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大人绽放童心的时刻

一年一度元宵节,

焰火当空呈七彩。

汤圆飘香灯谜猜,

花灯满街乐开怀。

今夜月上柳梢头,

几家欢喜几家愁?

乡梓邻里难聚首,

疫情肆虐街巷空。

灾难应是一面镜,

或人亦妖自分明。

是非当前勿逞能,

天地良心是杆秤。

八方援手济汉城,

志士同仁一线冲。

世间有爱人有情,

功成归来贺英雄!

——元宵节感怀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每每临近元宵节时,这句谚语都会被家乡故老提起。至于是否准确,倒没认真考证过。谚语是民间劳动人民长期生活的实践经验,是对自然界认知的积累,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大自然是复杂多变的,谚语所说也不是一一对应都能应验。至于每年的元宵节,心中盼望的都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晴天,届时可以吃汤圆、点花灯、放焰火。元宵节,承载着童年多少回忆,那些跃动着的记忆,有欢乐,有笑声,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愈加清晰起来。

元宵节,大人绽放童心的时刻

那个年月农村没有电,晚上都是在油灯下度过的,灯的火苗不大,时而会泛起丝丝黑烟,晕起的光团仅能照亮四周不大的地方,屋角便昏暗不清了。放眼望去,屋外漆黑一片,让人胆怯。而一个有月的夜晚,会让多少玩伴躁动的心激动不已,捉迷藏、老鹰逮小鸡,游戏繁多,于欢笑中释放着过剩的精力。元宵节的到来,更让这些激动的童心,兴奋到了顶点。

元宵,元是始,宵是夜。古人在新年的第一个月圆那天,赋予了它丰富多彩的不同内容,久之便成了节。元宵节那天吃汤圆,点花灯,猜灯谜。到了清代,又增加了舞龙灯、踩高跷等活动。而晚间的赏灯猜谜,把一天的热闹精彩推向了高潮。

旧时的村庄,村里村外都是土路,婉转崎岖,高低不平。掌灯时分,大人、儿童,手持各式面灯、飞机、青蛙等造型各异的纸扎灯笼,随坡就势,急走缓行,把点灯赏灯的人群,舞成了一条亮彩纷呈,辗转腾挪的火龙。及至十六的晚上,玩兴未退的人们还会邀约一起,点灯出门,称为撈灯。也是到深夜尽兴方散。

元宵节,大人绽放童心的时刻

流金岁月,那些沉淀下的过往,总会在不经意间划过心间,让年轻不在的脸颊,泛起一丝微笑。今又元宵了,把灯点起,也点亮了记忆深处那盏花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