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經驗:在校生如何平衡考研和學校課程?

大三是考研複習的黃金期,同時大三也是大學階段專業課集中期,所以會有部分在校生由於課業多或者實習走不開,而耽誤到考研複習時間,最終而產生焦慮和恐慌的心情,甚至有人會懷疑自我,認為自己沒有希望考上了。那麼對於如何平衡考研與上課或實習,怎樣取捨的問題,考研君今天為大家提供一些方案建議。

實際上,各位同學們的擔憂都只是杞人憂天,說的直白點:擔憂,是你逃避困難和挑戰的一種表現。我們都知道考研是場硬戰,每個人面對的都可能是不同的困難,有的人可能是要零基礎跨專業跨學校跨地區的考生;

有的人可能需要承擔家庭的壓力一邊工作一邊考研;有的人可能不被別人看好默默承受別人的嘲諷,而你也一樣遇到了困難——學校課業繁多,沒有過多的時間來複習。有困難不怕,怕的是光著急上火,卻停在原地。

解決問題的辦法有很多,這就要看你對考研的信念以及執行力有多強。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思路,但考研er們還是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1專業課按時上課

如果你不是跨專業考研,那麼專業課請你按時去上課,並且帶著你的考研專業課書籍。專業課提前問老師下一節課的講課內容,做預習,和考研專業課考點對照,這樣你就知道課堂聽課的重點。

聽專業課的乾貨的同時,有任何考研考點中出現的知識點,更應該重點記筆記,有什麼疑惑的和老師及時交流。也就是抓緊任何一次專業課的機會,考研專業課上的疑惑求助老師,機會絕對難得。

2公共課和選修課放鬆頭腦或自習

公共課裡的政治課不用我說,大家都應該明白,考研政治的複習很枯燥,大多是需要背誦記憶的,那麼記憶最好的方法就是重複和建立知識點連接。

去上政治課,可以加深政治知識點的記憶,即便是非考研考點的內容,也可以幫助你串聯政治相關知識。同專業課一樣,提前做好預習,拿著不會的考研題目可以下課問老師,總比自學來的快而準。

而其他的公共課,和考研相關的你們已經懂得如何利用時間。而與考研不相關的,包括選修課,我建議當作身心放鬆課堂,或者自習課堂。我們都知道,學習要勞逸結合,你不能一天12小時都在奮力動腦學習考研,精力是不足的,就算學下來,效率也不會是百分之百吸收。

所以選修課完全就可以去放鬆頭腦,聽一聽與考研無關的內容,暫時的休息是為了再一次出發啊。如果放鬆頭腦的選修課過多呢?在不影響老師授課的情況下,是可以自學考研內容的。不要說你覺得環境不夠安靜,玩手機的時候咋沒耽誤呢?重要的是心無旁騖,你的心在哪,注意力就在哪裡,啥都不怕,就怕你認真起來。

3課餘時間務必高效利用

既然你的課餘時間沒有那麼多,那麼就更要抓緊課餘時間來高效學習。課餘時間不僅限於放學後的晚間時間,也包括早課之前的時間,課下時間,午休時間,吃飯走路的時間......

把考研學習筆記放在手機裡,拍照或者文檔形式都可以,隨時隨地都能打開來看,利用零碎時間來鞏固那些可以短時記憶和需要重複記憶的知識點。只要是有心人,隨時隨地都是可以學習的地方。而晚間不受打擾的時間,最好安排需要最費腦細胞和精力的學習內容,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4有時間就去圖書館

圖書館永遠是最佳的學習場所,在圖書館裡你會看到有無數人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圖書館裡的知識是那麼的豐富,而你所掌握的知識還只是冰山一角。來到圖書館學習一個上午,即使你已經非常優秀的,但永遠都是由進步空間的。努力奮進的環境只會更加促進你的鬥志。

說了這麼多,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利用能利用起來的每一分鐘的時間來學習,全力以赴,不留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