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人餐桌上常見的茭白做法多樣,味道鮮美,你瞭解多少?

摘要:茭白古稱雕胡、雕苽、菰。唐宋以前,人們大都食其菰米,故菰米曾被列為六穀(稻、黍、稷、粱、麥、苽)之一。菰的莖部受菰黑粉菌寄生以後,膨大成肥嫩的莖,即稱茭白。一旦形成茭白,就不再結籽。久而久之,因形成菰米的原生態環境被人為改變,菰米愈來愈少

茭白古稱雕胡、雕苽、菰。唐宋以前,人們大都食其菰米,故菰米曾被列為“六穀”(稻、黍、稷、粱、麥、苽)之一。菰的莖部受“菰黑粉菌”寄生以後,膨大成肥嫩的莖,即稱茭白。一旦形成茭白,就不再結籽。久而久之,因形成菰米的原生態環境被人為改變,菰米愈來愈少,最後變成只食茭白,不知原先的菰米。
茭白是一種特有風味的水生蔬菜,它的應用價值主要是食用為主。茭白營養較為豐富,據測定,每lOO克茭白含粗蛋白21.75-23.35克,脂肪0.63-0.66克,維生素C 685-720毫克,還原糖9.l6-9.44克,氨基酸ll.26-12.69克。在茭白所含的賴氨酸等17種氨基酸中,蘇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等為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長期以來,茭白、蓴菜、鱸魚被列為江南三大名菜。茭白可切成絲、丁、片、塊、涼拌、爆炒、燒燴、蒸燉等做各色菜餚。因其食用方式多樣,各具特色,味道鮮美,深受城鄉人民喜愛。茭白除食用外,還可入藥及其他利用價值。

嘉興人餐桌上常見的茭白做法多樣,味道鮮美,你瞭解多少?

杭嘉湖地區是浙江省茭白主產地之一。元代,嘉興一帶茭白就已列為“菜之品”之一(《至元嘉禾志》)。明、清、民國時期,崇德、桐鄉境內均有茭白零星栽種,但多為自給性栽培,少量就近沿街出售,商品率不高。1950年代——1960年代,境內在池塘邊、小浜邊和河港邊偶有種植,品種為單季茭白。1970年代,全縣茭白種植面積有所增加,以塘北低窪地區為多。梧桐、爐頭等公社部分生產隊已見有成畝栽培。1973年,梧桐公社科技站在門前低窪田種有單季茭白,面積2.4畝,畝產茭白1300公斤。

嘉興人餐桌上常見的茭白做法多樣,味道鮮美,你瞭解多少?

1987年起,桐鄉茭白生產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當年,爐頭鎮董家村青年農民張永根,從杭州市近郊崇賢首次引進少量雙季茭白“梭子茭”種苗,經小面積試種獲得成功。之後,茭白麵積逐步擴大。1999年,全市茭白麵積達1200餘畝,主要分佈在爐頭、烏鎮、新生、河山、屠甸等鄉鎮。其中,董家村一帶雙季茭白麵積達1050畝,全年兩季茭白平均畝產2780公斤,畝產值2700多元。在擴大規模種植的同時,董家茭白專業合作社的茭農,全面推行茭白全程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和春茭大棚雙膜保溫栽培、引進優良品種和基地自行選育新品種,其中以張永根為主選育的“龍茭2號”新品種現已成為基地的當家品種,並在全省茭白主產區得到大面積推廣。良種良法,大大提高了茭白品質,並以“白、嫩、壯”著稱,市場銷售旺盛。產品主要銷往上海、江蘇、安微、福建、山東等省市。2002年、2003年先後3次小批量出口日本,大大提高了董家茭白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產品先後被評為全省百佳農產品品牌、浙江省名牌產品,並加入了“嘉田四季”品牌銷售行列,榮獲發明專利多項。董家村榮獲全國第二批“一村一品”示範村稱號。同時,董家茭白成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及第一屆至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茭白產品的定點供應商。2017年起,通過“互聯網+”茭白產品銷售模式,全年實現茭白銷售量1.5萬噸左右,年銷售額近3000萬元。2018年,董家茭白基地茭田面積達1.35萬畝,總產值超億元,成為當地的特色農業產業。

嘉興人餐桌上常見的茭白做法多樣,味道鮮美,你瞭解多少?


嘉興人餐桌上常見的茭白做法多樣,味道鮮美,你瞭解多少?

記得小時候茭白也是嘉興人餐桌上的常客,印象中茭白做法多樣。可以做油燜茭白,鮮甜可口非常下飯。也可以直接上鍋蒸,然後在小碗中放點醬油,蒸熟的茭白蘸醬油吃。當然最家常的做法就是做茭白炒肉絲、茭白炒門腔或者肚片等等,最好再加一點香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