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欠了孩子多少承诺?

我们究竟欠了孩子多少承诺?

一大早手机就一直响个不停。

说来也巧,昨晚上手机没充电,早上出去就放家里了,回来一看妻子的十几个未接电话,微信几十条未读信息。

接通电话后,猛然间才发现,今天是儿子的生日。

我们究竟欠了孩子多少承诺?

转眼间儿子已经三岁了,一瞬间,感觉自己好不称职。

昨天自己还是个孩子,今天自己的孩子已经开始长大了。

答应儿子的生日礼物,也自然不能兑现了,小家伙所以从早上就一直在问妈妈“爸爸的礼物怎么还没有来啊?”

我们究竟欠了孩子多少承诺?

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在所谓的生活路上拼搏的我们,究竟欠了孩子多少承诺?

中午笑着跟儿子说,等爸爸回来了,给他补一个礼物,带他出去玩玩。

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当时总是说各种忙,然后各种关于“补”的承诺漫山遍野。


其实,我们都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我们究竟欠了孩子多少承诺?

孩子也许不是要那一个关于生日的礼物,他只是希望在他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每一个特定的时间,那些重要的人,一个都没有缺席,而已,仅此而已。

这些,我们如何补偿?

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曾经多少次父母亲面前的信誓旦旦,我们究竟实现了多少?

父母六十岁的遗憾,百年之后跪得再久也无法弥补;孩子三岁的生日,在四岁时给得再多也是枉然!

我们究竟欠了孩子多少承诺?

每个月在朋友圈都能看到很多关于孩子的心语:

●抱歉了,妈妈要去挣钱给你更好的生活,这个假期不能陪你了,乖乖听话,妈妈爱你

●宝贝,这个生日爸爸妈妈不能陪你一起过了,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宝贝生日快乐,我们爱你

●今天儿子突然说,老爸很久没有和他一起拍照了,爸爸工作太忙了,对不起

●女儿的开学典礼不能参加了,难受,这个国庆妈妈一定抽时间带你好好出去玩,补偿给你

●一不小心,宝宝两岁了,可惜我不能陪她了,难受,希望宝宝开心快乐

●孩子,对不起,为了更多人的幸福,这个春节我不能陪你和妈妈了,希望你能理解爸爸,明年爸爸一定在家陪你们,哪也不去

……

每一个都是我们的影子,与其说是美丽的谎言,不如说是没力的承诺。

我们总是喜欢归结于工作太忙,总是赋错于生活的艰辛和压力的重压。

我们究竟欠了孩子多少承诺?

成年人的世界,辛苦似乎成为了所有事情的借口和理由,似乎所有的辜负都理应被顺理成章。


趁现在,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给自己一个静心的机会,尽孝不能等,对孩子的陪伴同样如此。

不妨回头看看——

孩子第一次说话你在吗?

孩子第一次走路你在吗?

孩子第一次理发你在吗?

孩子第一次吃饭你在吗?

孩子第一次进校你在吗?

孩子第一次得奖你在吗?

……

我们究竟欠了孩子多少承诺?

这几年,关于未成年人犯错的事件屡见不鲜,一时间竟觉得是不是现在的社会太多不好的东西,把孩子们带坏了。

直到今天才发现,跟社会没有关系,社会还是那个社会,孩子也还是从未变过的孩子。而变的是父母——

70后、80后是改革开放最受益的一代,一夜间一股飓风把全中国的人吹得到处都是,感觉在哪里都能淘到淘不完的金。

于是,这群90后、00后的孩子大多数成了“自我长大”与”自我成才“的典型代表,也是我们这两代人最大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我们究竟欠了孩子多少承诺?

有一种场景叫孤单,孩子的童年缺少得太多。

记得有一次,儿子吃饭不安分,总是喜欢到处跑,当时工作也比较烦,一下子没忍住,就揍了他一顿。

第二天,他告诉妈妈,说爸爸经常不回家,还打他,以后他不喜欢爸爸了,喜欢妈妈。以前儿子是最粘我,只要我在,其他人基本都忽视的那种。

后面一个星期,都没有怎么找我,见到我就远远的看着,那眼神,感觉我既陌生又遥远。

我们究竟欠了孩子多少承诺?

我们总是在抱怨别人无法理解中年人的苦衷,那我们是否又懂我们自己孩子的世界?


2018年12月2日,湖南益阳沅江市泗湖山镇八百里村,12岁的吴某康因吸烟被母亲发现毒打一顿。当然吴某康不满母亲管教太严,到厨房拿起刀对母亲捅了20多刀。然后跟个没事人似的继续搂着弟弟睡觉。

第二天警察在录笔录时,吴某康说,“我杀的是我的母亲,又不是别人。”

多么残酷却无助的回答。

吴某康在小学五年级写了一篇作文《爸妈,我想对你说》,他的妈妈经常加班,爸爸痴迷于打麻将。在文章的结尾,他说,”妈妈,你少加点班,爸爸,你少打点麻将吧,我失去的爱太(多)了。“


我们总以为孩子还小,我们有的是时间陪伴;

我们总以为路还长,我们有的是机会弥补;

我们总以为时间会给我们无数个“食言”创造赦免的机会。

殊不知,我们一夜未归,我们的孩子早已经长大。

殊不知,欠孩子的那些陪伴,或许都将成为一笔血债。

我们究竟欠了孩子多少承诺?

在我们的世界里,总是有太多的以后,有太多的将来,有太多的关于现在的遗憾与借口。

很多人的工作追求稳定,是为了孩子。拼命拿下昂贵的学区房是为了孩子,甚至不惜抛弃父母远离他乡也是为了孩子。


可是,我们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吗?

或许,他只要爸爸我们早半小时回家,陪他玩一会积木;

或许,她只想妈妈周末不出去加班,陪她去买双鞋;

或许,他们只是希望我们少一场应酬,陪他们去看一集动画;

或许,他们只求我们推掉一场麻将,在家陪他们吃一次饭。

——

成年人的世界,欠孩子一个巨大的承诺。


当我偷偷放开你的手,看你小心的学会了走;

因为你心中不明白离愁,于是你快乐得不回头。

我们究竟欠了孩子多少承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