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既沒有有錢的爹媽,又沒有高智商的腦子,還要逼他去讀書嗎

幾天前,有篇題為《孩子,我為什麼逼你讀書》(此處的讀書主要指上學)的文章刷了父母的手機屏,據說是因為寫出了"絕大數家長的心裡話"。

我對這種文章本來是屏蔽的,頂多就是碗"雞湯",頂多就是羅列幾個名人名言,或者是讀書改變命運的故事。但最近寫作素材偏稀少,再加上孩子的老師也推薦了,就點開看,果不然,和推銷保險的手法如出一轍。保險怎麼賣你一定知道,我就不細說了,如果感興趣,你也可以找來讀上一讀,看我是不是在說瞎話。

接下來我們就說說讀書到底有多大的好處。

如果既沒有有錢的爹媽,又沒有高智商的腦子,還要逼他去讀書嗎

無論我們是否承認,讀書都是一種競爭行為。9年制義務教育之內的分數、排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中考、高考那就是赤裸裸的了,達不到那個分數你就上不了。父母們逼孩子讀書也是為了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能增加點砝碼,能有更大的選擇權和自主權,能讓自己的勞動換來更高的報酬,而不會像那些(因為沒有好好讀書所以就)只能幹一些力氣活、雜活的"底層人民"。

既然是競爭,那我們就需要問自己一個基本的問題:我們拿什麼去競爭?這就好比去朋友家做客,我們總不能空著兩隻手扛著個腦袋就去啊。

正經的商業競爭說到底就兩個東西,產品質量和產品價格。你說我的產品好,但是價格高上天,那不會有人買;你說我的東西便宜,但是質量很差勁,那也賣不出去。我們個體作為一種勞動力資源其實也是在這兩個維度競爭:我們會什麼和我們要多少工錢。

可問題是,任何的高質量的產品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比如研發一款新藥可能需要投資幾十億美元和十幾年的時間,比如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工作也要學習個十幾二十年。

這十幾二十年,拿什麼支撐?

如果既沒有有錢的爹媽,又沒有高智商的腦子,還要逼他去讀書嗎

第一個決定競爭勝敗的重要因素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錢。

我們看個數據,在斯坦福大學,接近一半的學生家庭年收入超過30萬美元(這相當於在美國排名前1.5%的家庭收入),只有15%的學生家庭年收入不到6萬美元(相當於美國排名在56%的家庭收入,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家庭收比這個數字低)——這意味著前者家庭孩子進入斯坦福大學的可能約為後者的124倍。

上大學花多少錢可能還不重要,為了上大學花了多少錢才是真正重要的。據統計,哈佛、耶魯和普術斯頓這三所大學,其錄取新生中的22%來自美國100所高中,這相當於全國高中總數的0.3%——而這100 所高中之中,只有6所不是私立的。

上私立學校需要花多少錢我就不羅列了,就是現在的一二線城市的課外補習一年花個十萬二十萬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兒。如果你要搞藝術,那就更是不能拿錢當錢了,必須得把錢當王八蛋才行。這還沒說從小的早教、特長、學區房、遊學等等的費用。

也就是說,如果你生在一個普通家庭,你什麼素質都還沒比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讀書,在今天,不是僅僅憑父母的熱情就可以做到的。

但讀書也不是光有錢就行的,還得有腦子(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智商),就像開發新藥,如果讓一幫尋常百姓去搗鼓,可能投資幾百億也是打水漂。

從現實來看,一個人只要不"傻",應對實際生活的腦子是肯定夠用的。算個數、寫個微博回個短信,畫個畫、彈個琴唱個歌,這些都不需要什麼高智商,一般人只要學都能學會。可要在讀書的競爭中獲勝,那麼腦子肯定是不行的——要不然,我們這些普通人也就不是普通人了。

如果既沒有有錢的爹媽,又沒有高智商的腦子,還要逼他去讀書嗎

我國知名的計算機科學家吳軍先生說過他經歷的一個真事。他母親當年的一個學生高考超水平發揮,以優異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被母校的老師當做榜樣鼓勵學弟學妹好多年。後來,在清華大學的校友會上兩人相見了,他就問他的學妹:當年在清華過的怎麼樣?學妹苦笑一聲:哎,別提了,就是遭了四年罪。言外之意是,進清華的都是聰明人,很多知識不是靠用功就能弄明白的。

在北大清華附近,有好一批的學生,他們常年住在這些大學旁邊,一次又一次地參加考研,目的就是要考上他們心目中的大學,考上他們心目中的研究院項目。有些人六七年都在考同一個項目,但就是考不上。有些好心的教授於心不忍,但又沒法說什麼,只能委婉的勸他們:有恆心是好的,但是世界的機會也很多。

即使是中小學的課程,你也一定見過那些聰明的孩子。我曾經的班長就說:我孩子肯定不是聰明的,一道數學題要講幾遍才能明白,我當年上學的時候,一邊玩著一邊就聽會了。

讀書靠腦子可以說是我們普通人孩子的希望,但這個希望是針對我們普通人這個群體而言的。我們普通人的人數多,我們的孩子當中一定會有腦子好使的,而且還不會只有一個。但問題是,這些聰明的孩子再多也不會每家一個,而且一定是少數,往多里說最多也只可能有20%的孩子能算作聰明。就是說,我們大部分人的孩子就是個普通孩子,並沒有能在讀書中勝出的腦子。


如果既沒有有錢的爹媽,又沒有高智商的腦子,還要逼他去讀書嗎

如果一個孩子既沒有有錢的爹媽,又沒有高智商的腦子,那還要拼命的去讀書嗎?如果去了,能獲勝嗎?甚至是,有獲勝的可能嗎?

如果我們的孩子個頭矮,那我們肯定不會逼他去跟姚明打籃球;如果我們的孩子跑步像烏龜,那我們也肯定不會逼他跟劉翔比賽跑。即使在孩子的特長髮展方面,我們家長也很有見地:就他還想唱歌,得了吧,隨我,五音不全。

但在孩子讀書這件事上,答案就很模糊了。

為什麼呢?


有什麼疑惑儘管問

我們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同路人

關注同名(蓬勃育兒社)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育兒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