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春节临近,利用放假休息的两天,我和爱人准备大刀阔斧的打扫家里卫生。干活之前,士气还是比较大的,两天的时间,怎么也得让家里焕然一新。

事实是,一天下来,我们像极了泄了气的皮球,堆的满满堂堂的屋子,从里到外打扫干净整洁无指望。我反思,根源在于需要整理打扫的东西实在太多,光是清理物品就让我们吃不消。

孩子的玩具、书籍、衣物,大人的杂物、书籍、衣服,厨房、厕所、卧室,好像哪里都是满的,柜子是满的,台面是满的,冰箱也是满的。

一个“满”字,不但让我内心丰盈不起来,反而感觉无法畅快呼吸。突然意识到每天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却没有觉得不适,只是现在才感觉喘不过气来,我是不是有些麻木了?

家里的东西都是我和爱人一点一点囤积来的,买来的时候觉得用处很大,或者迟早有一天会用上,大扫除才发现,家里大约一半的东西已经积了灰尘,至少半年没动过。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01

拥有过多的物质却感觉不到幸福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人,更是一个爱买书的人,网购实在太方便,每次都是成箱子买书回来。家里两个大书架都塞满了书,已经没有空余的地方。太多的书看不过来,很多还是没拆开塑料封皮的,被冷落在书架的角落里。

买了这么多书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心其实是累的。以前看书是一种享受,汲取知识的营养很有满足感。然而,现在看书却有了无形的压力,因为我还有那么多书等着看。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除了书,我还有很多衣服,排着队等着穿,但经常穿的只有那两三件。我找到了拥有这么多东西却感觉不到满足感的原因:过多的物品对于我来说已是负累。

它们需要空间,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去维护、保养、擦拭。用不上的东西搁置着,用得上的东西过多,反而产生了选择恐惧症。

我不但体会不到富有,反倒被过多的物品占据了生活。因为拥有了过多的物质,便失去了其它,包括时间、精力、金钱和精神上的自由。

时间。曾经为了买衣服,不知道在网购中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刷着手机屏幕,不知不觉半天时间过去了。

还有清洁整理衣服需要时间;选择穿什么衣服出门需要时间。如果这些时间花在写作上,不知道会创作出多少万字的作品来。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金钱。我在金钱方面不是一个保守的人,花钱基本不过于心疼,导致这么多东西出现在家里,而我的钱包确实瘪了。

开源节流,如果做不到节流,估计我的财务自由梦是实现不了的。买过多无用的东西,是一种浪费。

精神。精神上拥有自由是一种洒脱,而过多的物质不但占据物理空间,也在占据心理空间,给我们带来焦虑和压力。

一间杂乱无章的房子,堆满了大大小小过多的物品,从踏进门的那一刻,我们会无形中产生心理压力。想要得到内心的安静与平和,恐怕出入于简洁有序的房间更容易实现。

做到内心不堵塞,当务之急是精简我的物品,保持少而精的状态,随之让我的精神减负,而不是继续麻木不仁。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02

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需要极简主义

《极简》一书中提到:“极简主义生活,意味着我们将摆脱物质的束缚,获得身心的自由,以最大的热情去追寻自己最伟大的梦想。”

这里所说的极简主义不是一味地省吃俭用,而是拥有又少而又好的生活方式,拥有的物品就是生活所需的精品,从简单的物质生活中,释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想做的事情。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与价值观匹配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的定义是人基于一定的思维感官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的性质。

价值观决定了追求的生活方式。扪心自问,我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现实中的生活方式又是什么样的?二者统一吗?

我们向往高品质,而屋子里堆积了各种不必要的物品,巡视一番,大部分是低值的。

我们向往富足,而无理性消费,不但不会实现财务自由,反倒让我们变成信用卡的奴隶。

我们向往自由,而过多的束缚,让我们失去了享受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被生活所左右。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过于繁杂的生活不会给我们带来安全感,也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解决上述问题的答案就是精简。将不需要的一切从生活中清除掉,为那些真正需要的东西寻找更多的空间。从内在精神到外在物质的精简,是获得内心轻松自在的法宝。

获得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拥有更少物品的生活,总能让人感到自由,给人以蓬勃的生命力,使人们充满希望和目标。它使人类在精神层面得以拓展,不仅仅是作为物品的积累者而生活。

——乔舒亚.贝克尔

当我们微信塞满了800人,已经刷不过来朋友圈时,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信息都已看不过来,干脆不再刷了。当我们有事需要帮忙时,想到的总是那几个人,而手机中的联系人却有几百个。这些都是人际关系的堵塞,针对此问题,上上策便是精简朋友圈,删除那些不再联系的人。

只有精简了我们的人际圈,才能做到重要的人凸显出来,才有机会和能力去维护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关系生态。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重中之重,因极简生活而解放出的时间,我们可以随意安排,但给予家人和孩子的陪伴也许应该占据一大块。不要忘记,增加幸福指数的途径之一是有效陪伴,父母的老去、孩子的成长,错过了将是终身遗憾。

卸下生活中不必要的负担,优先关注最重要的事情和物品,会让生命释放出更多的热情,在寻找到内心安宁的同时,更加充满活力。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极简是轻松前行的前提

如今是一个共享时代,共享单车、共享经济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和实惠,这也是极简主义的价值信号。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精简是对重要与不重要的最好区分手段。养成了精简的习惯,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与进步,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无论何时何地,过多的物品都是一种干扰,会让我们分心。而极简主义能够让我们更加专注于其它,比如运动塑身、读书写作。这些事情往往具有打通身体与精神任督二脉的力量,运动让我们拥有更健康的体魄,读书让我们拥有更有力的灵魂。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除了自我提升,工作是实现跃迁的阵地。然而,不懂得精简的人,工作中也会堆积很多文件和纸张。需要找文件时,反而遇到找不到的麻烦,因为纸张到处都是,分不出哪些有用,哪些没用,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没有秩序,没有规矩,这些正是需要清理和整理的空间。

减少不必要的物品,我们会把更多的精力聚焦于做当下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释放出更多的空间给自己,在干净整洁的房间里工作,心情也会无比舒畅。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03

正视自己,三关实现精简之路

过去饥荒年代物质匮乏,有人因为饥饿而营养不良,甚至饿死;现在物质过剩,大部分疾病是营养过剩引发的。面对过多的物质,我们能把控的就是消除营养过剩的因素,降下身体和心灵的“三高”。

请跟着我反思:一年四季的衣服加在一起,你拥有多少套?这一年你为买衣服去了多少次商场,网购下了多少单,购物时间花费多少小时?每年有多少小时只逛不买?

一年中你用多长时间陪伴父母、爱人和孩子了?用多长时间读书、学习,自我提升了?用多长时间去运动强身健体了?用了多大努力去实现财务自由了?

接下来继续反思:如果将拥有的东西做到最大化精简之后,你有机会做到什么?你想去完成什么?

这些反思是为了让我们在追求极简主义的道路上正视自我,那么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精简呢?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学会拒绝的艺术

这里的拒绝是指拒绝购买过多的物品,包括生活中的一切,比如衣服、厨具、书籍,哪怕是过多的卫生纸。过多的物品对我们无益,这是已经认同的,但是做到拒绝过度购买,却需要一定的功力。

拒绝过度购买是节流的开始,只有懂得节流,才有可能留下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或者需要之处。也只有拒绝购买,才能实现物品的少而精,开启高品质的生活。

很多人感慨:“物品积累的实在是太快了!”原因就是我们购买的太多了、太勤了,无论有用的还是没用的,一时兴起,可能通通买下。

有的人在购物时像个孩子,抵挡不住商品的诱惑;有的人即便欠了债也要买买买,买回了家,却未必真正需要它们,也未必真正喜欢它们。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当我们拿起手机在网上逛了一圈又一圈,看到漂亮的衣服、畅销的书籍,我们先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审视自己,想想这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想想曾经有多少东西是一时冲动买下来的,想想衣橱里的那些衣服,是不是全穿过?想想书柜里的那些书,是不是全读过?

冷静下来,我们会意识到对物品的过度渴望永远不能填满内心的需求。治疗方法就是:告诉自己我能控制购买欲望,视自己为极简主义的倡导者,过了这一关,在极简的道路上才能继续前行。

克服物欲,拒绝购买并不容易,但效果值得我们期待。如果碰到商场打折,你想到的是“即便打折,这件衣服我不需要,对于我来说它也是负担”,而不是“不买我就亏了”,说明你在极简的道路上成长了。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保留下的都是精品

想象一下,屋子里呈现的物品都是精品,我们会是什么感受?

清除那些不再穿而占用空间的衣服,衣柜里保留下的都是最有价值的衣服,我们会觉得自己是一个高品位的人。

清除厨房里的杂物、塑料袋,地上堆的米面油,整个厨房由狭小变宽敞,我们做饭的心情会跟着愉悦起来。

极简主义并不意味着放弃一切,而是要过少而精的生活。“少”并不等于完全没有,而是满足生活的需求就够了;“精”是精选出我们心目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要做到“少而精”,就要对家中和工作场所的所有物品进行筛选,然后精减、清理、整理。这是大目标,但行动要从小局部开始。

我们可以从一个柜子、一间屋子开始,一个小的局部,收拾完成不会花费太大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太大的负担。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以衣服为例。打开我们的衣橱,上下打量一番,你会找到冬天的衣服,夏天的衣服,内衣、衬衣、毛衣、外套、皮带……

将所有衣物分为三类:不再穿的,可能穿的,经常穿的。不再穿的是需要清理的,经常穿的是需要保留的,介于中间的可以进入待观察状态,搁置一段时间后依情况处理。

推演到其他物品也一样,可以分为这三类:一类是需要保留的;二类是需要放置其他地方待观察的;三类是需要处理掉的。

这只是简单的整理物品,我们的生活远远不止物品,还包括更多空间以及非空间的东西,比如手机、电脑内的存储,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清理的。

拥有干净整洁的房间是起点,拥有简单精致的生活方式才是终点。当我们甩掉包袱,留下真正有意义的东西,生活会焕然一新,内心会更加从容,精神会更加饱满。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捐赠是有需要之人最好的愿望

把所拥有的不需之物扔掉、卖掉或者捐点,都是我们的权利,但极简主义最重要的核心是带走我们的障碍,而给予有需要的人。

清理的东西对我们而言是不必要的负担,但对于有需要的人来说,它们是具有生命力的。在有需要的人手上,它们会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只要生活就会有消耗,我们在努力逃离物品的过度积累,而在地球上生活着一些人,他们谈不上过度积累,而是缺乏物质供给。

那些奉献出自己物品的人,更尊重余下的东西;那些付出了时间的人,会更好的利用剩余的时间;那些捐赠了大量金钱的人,更会利用他们剩下的钱。

极简主义能够带给我们内心的满足感,满足自己的同时,能够帮助他人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捐赠给有需要的人,是那些被清理掉物品最好的终结。它们是对有需要之人的馈赠,也是对我们心灵的馈赠。

《极简》:物质主义决定精神层面,化繁为简是惬意生活之道

结语

我决定按照以上方法实现我的极简生活之路,摆脱过多物品带来的负担和束缚。我尝试了,也只是个开始,但果真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和莫名的轻松。

拥有一袋沙子,不如拥有一颗金子。如果我们穷尽毕生的精力都在追求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和物品,那些重要的往往就会被忽略。

高效是从时间上减负,极简是从空间和时间上的共同减负。极简不只是简单的整理收纳行为,而是愉悦身心的事。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下去,整个人定会轻快敞亮。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