层人民开始接受新的知识,从而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下层民众基础。

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文艺复兴的序幕——《十日谈》

马丁•路德

就当时的统治阶级内部来看,教会内部也是矛盾不断,神职人员大肆敛财,引发民众不满。因此当时教会内部也在寻求改革,例如当时的马丁•路德在德国进行的改革,他提出教会应该服从世俗王权,脱离教皇的控制,施行廉价教会,拒绝从信徒哪里收取钱财。马丁•路德他提出的教会改革,得到众多的人民支持。其他的例如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他大胆的批判了原来宗教的就传统,提出预定说,甚至在之后影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革命的爆发。

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文艺复兴的序幕——《十日谈》

人文主义代表作品 达芬奇《岩间圣母》

而这些最终的影响,在于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自我价值的发掘,更多的人开始注重今生,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将希望寄托于来世。从而爆发了关于人的自我的探索,发掘人性,反对神性。这既是资本主义的要求,也是时代精神的要求。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文艺复兴的发源在意大利,初期阶段的中心位于意大利,而且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科学等,还并没有上升到政治领域,而这一时期,较为突出的文学者包括但丁、彼特拉克、波伽丘三人,被称之为文学三杰。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做出了贡献,但丁写作了《神曲》;彼特拉克创造了十四行诗,被后世尊称为"诗圣";薄伽丘则是近代短篇小说的开创者,名作《十日谈》开创了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先河。

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文艺复兴的序幕——《十日谈》

波伽丘

波伽丘的童年是不幸的,母亲在他小时候便去世了,而波伽丘的父亲有非常严厉,使得波伽丘年少时在继母的冷酷中度过。长大之后,父亲曾安排他去学习教会法典,但波伽丘并不感兴趣,他所感兴趣的是文学创作。但是这一段学习教会法典的日子,使他更加充分的了解了底层市民的生活,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素材。

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文艺复兴的序幕——《十日谈》

《十日谈》

1340年,二十七岁的波伽丘,回到了家乡佛罗伦萨,当时的佛罗伦萨因为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较早,因此政治斗争比较激烈,在回到家乡之后波伽丘便投身其中,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宗教恶习,支持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坚决反对那些勾结封建贵族的资本主义势力人员。而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开始写作震惊世人的大作——《十日谈》

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文艺复兴的序幕——《十日谈》

佛罗伦萨瘟疫流行

《十日谈》的诞生拉开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序幕,同时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主要讲述了1348年佛罗伦萨爆发瘟疫,3男7女为躲避瘟疫前往郊区避难,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共讲了一百个故事,因此命名为《十日谈》。其中的故事大多依据佛罗伦萨的现实生活创作。其中故事的人物包含了当时的各行各业,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农夫、酒徒,形象的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百态。歌颂自主爱情、倡导欲望自由,解放人性。

《十日谈》

在《十日谈》中,包含了众多的故事,而大多都是关于爱情的,人们为了追逐纯真爱情所所作出来的事。例如不幸的恋爱故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等,而这些所表现的均是波伽丘对于封建宗教的批判。特别是关于宗教中禁欲主义的批判,他认为禁欲主义压抑人性,不利于人的成长。因此在文中反复体到关于爱情的故事,歌颂自主爱情,肯定人的自然欲望,人性追求。

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文艺复兴的序幕——《十日谈》

歌颂爱情

在《十日谈》中,我们看到了波伽丘反对宗教的决心,他大力抨击教会的禁欲主义,歌颂爱情,塑造了一大批美丽而卑微的女性。在抨击禁欲主义的同时,无情的揭露了教会的虚伪面目,僧侣们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男盗女娼。要求世人禁欲的同时,却放纵自己肆意享受。在《十日谈》中,波伽丘采取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爱情,借以歌颂赞美爱情。例如打破世俗偏见的忠贞爱情,大量的男欢女爱等。确切的表现了波伽丘是赞成爱情、肯定情欲的,但是需要主义的一点是波伽丘将那些不正当的情欲也看作爱情,这是不可取的。

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文艺复兴的序幕——《十日谈》

肯定情欲

但是在《十日谈》中,我们会发现,女性仍然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虽然在文章中,女性是得到赞美与欣赏的,但是这些欣赏与赞美都是站在男性的角度上的,女性是被动的,仿佛她们只是在"被看"。女性的地位是可悲的,即便他们被男性所追捧、赞赏,依旧是男性所赋予的,人们只是看到了男性的意愿,而忽略了女性的意愿,女性只可以被动接受。最终展现了女性的卑微心理。

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文艺复兴的序幕——《十日谈》

《十日谈》中讲故事的场景

《十日谈》问世之后,很快便受到了追捧,深受欢迎,便被欧洲各国翻译发行,并且受到了很多人的模仿,例如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法国纳瓦尔的《七日谈》,都是模仿《十日谈》的优秀之作。而且之后众多的人也从其中吸收素材进行创作。《十日谈》表现了对现世幸福的大胆追求,以及禁欲主义的强烈抨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总结:《十日谈》作为文艺复兴的序幕之作,其影响力是巨大的,因此在受到世人追捧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教会的威胁,受到天主教会的极度仇视。教会甚至公开谩骂《十日谈》是一部"淫邪之书",社会上的各种反动势力都联合起来反对波伽丘,甚至威胁到了波伽丘的生命威胁。使得波伽丘受到了精神上的巨大的打击,不久便在病痛和贫困中离世。但即便波伽丘离世之后,教会仍旧没有放过波伽丘,挖掉了他的坟墓,并且砸毁了他的墓碑。然而思想的泛滥是不可组织的,波伽丘在人们心中所树立的反封建的思想,是无法摧毁的。同时就世界文学来看,当时与西方对应的东方文学,正是我国的明代末期,这个时期我国也诞生了大量的可以与西方文学作品相媲美的优秀作品,例如吴承恩的《西游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笑笑生的《金瓶梅》、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这些作品,不论是题材还是思想内容上,都与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当时各自地区或国家内的代表之作,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世界潮流,思想变革。这不是巧合,而是一种世界发展进程中的必然。

《十日谈》

《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乔治•瓦萨里

《95条论纲》马丁•路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