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新民主主义创始人,为了改造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孙中山先生的家乡。在孙中山先生的故居中,至今还生长着一棵有着上百年树龄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年仅17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并亲手栽种在这里的。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893年,孙中山先生亲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他提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着农业现代化的远景。1924年,他在广州的一次讲演中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此后,在他的许多著作和讲演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的规定,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后来因清明节对我国南方来说,植树季节太迟,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又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每年的孙中山逝世纪念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孙中山逝世95周年,了解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2018年3月12日,

是伟大的民主革命者孙中山先生

逝世93周年纪念日。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中华民国与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5号行辕逝世,终年59岁。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

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

孙中山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下面就让我们重新回顾历史,

一起来看看,

我们所不熟悉的中山先生!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文采斐然的诗人】

都说革命家是天生的诗人,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就是一个,与毛主席不同的是,孙中山一生写过不少大气磅礴的政论文章,写诗却很少。虽数量不多,却也是闪烁着真知灼见、文采斐然的佳作。

出于自谦,也有点怕别人误以为他在事业和诗之间“轻重倒置”,在公开场合下,他从不承认自己是诗人。但是,无论哪位评论家,谁也不能不承认孙中山诗艺的超卓。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883年,17岁时的孙中山。这是孙中山存世最早的照片。

毕生致力革命的孙中山,尽管自认为写诗只是末事,然而,只要心有所动,一出手便见不凡。一起来看看孙中山的那些诗:

咏志 · 孙中山

1899年

万象阴霾扫不开,

红羊劫运日相催。

顶天立地奇男子,

要把干坤扭转来。

赏析:全诗多用口语,浅显易懂,极具鼓动性,表达了孙中山的志向与抱负,曾用作革命组织的动员口号和联络语,又称革命歌、起义歌。“红羊”一句借用典故,南宋理宗时,有一位算命先生柴望上书提请朝廷注意,每逢丙午、丁未年,国家必有祸患。而宋人最惨痛的记忆“靖康之耻”就发生在丙午年(1126年)。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892年,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时与友人合影。左起杨鹤龄、孙中山、陈少白、关心焉、尢列。他们四人关心祖国命运,探讨救国方针,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被人称之为“四大寇”。

挽刘道一 · 孙中山

1906年

半壁东南三楚雄,

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

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

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

横揽江流一奠公。

赏析:刘道一为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武装起义牺牲的第一位会员,他受到同盟会总部的隆重追悼,孙中山、黄兴悲痛难抑,竞赋挽诗。孙中山此篇作于1907年2月3日,辞正调永,情真意挚,气魄恢弘,境界远大,实为彪炳史册之作。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05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孙中山(二排右二)与中国留学生合影。

五言绝句 · 孙中山

1907年

此去浪滔天,应知身在船。

若还潇湘日,为我问陈癫。

赏析:1907年3月4日,孙中山被日本当局驱逐出境前,会晤唐群英,赠五言绝句一首作别,此诗前两句抒写有国难投的悲愤,后两句嘱托革命工作。唐群英(1871~1937),湖南衡山人,1904年秋与秋瑾相约东渡扶桑,寻求救国之道,为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陈癫,即陈树人,先期回国的同盟会会员。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11年12月21日,孙中山归国途经香港时在船中的留影。

七绝 · 孙中山

1907年

咸来意气不论功,

魂梦忽惊征马中。

漠漠东南云万叠,

铁鞭叱吒厉天风。

赏析: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孙中山亲临战场,向清军开炮。失利后率军退入安南(今越南),在马背上吟成了这首七绝,其字里行间,洋溢著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11年12月26日,孙中山与黄兴等在上海宝昌路408号(今淮海中路650弄3号)行馆中召开中国同盟会最高干部会议,商讨组织临时政府方案。

祝童洁泉七十寿 · 孙中山

1917年

阶前双凤戾天飞,

览揆年华届古稀。

治国安民儿辈事,

博施济众我公徽。

玉槐花照瑶觥燕,

窦桂香凝彩舞衣。

所欲从心皆絜矩,

兰孙绕膝庆祥晖。

赏析:此诗以人情味见长,展示了作者精神世界的另一面。此外,诗中用典娴熟妥帖,表现了孙中山不凡的文化功底。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12 年1 月,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与总统府职员合影。

虞美人 · 孙中山

1918年

吉光片羽珍同璧,

潇洒追秦七。

好诗读到谢先生,

另有一番天籁任纵横。

五陵待客赊豪兴,

挥金为革命。

凭君纽带作桥梁,

输送侨胞热血慨而慷。

赏析:1918年5月20日,因不满桂系军阀的排挤,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数日后,自广州往梅县,住松口铜琶村谢逸桥家,读其诗词集有感,遂填此词,盛赞谢逸桥的诗歌品质和他对革命的无私支持。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12年9月11日,孙中山拜访清摄政王载沣,对其在辛亥革命中,能代表清政府逊位并和平交出政权加以慰勉,并赠送亲笔签名盖章照片一张给载沣。

鲁旅长梓楠像赞

1920年

智战岭海,夙耳英声。

桓桓心杰,卜为国祯。

转斗入蜀,戈返阳精。

沙场洒血,锦水鸣鸣。

缅兹遗像,宜炳丹青。

赏析:1920年10月,曾在护国军韶关之役中以神奇炮火扭转战局,后升任滇军第六旅旅长的鲁子材(字梓楠)牺牲于重庆,孙中山题诗以表彰英烈。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高雅不俗的书法家】

孙中山先生好写字,虽不以书法知名,但他的书法作品却有着不同寻常的韵味。先生的字,结体紧密,气象雍容,有一种大家风范,其墨宝,不仅是珍贵的革命史料,也是难得的书法作品。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孙中山书法《博爱》

无论是案头小牍或辟窠巨构,所书皆开阔雄浑、朗健清逸,字字独立却气脉浑整。自始至终都贯彻着一种正大、沉毅、豪迈的阳刚精神和恢弘独特的美感,在雍和中透着高雅与不俗,体现了孙中山的伟人气魄和不朽精神。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孙中山书法《有志竟成》

他虽放笔直书,随意挥毫,不受任何拘束,但百变不离其宗,刚劲有力的书法中透出了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不拘泥于传统布局排列,突破旧规,而更注重书写内容及笔下情感的表达,一气呵成。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孙中山书法《明德》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孙中山书法《用便民生》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孙中山书法《天下为公》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孙中山《致胡汉民书》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孙中山行政手迹

【爱漂亮女人的“天蝎男”】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按星座分,是个地地道道的“天蝎男”,除了拥有高度敏锐的洞察力与凛然的正气,他也很爱漂亮女人。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15年10月25日,日本东京,孙中山与宋庆龄成婚。

孙中山从事革命工作之间,不管是颠簸流离亡命海外,还是忙于国事戎马倥偬(kǒng zǒng),对漂亮的女子总是格外关注。孙中山也非常坦率地讲自己的观点:最喜欢革命,其次是女人。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18年冬,孙中山、宋庆龄为纪念结婚三周年,在上海亚细亚照相馆拍照留念。

刘成禹在《先总理旧德录》中说孙中山曾对伊藤博文自吟“醉枕妇人膝,手握天下权”,足见孙中山对女人有他坦白的看法。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卢慕贞(1867-1952),孙中山原配夫人。

在公开的孙中山传记中,孙中山一生娶了两位女人,一位是卢夫人(卢慕贞)、一位是漂亮的宋夫人(宋庆龄)。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陈粹芬(左)与卢慕贞合影。

其实孙中山还有一位妾叫陈粹芬,在孙中山家族的族谱里有详细的介绍。孙氏晚辈对于孙中山的三位夫人都视为祖母。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大月薰(1888-1970),孙中山流亡日本期间的日本籍夫人。

此外也有说,孙中山还有过一位日本妻子。

【袁世凯眼中的“孙大炮”】

孙中山可不只叫孙中山,除了我们熟知的“孙文”,其实他还有很多故事丰富的别名绰号。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和母亲杨太夫人的画像。

1、德明

为孙中山的谱名,即上族谱的名。中山故居所藏《孙氏列祖生殁纪念簿》记孙中山:“十八世祖德明,生同治丙寅年十月初六日寅时,卒民国十四年二月十八日巳时,寿六十岁。”与亲属通讯时,孙中山一般都会使用德明这个谱名。

2、帝象

孙中山出生不久后,由其母亲取乳名帝象,“因我母向日奉关帝象,生平信佛,取名‘帝象’者,望我将来象关帝耳。”1884年4月15日,孙中山就读香港中央书院时,仍以“孙帝象”名字注册,学号编为2746。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01年,夏威夷檀香山,孙中山和流亡到美国的家人合影。

3、帝朱

1879年秋,孙中山就读檀香山英基督教监理会主办的男子中学“意奥兰尼学校”时,以“孙帝朱”的名字注册入校。

4、孙文

“文”是孙中山的正式名字。取名由来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孙中山10岁(虚岁)上学时由塾师所取,一说是由其父亲所取学名,还有一说是孙中山立志革命时,自改名为文,取义于前有武子,以兵法而垂后世,己则以文治而改革。孙中山本人有时会把“孙文逸仙”并用。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在大总统誓词上的签名为“孙文”。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46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图为孙中山、胡汉民等人在上海沪宁车站乘坐专列前往南京就职。

5、日新

1883年底,孙中山入读英基督教圣公会所办的拔萃书室,由美公理会传教士喜嘉理在香港美国纲纪慎会礼拜堂洗礼加入基督教时,孙中山署名“日新”。

6、逸仙

接受基督教会洗礼后,孙中山的国学老师区凤墀(chí)根据粤语谐音易“日新”为“逸仙”。此后孙中山与友人亲属的通讯中常常使用此名。至今西欧人喜欢称孙中山为孙逸仙。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14年,日本,孙文和梅屋庄吉夫妇。

7、中山

“中山”的由来则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孙中山流亡日本期间,受日本最常见的中山姓的启发,为自己起名为“中山樵”,意为中国的开山樵夫。而后世无意间把“中山樵”和孙文的名字连在了一起,成为了如今我们所熟悉的孙中山。

8、载之

1896年10月,孙中山伦敦蒙难后于11月复函英国汉学家翟理斯时称:“仆姓孙名文,字载之,号逸仙……” “ ‘载之’二字,系出成语‘文以载道’,并无别情。”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12年9月7日,孙中山视察京张铁路时与迎接人员在张家口车站合影。

9、“孙大炮”

“孙大炮”的绰号,据传源起于袁世凯对孙中山的调侃。“大炮”在粤语里是“不切实际之人”的意思。

1912年8月,孙中山刚卸任临时大总统,入京跟新任总统袁世凯密谈。根据他在国外的考察,他认为中国要富强,修铁路乃第一要务。因此他在与袁氏密谈时,提出这样的方案:他愿专任修铁路之责,保证在10年内修筑铁路20万里(一说10万英里,约合16万公里)。孙中山的话虽出于一位伟大爱国者的至诚,但袁世凯心里认为他是信口胡吹。其后,袁在背后说孙中山是个“大炮”。“孙大炮”之名由此而来。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者】

在“国父”孙中山的思想中,中国传统文化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以下言论,皆摘自《孙中山全集》。

1、中国文化在退步

中国两千多年以前,都有很好的文化,从前文化的进步是很快的。近二千多年以来,没有什么文化,现在的文化不如唐虞,不如秦汉,近人的知识,不如古人的知识。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2、去做才能进步

二三千年以前,求进步的方法,专靠实行。古人知道宇宙以内的事情,应该去做,便实行去做……到了后来,不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便是“述而不作,坐而论道”,把古人言行的文字,死读死记,另外来解释一次,或把古人的解释,再来解释一次。你一解释过去,我一解释过来,好像炒陈饭一样,怎么能够有进步呢?

不去行,便无法可以证明所求的学问是对与不对;不去行,于是所求的学问没有用处。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3、文化人的责任是让社会进步

从前中国人说:“士为四民之首。”学者的力量在社会上很大。详细说,学者是先觉先知,一举一动能够转移社会上风气的。社会对于学者也是很尊敬的,如果学者有了主张,社会上都是要服从。

所以学者对于社会,对于国家,负担有一种责任。现在学者的责任,是在要中国进步。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在由天津赶赴北京的列车上。

4、要不怕事

就中国从前的情形说,周朝以前的进步是很快的,到了周朝之后,文化便很老大,由于老大的结果,便生出怕事的心理。怕事是好是不好的呢?从好的一方面讲,是老成持重;从不好的一方面讲,是志行薄弱。

总而言之,人到了怕事,便遇事畏难,不去做艰难的事,只找容易的事去做;好像倒一盆水到地下,总是向没有抵抗力的低下部分去流,是一样的道理。人到了畏难,就不敢轻于尝试,试问文化上怎么能够有进步呢?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16年4月9日,孙中山、宋庆龄等在日本东京集会讨袁时的合影。

5、知难行易

应该说“知是难的,行是不难的”。我们中国人的心理,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以为行是难的,知是不难的。把极容易做的事,视为畏途,不去实行,求一点实际的结果,把极难知的事,看到太容易,不去探求。所以二千多年来,对于一切人情物理,都不能登峰造极。

就知和行的难易之先后说,凡百事情,知了之后才去行,是很容易的。如果不知也要去行,当中必走许多“之”字路,经过很多的错误,是很艰难的。凡百事业不能做的缘故,都是由于不知。如果知了,是很容易行的。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24年11月17日,孙中山、宋庆龄夫妇来到上海,在寓所接见各界代表。

6、家族和家乡是中国人的根

外国人常说,中国人是一片散沙。中国人对于国家观念,本是一片散沙,本没有民族团体。但是除了民族团体之外,有没有别的团体呢?我从前说过了,中国有很坚固的家族和宗族团体,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是很深的。

譬如中国人在路上遇见了,交谈之后,请问贵姓大名,只要彼此知道是同宗,便非常亲热,便认为同姓的叔伯兄弟。由这种好观念推广出去,便可由宗族主义扩充到国族主义。我们失去了的民族主义要想恢复起来,便要有团体,要有很大的团体。我们要结成大团体,便先要有小基础,彼此联合起来,才容易做成功。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我们中国可以利用的小基础,就是宗族团体。此外还有家乡基础,中国人的家乡观念也是很深的。如果是同省同县同乡村的人,总是特别容易联络。依我看起来,若是拿这两种好观念做基础,很可以把全国的人都联络起来。要达到这个目的,便先要大家去做。中国人照此做去,恢复民族主义比较外国是容易得多。

国民和国家结构的关系,外国不如中国。因为中国个人之外注重家族,有了什么事便要问家长。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24年11月22日,孙中山携宋庆龄等乘船离沪,取道日本转赴北京,孙中山由沪赴日途中在船上留影。

7、坚定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

说到欧洲的科学发达,物质文明的进步,不过是近来二百多年的事。在数百年以前,欧洲还是不及中国。我们现在要学欧洲,是要学中国没有的东西。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精神,不但是要唤醒固有的道德,就是固有的知识也应该唤醒他。

中国有一段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在外国的大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到那样清楚的,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段话。把一个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

【节日溯源】孙中山逝世与植树节

1925年3月19日, 孙中山灵柩移送北京中央公园,宋庆龄等家属在北京中央公园灵堂守灵。

8、对中国文化正当的态度

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被古人所役。恢复我一切国粹后,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