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銅車馬上那把傘,才是最逆天的設計,你知道有多逆天嗎?

秦始皇銅車馬上那把傘,才是最逆天的設計,你知道有多逆天嗎?

對於秦始皇這個人來講,評價也都是有好有壞的,但是他的功績也是不可被磨滅的。關於秦始皇陵,也有許多人展開了無限的幻想。若是去過西安遊玩的話,那麼必定會去參觀兵馬俑。對於兵馬俑到底是不是用真誠人鑄造的,一直到現在,有很多人都是持著懷疑的態度。

秦始皇銅車馬上那把傘,才是最逆天的設計,你知道有多逆天嗎?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出土的黃銅車馬上的傘。秦始皇陵的西側曾經發現過兩件青銅器,不管是哪些細節的地方都是非常精美,若不是自己去看的話,很難想象得出來,在2000多年前就有如此先進的技術。更讓科學家驚歎的是上面的銅傘,很多人或許以為它只是有遮陽的效果。

秦始皇銅車馬上那把傘,才是最逆天的設計,你知道有多逆天嗎?

傘起源於古代的“障”,是古代帝王出行時,為了遮蔽太陽和路上的灰塵而設置的一種大遮擋物,後來就演變成了一種儀式,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能看到,古代帝王后面就有宮女拿著巨大的傘狀裝飾物。秦始皇銅車馬上的這柄傘,其作用主要也是為了遮陽和避塵,但如果你去過博物館,聽講解員解說,你就會明白,這柄傘很不簡單。所謂遮陽和避塵只是表面,其還有隱藏功能,十分強大。

秦始皇銅車馬上那把傘,才是最逆天的設計,你知道有多逆天嗎?

首先看一下設計。秦始皇銅馬的傘座和手柄均為自鎖式結構。傘座包括活動鉸鏈和曲柄銷型鎖。有一個深色凹槽,可以輕鬆鎖定或打開。為了穩定手柄,傘柄還有一個帶扣杆,杆上有一個帶扣,有點像今天的環形活動閂鎖,它可以鎖住手柄的中間以防止手柄在劇烈運動中斷裂。此外,榫卯結構用於顯示當時的超高水平的冶金和機械過程。

日常使用時,不固定的連接使銅傘方便取出,將尖端插入土中,就能讓秦始皇在野外舒舒服服的賞景了。休息夠了回到車上,銅傘就挪回底座,通過推拉控制傘柄在十字底座上靈活滑動,太陽往哪兒曬,我就往哪兒檔,隨時能將傘蓋調整到合適的位置。

秦始皇銅車馬上那把傘,才是最逆天的設計,你知道有多逆天嗎?

由於秦始皇當年使用武力統一了全國,在這個過程中他樹立了很多的敵人,隨時都可能會有危險。不難想象,一旦車架遇到了危險,車上的這柄傘也會立刻成為出奇制勝的大殺器!由此可見,秦始皇銅車馬足以證明,即使在兩千年前,古代工匠也具備了十足的設計思維和產品的實用性,足以令我們這些後人驚歎不已。

秦始皇銅車馬上那把傘,才是最逆天的設計,你知道有多逆天嗎?

秦始皇去世前共有五次旅行,其中一次幾乎被張良僱用的大力士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