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刘邦是直到临终前才明白,当年乌江岸边,项羽为何选择自刎?

汉史趣闻


刘邦和项羽是争霸天下的对手。项羽一直被刘邦蒙在鼓里,他看到的只是刘邦希望让他看到的样子,而刘邦却是把项羽给分析的非常透彻。项羽最终自刎而死,刘邦估摸着不会是死前才知道。他甚至有可能根据项羽的性格,提前预测出了项羽自刎的举动。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这个原因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那就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相信原来的时候肯定有很多人非常的好奇,为何项羽如此爱惜自己的面子,为了面子连生命都不顾。

现在看了完整的记述大家应该明白前因后果了。项羽带走了八千江东子弟,而这些人全部在战争当中死亡。项羽害怕见江东父老,不是害怕他们羞辱自己,而是为没有保护好他们的孩子而感到愧疚。

此外,项羽知道刘邦对自己是抱着必杀的态度的,如果他选择渡江,非常有可能连累江东父老。这才是他不愿意渡江最核心的原因。


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希望活命,但是他不希望带给故乡的人灾难。这也解答了刘邦作为项羽的敌人,但是对他的评价依然非常高这件事。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不是一个甘心认输的人,但是他从巅峰迅速降到谷底,这种落差让他难以接受。他不肯直视自己在决策方面的错误,而是将这一切都怪罪于天。他觉得是老天在故意为难自己。

当一个人陷入绝境之时,他还有一线生机。可当一个人失去了所有的希望,那么此刻他才是真正的必死无疑。项羽失去了拼搏下去的勇气,接受了自己失败的结局,所以他选择了自杀。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 项羽是一个非常仁爱部下的人,他虽然号称霸王,但是对自己的部下却关怀备至。如果部下身体不适,他会含着眼泪给病人送吃的。此时情况非常危急,刘邦无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士气上都是占优势,己方突围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项羽身边的士兵都是甘愿为他抛头颅洒热血,但是项羽并不希望看到这些鲜活的生命在这里逝去。项羽作为一个将领,他有其杀伐果断的那一面,他不会为了挽救士兵的生命延误战局,但是他不希望士兵们做无谓的牺牲。而他如果选择自杀,就能保全这些士兵的生命。毕竟刘邦畏惧的不是项羽的军队,而是项羽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