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准备!新冠病毒很可能与我们长期共存

最近湖北的新增病例正在逐渐减少,2月20日武汉更是首次新增治愈出院病例大于新增确诊。

可以说从现有的数据来看,一个月的全国大隔离初见成效,情况也越来越乐观。不过还是有很多专家都在讨论人类和新冠病毒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是像非典那样严格隔离控制直到病毒消失?还是像流感病毒一样,逐渐弱化病毒最终使之与人类共生,靠疫苗来预防控制?

做好准备!新冠病毒很可能与我们长期共存

近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说新型冠状病毒将更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

2月19日晚播出的《新闻1+1》节目中,主持人白岩松连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王辰也表示,未来新冠病毒很有可能作为一种慢性病,长期存在于我们周围。

做好准备!新冠病毒很可能与我们长期共存

新冠病毒会不会像SARS一样消失?


在采访中,白岩松提到了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SARS是突然消失了,那么这次的新冠病毒可不可以像SARS一样彻底消失?还是也要做好另一手准备,可能与它长期共存呢?

王辰认为在目前看来,还是存在新冠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可能性。SARS的传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强,一旦发病往往很严重,症状也很典型,不容易被忽视。这种病毒随着宿主死亡便会因无法生存而消失。而此次的新冠病毒有可能会转变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于人间的疾病。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还是希望它可以像SARS一样彻底消失。

做好准备!新冠病毒很可能与我们长期共存

我们该怎么和新冠病毒共存?


王辰表示真正地防控这个疾病,最强有力的生产力一定来自科学研究,对于科学规律的认识和科学方法的发明发现。

从流行病上对它的流行规律、从病毒学上对它的生物学规律、从临床上防诊治方面相对的措施、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防范措施,我们都要针对这个疾病、这个病原的特点作出相应的安排。

如果真的如王辰院长所说,新冠病毒存在着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于人间的可能性,那有什么对抗流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流感的经验告诉我们,疫苗是对抗如此大规模流行疾病的第一选择。值得宽慰的是,2月21日在科技部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预计最快的新冠病毒疫苗将于4月下旬左右申报临床试验。

做好准备!新冠病毒很可能与我们长期共存

面对新冠病毒这种全新的病毒,疫苗开发不可能一蹴而就,通常需要1-2年或者更久的时间。我国的科研人员已经尽可能地加快了脚步,那在疫苗问世之前,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1.改变心态、加强认识

新冠病毒的病死率在武汉为2.9%,全国其他地区为0.4%,随着医疗保障和病毒衍变之后可能还会下降一个数量级与季节性流感相似,所以如果新冠病毒变成了流行性疾病,这也并不可怕,

可怕之处在于人们对流感的忽视。季节性流感每年会杀死全世界的数十万人,有研究表明,中国每年也有约8.8万人死于流感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可人们从未因此恐慌,总觉得流感就是严重了点的感冒,每年我国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仅为2%。

但其实流感和感冒除了名字很像以外,完全是两回事。流感的发热程度很高,能达到39-40度,症状除了普通感冒的症状以外还会呕吐腹泻、甚至抽搐昏迷。而且流感会引起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这在普通感冒中是极少见的。

做好准备!新冠病毒很可能与我们长期共存

新冠病毒到底会不会长期存在,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我们在不得不应对这个情况之前,请先将流感重视起来,对流行性疾病有更多的了解,才能在未来自己生病时及时作出预判。

2.改变生活习惯

现在很多网友都在讨论疫情结束以后要出去玩、大吃大喝,知道大家都在隔离期中憋坏了。但如果新冠病毒真的被认定为慢性病,就意味着我们一直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所以我们不能在疫情结束后就放松警惕,完全恢复到之前的生活习惯之中。

我们不应该再把口罩、消毒液、酒精看作疫情突发的防护用品,而是要像药箱一样把它们当作居家的必备品。把“八步洗手法”当作吃饭一样的日常操作,即使是普通感冒也要记得佩戴口罩,避免传染给其他人。

最重要是等到新冠病毒的疫苗上市之后,主动去医院接种。并在每年秋季记得接种流感疫苗,确保在流行季节来临之前获得免疫。

做好准备!新冠病毒很可能与我们长期共存

新冠病毒的复杂程度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果说战胜新冠病毒的道路是一条长长的隧道,那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出口的微光。

可这世界本就存在着无数的微生物,新冠病毒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对任何一种传染病都不能掉以轻心,人类也应该对自然心怀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