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远山淡影》:灾难过后,和她们一样痛苦的女人,遍地都是

截止2020年3月14日,这场席卷全球的瘟疫共计造成5388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说:我们必须记住,这些是人,而不是数字。

诺奖《远山淡影》:灾难过后,和她们一样痛苦的女人,遍地都是

国内死亡人数3194人(2020年3月14日)

诺奖《远山淡影》:灾难过后,和她们一样痛苦的女人,遍地都是

国外死亡人数2194人(2020年3月14日)

是的,死亡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生命;有多少生命离去,就会有多少家庭瞬间化为伤城。男人失去了女人,孩子失去了父母,老人失去了儿女,妻子失去了丈夫……

浩劫过后,活着的人承受了什么样的痛楚和抉择?他们如何面对余下的人生?这就是诺奖作品《远山淡影》所探讨的问题。

2017年10月5日,瑞典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远山淡影》是石黑一雄的处女作,1982年该书一问世,就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温尼弗雷德·霍尔比纪念奖。石黑一雄也被英国文学杂志《格兰塔》评选为英国最优秀的20名优秀作家之一。

诺奖《远山淡影》:灾难过后,和她们一样痛苦的女人,遍地都是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

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类始终在与各种各样的磨难做斗争,无论是瘟疫、战争还是气候灾害。当灾难降临在一个个普通家庭,人们又坚强又懦弱;又痛苦又乐观;又彷徨又扭曲。

《远山淡影》的故事背景,取材于二战。1945年8月9日11时02分,美军在日本长崎市投下原子弹,约60%的建筑物被毁,伤亡8.6万人。小说主人公悦子,是一位在战争中失去家人的女性。战后,她期望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但最终以女儿的死为代价。


诺奖《远山淡影》:灾难过后,和她们一样痛苦的女人,遍地都是

这是本不看到最后就无法知晓谜底的书,这是本忍不住翻阅第二遍、第三遍去追踪细节的书。本篇小逸将向大家介绍故事梗概及书中的几个关键人物,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本小说。

这本书的人物相对简单,主要人物是:悦子在战后从日本来到英国生活,在英国第二次成家;悦子有两个女儿,一个是在日本出生的景子,一个是在英国出生的妮基。小说还有另两个主要人物,那就是悦子的好友佐知子和女儿万里子。故事的主线就是悦子在大女儿自杀后,回忆多年前在日本时她和佐知子母女俩的一段交往。

小说一开始,悦子的大女儿景子自杀了——吊在自己的房间。表面上,作者没有直接讲述景子为什么自杀;实际上,作者把景子自杀的原因放在了整本书的故事中,由读者自己去分析。

景子自杀后,悦子的二女儿妮基回家看望母亲,在妮基回家的五天里,悦子回忆起了当年与佐知子、万里子的一段往事。为什么景子的自杀让悦子产生了这段回忆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佐知子:满脸写着“不甘心”的豪门女人

佐知子出生在一个上流家庭,父亲是个德高望重的人,大部分时间在欧洲和美国工作。因为父亲的关系,她从小就学会了英语,并梦想长大后五美国成为电影明星或女商人。成年后,佐知子嫁了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样的家世背景是多少人羡慕不已的。

可是,原子弹爆炸后,这一切戛然而止——佐知子失去了父亲和丈夫。她带着十岁左右的女儿万里子在伯父家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好在佐知子的伯父也是个有身份的人,他和女儿住很大的房子,房子里有女佣和很多空房间。所以,尽管寄人篱下,只要佐知子愿意,她的下半生也是衣食无忧的,这境况有点像林黛玉。

诺奖《远山淡影》:灾难过后,和她们一样痛苦的女人,遍地都是

然而,佐知子不是一个简单的傻白甜的富家女,她有自己追求。她觉得伯父家“静得像个坟墓”,她在那里什么事都不用做,只能“找一间房间坐着,然后慢慢变老”。她认识一个“美国朋友”,这个美国朋友点燃了佐知子从小的梦想——去美国。佐知子不顾众人反对,从舒适安逸的伯父家搬了出来,放下自己的身段,去维护和“美国朋友”的关系,也就是做他的情人。

在这段关系中,佐知子可以说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要知道,佐知子是个使用“精美的浅白色陶瓷茶具”、穿精致和服的女人。可是为了离开日本,佐知子竟然甘愿跪在地上擦地板打工,不过她做苦工换来的钱,被她的“美国朋友”只用三天就挥霍光了。这位美国朋友叫弗兰克,是一位人品很不怎么样的美国大兵,喜欢喝酒、找女人。换做和平年代下的任何一个正经女人,都不会对弗兰克多看一眼。然而对于战后的佐知子来说,这个花天酒地的美国人,却是她逃离这个“破地方”的唯一希望,她对弗兰克一忍再忍。

她为了陪弗兰克,经常把女儿单独留在房子里长达三四个小时。

对于自己忍辱负重的生活,佐知子有着充分的理由,她不断地说:“你以为我决定要离开这个国家前没有首先考虑女儿的利益吗?”“万里子在美国会过得很好的,你为什么不肯相信?那里更适合孩子的成长。在那里她的机会更多,在美国女人的生活要好得多。”“她可以成为女商人,甚至是女演员。这就是美国,悦子,什么事都有可能。”

一开始你可能很难理解佐知子的做法。佐知子所做的一切,可以用三个字概括,那就是“不甘心”。出身上流社会的她,不甘心就这样忍受战后一片惨淡的日本,也不甘心在伯父的豪宅里老死,她不惜一切与命运抗争,哪怕牺牲掉女儿和她自己的利益。

这种情况你是否似曾相识?也许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你有着幸福家庭,你的收入不算高但也够用,你孩子的学校虽不是重点,但也不太差。但突然有一天,你想:凭什么!像我这么优秀的人,应该和那些上流的人一样,住大房子里、并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呀!

就在这个时候,你强烈地“不甘心”起来。接下来你做的和佐知子差不离:你牺牲掉陪伴孩子的时间,拼命加班;为了高薪,你咬牙忍受着上司和顾客给你的委屈;你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却还要面对猪队友对你“不顾家”的控诉。有了钱以后,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强行把孩子带离原来的学校,送进所谓的名校。你觉得你终于过上了你想要的上流生活……

好的文学,总是让读者看到自己的影子。


诺奖《远山淡影》:灾难过后,和她们一样痛苦的女人,遍地都是

石黑一雄的八部作品


万里子:被童年阴影吞噬的女孩

说完佐知子,再来说说她的女儿万里子。这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从小经历过太多不幸,超出了她能承受的范围。

可以说,万里子是在战后的废墟里长大的。她和母亲住在东京的“地道和破房子里,到处都是废墟。住在东京的人都目睹了一些可怕的事情,万里子也是。”这件可怕的事情,发生在万里子五、六岁时。

那天早上,万里子亲眼目睹一个女人跪在河边,前臂浸在水里。女人转过头,对万里子笑了笑。然后,女人把手臂从水里拿出来,让万里子看她抱在水底下的东西——是个婴儿。几天以后,那个女人自杀了。

这段文字读来令人毛骨悚然。你看,作者就是这样用看似轻描淡写的语气描绘了一个战争带来的可怕世界:灾难之下,母亲不再是正常的母亲,儿童不再是正常的儿童,人们要不放弃生命,要不扭曲地活着。

这件事成了一直伴随万里子的梦魇。她多年来反复产生幻觉,她看到这个女人来找她,说要带万里子去女人的家。

这个幻觉的背后,是万里子心底最深的恐惧:她担心母亲用同样的办法溺死自己。她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母亲经常丢下她一个人去外面;母亲总是忙于自己的计划,对女儿的态度却十分冷淡;母亲想带她去的美国,是一个她完全陌生、充满不安定的国度。

在得知母亲准备动身去美国前,万里子尝试过一次自杀。不过母亲对此事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万里子不过是爬树时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了。万里子就是处在这样一种畸形的母女关系中。

诺奖《远山淡影》:灾难过后,和她们一样痛苦的女人,遍地都是


万里子养着一只怀孕的母猫,这是从佐知子的伯父家带出来的。不久母猫生了小猫。万里子在这些猫咪身上倾注了所有的关注,她不断询问别人是否要收养小猫。在没有为小猫找到归宿之前,万里子悉心照料着这些猫。

佐知子曾一念之间放弃去美国的想法,她打算带着万里子回到伯父家。万里子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因为伯父家很大,可以收养所有的小猫。

然而,临行前佐知子还是改变主意了,她决定继续执行去美国的计划:带女儿前往神户,在那里与弗兰克碰头。这意味着,一只猫都养不了了。这时万里子和母亲的矛盾终于激化,她反复质问母亲:“你说过我可以留着它们。你不记得了吗?”

在强大的美国梦面前,佐知子根本无法照顾到猫咪,也无法照顾到女儿的感受。这边是去神户前的琐碎准备,那边是女儿的死缠烂打,两相夹击下,佐知子终于失控了,她把所有的猫都扔到河里冲走了。

这是继目睹女人溺死婴儿之后,万里子的第二个毁灭性打击。为什么叫“毁灭性”打击?因为万里子一直把自己的命运投射在这些猫咪身上。当猫咪得以安全收养时,她觉得自己也是安全的;当猫咪被河水冲走的一刹那,她觉得自己也离被遗弃不远了。

除了亲身经历的两件童年大事,万里子成长的年代社会动荡,充斥着孩子被谋杀、小女孩在树上吊死这样的新闻。

万里子就是这样一个成长在恐惧中的战后女孩。


诺奖《远山淡影》:灾难过后,和她们一样痛苦的女人,遍地都是

作者石黑一雄


藤原太太、妮基:人性的另一面

藤原太太和妮基是书中的两个配角。作者为什么要写配角呢?小逸认为一来是让小说更饱满,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用配角强化主角的性格。

藤原太太是悦子的朋友,她在战争中失去的东西不比别人少——五个孩子只剩下大儿子幸存,丈夫也在战争中被夺去生命。藤原太太的丈夫是个要人。但是相比佐知子,同样出身高贵的藤原太太做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她开了一家面店,靠自己的双手开始新的生活,她从不为自己的处境丢脸。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成为藤原太太,还是成为佐知子?我想每个人心中各有答案。

另一个配角是妮基,她是悦子在英国生的女儿。这个姑娘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苦难,她健康、有主见,认为女性应该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对于妈妈千里迢迢带着景子来英国的行为,她对妈妈说:

“你为她(景子)尽力了。您是最不应该受到责备的人。”“人有时就得冒险。你做得完全正确。你不能看着生命白白浪费。”妮基不仅非常认同妈妈的做法,还把妈妈的故事讲给一位写诗的朋友听,那位朋友听了决定要为悦子写诗。

前卫开放的妮基与忧伤抑郁的景子形成了鲜明对比。妮基是妈妈背井离乡来英国后结成的正果,是妈妈的最大宽慰。她的存在让历史延续,让家庭延续。


诺奖《远山淡影》:灾难过后,和她们一样痛苦的女人,遍地都是

作者石黑一雄


悦子:背负着女儿的人命,艰难前行的战后幸存者

最后我们终于要谈本书的最大主人公悦子了。作为一个母亲,女儿的自杀成为悦子此生永远抹不掉的愧疚。悦子反复做一个梦,她梦见一个小女孩在荡秋千。弗洛伊德认为,人在梦境中会把事物符号化把不被道德认可的事物转化成被道德许可之物。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悦子把景子自杀时吊着的绳子,转化成了秋千这个符号。梦见荡秋千的女孩,其实就是悦子对景子的追忆、懊悔、自责。

现在,我们来揭晓谜底。景子为什么自杀?

因为,万里子就是景子,佐知子就是悦子。对此作者在书中巧妙地留下线索,让读者自己破解人物之谜。悦子在回忆过去时,精心编造了佐知子和万里子这对母女的故事,来为她的行为做掩护。

书中描写有一次悦子在桥上说服万里子去美国,悦子竟对万里子说:“我保证,你要是不喜欢那里,我们马上就回来。”此时,悦子这个人物和佐知子重合。

另一处,悦子回忆她和万里子母女爬山、坐缆车。可是,小说最后悦子却对妮基说:“那天景子很高兴。我们坐了缆车。”此时,景子和万里子两个人物重合。

当看到这里,真相大白,我不禁又一次把书翻到前面去追踪之前丢掉的细节。

万里子那阴森恐怖的童年,就是景子的童年。到英国之后,景子仍然没有走出阴影,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她的英国继父对她也很冷淡,对此妮基的评价是:“大多数时候爸爸都不管她。这样真不公平。

景子于童年饱受生存的威胁,到英国后又得不到应有家庭之爱。她逃脱不了过去的阴霾,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终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诺奖《远山淡影》:灾难过后,和她们一样痛苦的女人,遍地都是

石黑一雄作品正文版


至于要更多了解悦子这个人物,需要把书翻到描写佐知子的地方细读。作为母亲她在抉择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会儿想去美国,一会儿打算回伯父家;一会儿说自己把女儿的利益放在首位,一会儿又说:“我一开始就知道她(景子)在这里不会幸福的。可我还是决定把她带来。”

悦子努力改变困境、改变命运的行动,以女儿生命终止为代价。

她做错了吗?她做对了吗?

母亲的两难,在任何时代都会发生。

小说想告诉我们的更大命题是: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个人对命运的抗争是那么脆弱。无论做何种选择,都得不到一个完满的结局。

作家方方说:“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诺奖《远山淡影》:灾难过后,和她们一样痛苦的女人,遍地都是

作者石黑一雄


当经历太过痛苦,就借用别人的故事讲自己的故事

就如书名那样,作者石黑一雄留给读者一个模糊的印象、一种淡淡的感觉,他创作了无数空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悦子的家世如何、为什么非要出国;景子为什么自杀;出国后悦子过得如何等等,作者并不直接交代。

石黑一雄为什么想到要编出另外一对母女来讲悦子和景子的故事呢?从小说创作角度看,这样写富有戏剧效果,增加了小说吸引力,让读者跟随主人公一路挖掘真相;从现实生活角度看,这是对苦难者心境的真实再现。

作者曾在伦敦一家收留无家可归者的慈善机构做社工,他时常倾听人们的故事,发现有些人不会直截了当、坦白地说起自己的过去。作者说:“某个人觉得自己的经历太过痛苦或不堪,无法启口,于是借用别人的故事来讲自己的故事。”

灾难数字背后,是生命;生命背后,是一座座伤城。我突然想起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文学比历史更真实(原句:诗比历史更真实)。历史记载的是事件、时间、数字;而文学反映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怎样在他的时代里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再恐怖的灾难都会化作“远山淡影”;不过,从灾难中活下来的人,却继续背负着不能承受的生命重压。


---------END---------


下一篇,小逸将继续和大家聊一聊本书作者石黑一雄的故事。他是一位受挫的音乐青年,当他终于发现音乐这条路走不通后,才转行写小说,没想到一举成名。

我是小逸,读书比购物更让我快乐呐!关注我,收获一个小说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