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老師名字的由來,這是奉獻自己所有的良師,值得所有人尊敬

大家好!我是寢不語,歡迎閱讀我的文章!

大體老師名字的由來,這是奉獻自己所有的良師,值得所有人尊敬

“你們將來會成為醫師,我要把我的身體交給你們。你們可以在我身上劃錯幾十刀、幾百刀,將來千萬不能在病人身上劃錯一刀!”留美歸來的華人工程師李鶴振,在得知自己生命到了最後階段後說出這些話。這段話被莊嚴得掛在了臺灣花蓮慈濟大學模擬手術中心門外,時刻提醒著這些年輕得未來醫生們!

大體老師名字的由來,這是奉獻自己所有的良師,值得所有人尊敬

在醫學院這些偉大得遺體捐贈者有一個統一得名稱“大體老師”也尊稱為“無語良師”,捐獻者們生前人生百態、各不相同,有大學教授、貨車司機、國企職工、年輕學生……但經過確認捐贈後,他們將來就會有一個新得身份成為“大體老師”。

201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修訂案,將“參與、推動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列為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從而使那些無私奉獻,有大愛精神得人們找到了“組織”。

大體老師名字的由來,這是奉獻自己所有的良師,值得所有人尊敬

現代醫學的發展離不開這些偉大的老師,“大體老師”這個稱謂來源於醫學很多課程都是以形態為主,形態分為肉眼看到的整體器官等大體形態結構和顯微鏡下方才能看到的顯微形態結構。所以遺體應該叫做大體標本,但應該尊重那些捐獻者,叫他們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名字的由來,這是奉獻自己所有的良師,值得所有人尊敬

進入20世紀,中國醫學界開始從接受西醫到開始推廣西醫,西醫而帶來的人體解剖學漸漸被社會接受,政府官方也推出了相關草案和規則,允許正規醫療機構或研究所,對親屬同意的屍體進行解剖,儘管如此,對有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思想的中國人來說,捐贈故者遺體,進行醫療研究這種事,依舊是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自願在死後捐贈遺體的人,少之又少。也因此,在1933年以前,多數用以醫學研究的屍體,都來源於監獄或醫院,病死後沒有人認領的屍體。

大體老師名字的由來,這是奉獻自己所有的良師,值得所有人尊敬

現代中國,醫學進步非常大,西醫成了主流,生物學也變成了教育中的一環,越來越多的人對生物學有或多或少的瞭解。近年來,器官捐贈、遺體捐贈的觀點也得到了比較好的推廣,人們逐漸開始接受遺體捐贈——這是為醫療進步做出貢獻,也是為了更多的疾病能被治癒。

截至2019年6月,我國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總人數為1352576人,實現捐獻24269例,捐獻器官69302個。更讓家人難以接受的遺體捐獻志願者也是逐年遞增,而且年輕人越來越多!

大體老師名字的由來,這是奉獻自己所有的良師,值得所有人尊敬

不語君能接受器官捐獻,也做了登記,第878558個地登記者。但捐獻遺體還真過不去個坎,所以真心覺得遺體捐獻者們很偉大!

最後附上醫學院的學生心裡默唸千遍的感恩誓詞:

無言良師,授吾醫理;

敬若先賢,臨如活體;

正心恭行,追深辨細;

德彰術精,修成大醫

你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你們的功績與世長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