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如何建立明朝,滅掉強大的元朝的?

popoking


首先,一個朝代的建立,任何一個個體是無法完成的!是有無數個個體團結在一個領導核心周圍去建立一個新朝代,繼而維繫統治階級的統治,幸運的是朱元璋就是這樣一個屬於領導核心的人!

在元末,因為元朝氣數已盡,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元朝的滅亡並不是朱元璋單打獨鬥的結果,而是無數次農民起義消耗了元朝的財力物力,朱元璋和他的統治集團在足夠強大之後,包括滅掉陳友諒和張士誠這個階段以後(期間朱,張,陳,三股勢力互相攻伐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南地區,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除了有部分農民起義以外,還屬於元的實際統治區域)才開始以徐達、常遇春北伐打擊元朝,給其最後一擊!將元朝順帝趕到了漠北。元朝最終走向滅亡!

朱元璋最終能建立明朝取代元朝,既有當時歷史的必然性也同時具有偶然性。朱元璋本身就具有很多作為領導者的優點(比如知人善任、善於團結隊伍、關鍵時候對局勢的準確判斷、堅毅、隱忍等等)必然性就是在當時眾多的起義軍隊伍裡有的急於稱帝,有的像流匪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有的偏安一隅不思進取,有的對元朝首鼠兩端,在招安與反叛之間來來回回!朱元璋和他的統治集團具有很明確的戰略目標,立足長遠,不在一時一事上爭得失!高築牆,緩稱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然後著力於消滅陳友諒和張士誠,先鞏固長江以南,然後再進行北伐!可以看出這些都是具有明確目標的,而且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說明他的手下有一群能臣干將,執行力很強,戰略目標長遠等等這些都是必然!

偶然性則一是戰勝陳友諒,二是北伐非常順利!這些都加速了明朝的建立和朱元璋稱帝的進程!



霍古蓼


大家好,很高興大家看到我的作品。下面我說說我的看法。

在大家印象中朱元璋出生貧苦,以前給地主放過牛,出家當過和尚,而且據畫像上看,長相也不咋地,下巴突出老長了。

那麼為什麼朱元璋是怎樣一步一步的從放牛娃當上皇帝的呢。

朱元璋發跡於元末紅巾軍農民起義中,他好兄弟湯和,混到千戶的時候,他還在寺廟當和尚呢。史料的記載十分簡略而且千篇一律,大致是這樣的幾部曲:一開始,朱元璋的家境極為貧困,靠討乞為生——後來出家為僧——再後來參加紅巾軍——在紅巾軍中表現出能力超群--對義軍貢獻巨大——獲得提拔,職務攀升----獨當一面,成為一方起義領袖。據說是郭子興把他女兒許配給了朱元璋,朱元璋得以發家。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朱元璋的相,臉很長,下巴突出,臉上有麻子,很醜。這麼醜,郭子興怎麼能看得上,你說唐朝以胖為美我信,畢竟人胖了胸大。但是我就是不信朱元璋那個時期是以麻子多為美,所以這種說法不太可靠。

後來朱元璋麾下的謀士,給了他一個平定天下的戰略方針“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在朱元璋攻打徽州、婺州、處州和鄱陽湖大戰及和陳友諒、張士誠多次的交戰中,朱升在軍事上提供了大量的謀略,為消滅元朝,統一中原,建立明王朝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元末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加之連年戰爭,土地荒蕪,戶口銳減,極需休養生合。因此,安定社會發展生產,就成了當務之急。這個“廣積糧”就是發展民生,恢復經濟。自然老百姓會擁護朱元璋,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朱元璋建立明朝也就不足為奇。

不足之處請各位賜教


小柴歷史


  •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天下造反勢力多如牛毛。朱元璋餓得當過和尚乞丐,為了吃口飽飯,為了不被殺死,加入起義隊伍,拉起自己的勢力,握住槍桿子,一點點壯大。
  •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不做出頭鳥,等到元朝反應過來,他已強大的無法剿滅了。
  • 最後與陳友諒大戰,大破其水軍,攻進元都,趕得皇帝逃到大漠吃土,最後完成天下一統,由乞丐變皇帝,完成最大逆襲,君臨天下,成為了明太祖。

歷史故事販賣機


從頭到尾就是一條原則:先當孫子後當爺。

放牛、當和尚、討飯這段經歷就不用說了,按照現在的話來說,職業生涯還沒有開始呢,就從投奔郭子興參加義軍開始說。

朱元璋投奔郭子興,表現的中規中矩,替郭子興各種衝鋒陷陣,即便是遭到郭子興以及兒子的猜忌和不公平對待,也沒有怨言,等到羽翼成熟,挑選了二十四個得力干將自立門戶。

自立門戶後,朱元璋打滁州、克和縣,勢力急速壯大,也得到了李善長的鼎力相助,但是名義上還是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的副帥,誰要先打朱元璋肯定要先先對付郭天敘,畢竟人家只是個副職。

之後再浙西混了六年,還是堅持不出頭,“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被執行的非常徹底。

打下應天之後,手下兵強馬壯,實力已經排名非常靠前了,但是還是打死不做出頭鳥,元朝派人過來勸降,朱元璋說好啊,好啊,收下對方的金銀財寶後,回頭就開始招兵買馬,打元軍比以前更加賣力。應付了元軍,又轉頭忽悠東南的張士誠、西面的陳友諒,擺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姿態。

都是起義軍,誰不知道誰的底細,張士誠和陳友諒壓根不理他,沒辦法他才定下了先打陳友諒後幹張士誠的方針,都把這兩家都收拾了,整個富庶的江南都在他手裡了,這個時候才慢慢悠悠的稱王稱帝,而此時他地盤最大,手下更是人才濟濟,李善長、劉伯溫、宋濂、常遇春、徐達、李文忠、湯和等等,個個都能獨當一面,這個是時候,元朝與起義軍已經相互消耗的差不多了,朱元璋只需要跳出來,完成秋風掃落葉就可以了。


文史並蒂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不對之處請大家多多指正!

朱元璋同志出生貧苦人家,原名叫朱四五,由於家裡人都死完了所以出門到一個叫皇覺寺的地方出家當和尚,然後和尚也不好當就出門要飯了,再然後他的朋友寫了封信給他要他參加起義軍,結果信被發現最終導致沒有辦法才參加革命的,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為什麼會成功,我想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吧。

1.亂世出英雄,如果不是當時的歷史環境導致,估計老朱同志還在放牛。

2.再亂的世道該放牛的還是在放牛,朱元璋本人的努力是決定因素。他從小就見慣了生死以及是孤家寡人一個,所以他有背水一站的決心和無比強大的內心。

3.朱元璋頭腦靈活,善於用人,比如:劉基,李善長,常遇春等等。

4.運氣也比較好比如和陳友諒的鄱陽湖決戰,陳友諒,犯了重大錯誤。(學曹操同志把船綁起來了)。

最後我想說時勢造英雄,當時的歷史環境加上老朱同志的努力,還有運氣,本身的才能,最終彙集在一起讓朱元璋問鼎了天下。





書一本話一堆


朱元璋出身貧苦,兒時給地主放牛。過著吃不飽穿不暖,隨時被餓死的日子。兒時的朱元璋就有當皇帝的夢想,而正因如此他一步步的建立了大明王朝!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朱元璋自幼父母雙亡,淪為乞丐,後又遁入空門。他走投無路,參加了義軍,從此南征北戰。

然後他憑藉著自己過人的膽識讓元帥對他刮目相看,最後還娶了元帥之女,在軍隊中他樹立了很大的威信,這為他後來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其次朱元璋廣納人才,有了胡惟庸、劉伯溫、唐勝宗等人的協助,他變得強大起來。朱元璋很有雄心和抱負,在朱元璋當上將領之後他就開是廣納人才,最著名的就是胡惟庸、劉伯溫等大臣了,在他們的幫助下,朱元璋打敗了陳友諒,平定了陳士誠,朱元璋一步步的稱霸天下、開疆擴土,成就了自己的一番偉業,這都與他的才謀分不開。


冰鎮的哈密瓜


如果你仔細查閱這段歷史,你一定會和我有一樣的想法,有些時候命好真的很重要。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兩件事兒:

第一,朱元璋是所有起義軍中消滅元朝軍隊最少的;

第二,明朝雖然取代了元朝,但是元朝的滅亡的直接原因卻是內亂。

朱元璋的身世我相信大家都比較瞭解,不過在此處還是需要簡單的說一下,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為了生存,他當過乞丐,也當過和尚,後來,他投靠了郭子興的起義軍,由於英勇善戰而受到賞識,官職越來越大,後娶了郭子興的義女,也就是我們說的馬皇后,並在郭子興病逝後接替了其位置。

也就是說,朱元璋逆襲之路的勢力班底是其老丈人的。

接下來,我們來簡單說一下元末起義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元朝治理國家十分“粗獷”,且把人分為三六九等,對漢人和男人的統治十分高壓,所以,在元朝建立幾十年後,天下便大亂。而最先起義的,是浙江的方國珍。而後,河南的劉福通、湖北的徐壽輝、安徽的郭子興、江蘇的張士誠、湖北的明玉珍紛紛起義,在短短的五六年時間裡,起義軍便迅速佔領了黃河以南的地區。這時候,是公元1356年。

而這時候的朱元璋呢?他剛剛接過了郭子興的班子,然後他摩拳擦掌,準備繼續幹一番大事兒,最終卻發現,自己好像有點難——不對,是特別難。

為什麼這麼說呢?

劉福通已經佔領了山東、江蘇、河南、安徽的大部分地區;

徐壽輝已經佔領了湖北、湖南、江西的大部分地區;

張士誠已經佔領了江浙的部分地區;

明玉珍則跑到了四川雲南。

而朱元璋呢?只有他老丈人的幾萬兵馬,佔據的地盤也只有安徽的和州和滁縣這兩個小地方。

沒地盤可佔了啊!

朱元璋冥思苦想,終於發現江浙地區,在張士誠和徐壽輝地盤的緩衝地帶,還有一小塊地盤還在元朝的手裡,他立刻動手開搶,最終用了大約四年的時間把這塊地盤搶了下來——這也是朱元璋前期唯一和元朝交手的記錄,之後,朱元璋就不斷地和周邊的起義軍首領打,再也沒打過元軍。所以,這也就是我們說的第一點,朱元璋是所有起義軍中消滅元朝軍隊最少的。

在朱元璋攻打地盤期間,起義軍中最強的劉福通率領著百萬大軍(號稱)與元朝對壘,所到之處無人是對手,可以說,他已經非常接近成為一個新皇帝了。

可接近不等於已經是了,就在劉福通即將大功告成之時,元朝出了個牛人,叫察罕貼木爾,這個人雖是個平民,但軍事才能極佳,憑藉一己之力打敗了劉福通的百萬大軍,劉福通在逃亡過程中又被張士誠搞死了。換句話說,察罕貼木爾聯手張士誠,把朱元璋最大的對手給打垮了。

那位問了,打垮了劉福通,怎麼沒捎帶著也打垮朱元璋呢?

因為命好。

在察罕貼木爾打垮劉福通不久後,元軍內亂,貴族出身的博羅帖木爾由於不滿察罕貼木爾和自己有同樣的地位,居然向其發動進攻,元軍就此內亂。後來,察罕貼木爾竟然被投降自己的田豐和王士誠設計殺死了。從此,元朝的軍隊就失控了,這也就是我們說的第二點,元朝的滅亡是因為內亂。

換句話說,朱元璋最大的敵人劉福通、察罕貼木爾都死了,這時候,天下才輪到了朱元璋。

我們當然要承認朱元璋的才能,也要承認他知人善用,提拔了像常遇春、徐達這樣的猛人。

但是,如果沒有察罕貼木爾滅了劉福通,朱元璋的人才跟劉福通的人才數量和質量、實力都差著很多;

如果沒有察罕貼木爾被殺,朱元璋跟滅了劉福通的察罕貼木爾差的更多。

想想吧,一個乞丐(和尚)投軍,居然受到了主帥的賞識,主帥居然把義女嫁給了他,在地盤都被搶光的時候,居然還有一塊地盤留給他,在他有了地盤之後,最大的對手又都失敗了。

所以,朱元璋能夠建立大明,命好是最好的解釋了。


伏生說歷史


元朝可不是朱元璋滅掉的,它自身的土崩瓦解,加上各種民間力量的共同討伐,開始陳友諒,張士誠都比朱元璋強大數倍,得民心者得天下,很多開國黃帝,可能正是因為是真正的無產階級出生,或許更瞭解百姓的疾苦吧,懂得籠絡人心,那個年代又正好人才輩出,徐達、常遇春、李善長、湯和、藍玉、常茂、胡惟庸等,天時地利人和都湊齊了,所以贏得天下,但皇帝很多又小農意識,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除了湯和裝傻充楞壽終正寢,除了戰死沙場的,沒一個有好結果……


蓬蒿石頭康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在這裡淺談一下自己的見解。

史書上記載的資料大家都可以查閱到。我想有很多沒記載的在這裡和大家探討一下。

元朝末年的大旱、黃河決堤等自然災害,打亂了千萬人的家庭本就不是很幸福的生活。這其中包括朱元璋的一家人,短短几天之內家裡人都被餓死了。這算是朱元璋年幼的心靈承受了世上最悲痛的時刻了吧。他也沒有辦法去拯救家裡人身邊人,只能自己含著悲痛接著生活下去。影視劇中朱元璋去了皇覺寺,出家當了和尚,就是為了填飽肚子不被餓死。哪想皇覺寺也沒有存糧,只能去化緣,可是朱元璋沒有那麼幸運,連化緣的區域都被封到了災區。災區人民自己的溫飽都解決不了怎麼可能施捨給他。但他還是得去。正是在災區的幾年生活,把他歷練成了一個鋼鐵的戰士!我想災區裡肯定是最缺糧食,那麼最不缺什麼呢?答案是最不缺災民,那個時候還有一個災民團體,丐幫!我想朱元璋在這裡學到了駕馭人的能力,畢竟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深知勞苦大眾需要的是什麼,無非是一個平平安安、衣食無憂的生活。這些在他後來當上了皇帝完美的體現出來。

虛心請教他人,唯才是舉,只要有能力,有戰功,賞罰分明!影視劇中劉伯溫在窗戶邊上看到朱元璋在偷聽並且記錄大臣們講話,頓時感到特別害怕。其實他只是想多方面瞭解自己的部下,以便用人的當。

天賦。很多次的戰爭都是他自己的意見與大家相左,可是他的意見卻是對的,正確的。也就是說他自己平時積累的經驗,學到的方法都在關鍵時候起了作用。知道對手在想什麼,部下在想什麼,老百姓想什麼。

所以整個明朝老百姓都擁戴朱元璋,民心所向,戰無不勝,所向披靡!建立了大明帝國!





拓跋希


說起朱元璋滅亡元朝而建立明朝,似乎元朝全是朱元璋打下來的。其實並非如此。在同時代的起義軍裡,朱元璋消滅的元朝軍隊是最少的。元朝雖然被明朝取代,但它並非亡於朱元璋,而是1360年代,南北雙方同時同根相煎、同室操戈的結果。

朱元璋的抗元戰績

元末農民起義,始於公元1351年五月的劉福通(其實浙江的方國珍還要早,只是孤軍影響不大罷了)。劉福通以紅巾軍起義於河南穎川,義旗一舉,天下苦元已久,於是紛紛揭杆而起——徐壽輝起於湖北羅田,芝麻李起於江蘇徐州,張士誠起於江蘇泰州,郭子興起於安徽濠州,明玉珍起於湖北隨州……

幾年之後的公元1356年,黃河以南基本上已是漢人天下:劉福通擁韓林兒為帝,擁有安徽、江蘇、河南、山東等大片領土,並不斷向北方和西北進攻。徐壽輝稱帝於武昌,擁有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張士誠稱王於蘇州,擁有江蘇、浙江等地。明玉珍則殺入四川、雲南,也將稱帝。這四支隊伍是消滅黃河以南元朝勢力的主力軍。而此時繼承已死的郭子興隊伍的朱元璋,則兵不過區區二、三萬,地仍然局處於安徽中部的滁縣、和州一小塊地方。

朱元璋放眼四望,天下將被瓜分完了。除非自己願意投靠誰,否則得趕緊抓住時機搶地盤。老朱如今有點力量了,可不想再投靠人了,也要在這亂世當中,碰碰大運。可是在亂世中闖,得有地盤和人馬。自己現有的地盤太小了,而且窮得快吃不上飯了,就這窮地方,怎麼擴充人馬呀。然而搶地盤,又向哪兒搶:北面是義軍中勢力最大的劉福通,黑壓壓橫亙在中原,元朝軍隊全靠他擋住,根本沒有也不可能有自己施展的地方。東面沿海一帶,是張士誠的地盤,西面則是徐壽輝,以自己現在這點力量,跟誰搶呀!

朱元璋不愧是有眼光的,他發現元朝的勢力最弱的是在南方,而南方現在還有一塊不大不小的地方在元朝手裡:那就是張士誠和徐壽輝勢力中間的江蘇中西部直到浙江中西部的一長溜地方。這塊地方,人口眾多,物產豐饒,而且其中還有一個虎踞龍盤的歷史名城建康。拿下這塊地方,自己的勢力立刻就能倍增,和人搶天下的資本也就大大增加嘍。

於是朱元璋立即發兵,由採石磯偷渡長江。攻下南京後,又繼續向南進攻。用四年時間,一直打到浙江的金華、衢州。

這就是朱元璋全部的抗元歷史。以後他就一直在南方和徐壽輝(後來是陳友諒)打,和方國珍打,和張士誠打。總之,一直在和漢人打,而再也沒有打過蒙古人。如果說,元朝在黃河以南有100萬軍隊的話,朱元璋抗擊和消滅的至多不過十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