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哀莫大于“心穷”,养育孩子需了解“成就需要理论”

“钱就像熨斗,把一切都烫平了。我要是有钱,我也善良。”——《寄生虫》

01 《寄生虫》:“富养”VS“穷养”,到底谁靠谱?

作为今年吸睛最多的商业片,豆瓣评分8.7分的《寄生虫》不仅获得去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更是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以及最佳国际影片四项大奖,堪称是亚洲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寄生虫》:哀莫大于“心穷”,养育孩子需了解“成就需要理论”

影片讲述了处于底层阶级的金家人凭借自己的“高明骗术”进入上层阶级朴家做工,但在价值观的反复冲击中,穷人和富人的冲突愈发凸显,最终酿成了双方家破人亡的悲剧故事。

但若只讲述了贫富阶级矛盾,这部电影还当不起“奥斯卡之主”的称号。《寄生虫》真正绝妙的,是将阶级之下的两个家庭刻画的淋漓尽致,四个子女的性格和行为皆有成因,无一不能拿出来细细琢磨。

《寄生虫》:哀莫大于“心穷”,养育孩子需了解“成就需要理论”

没有“寒门出贵子”,也没有“富家子弟出类拔萃”,穷苦的金家儿女诈骗造谣样样精通;富有的朴家儿女性格散漫难以琢磨。很明显,现实并不像金母所感叹的那样:“要是有钱,一切都能心满意足”。这不禁让人思考:如果不是经济水平,那孩子的教育到底由什么决定?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利兰提出:“孩子日后能够取得的成就,与儿时的物质环境并不成正比;但与父母的养育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也就是说,不论你是物质上“富养”还是物质上“穷养”,可能都不靠谱,最靠谱的,则是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养育行为。

《寄生虫》:哀莫大于“心穷”,养育孩子需了解“成就需要理论”

而这个养育方式的背后,也有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即麦克利兰教授的“成就需要理论”。

因此,本文将从麦克利兰教授的“成就需要理论”入手,解读家长的养育行为将如何影响孩子成就,帮助家长拨开“经济压力”的迷雾,寻找家庭教育的真谛。

02 什么是“成就需要理论”?

1.“成就需要理论”的概念及由来

“成就需要”是麦克利兰首先创造的名词,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对做到最好、争取成功、获得优越感的需要。可以说,这是孩子获得成就的必需内在因素。

《寄生虫》:哀莫大于“心穷”,养育孩子需了解“成就需要理论”

“成绩需要理论”来自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与搭档弗兰兹在1960-2000年间做的一个大型跟踪调查实验。他们分别记录了2000个孩子五岁时父母的教育模式,包括严厉、宽松、亲近、疏远等等;在40年后,再次找到这些孩子并评估他们所获得的成就高低。

麦克利兰得出的结论是,孩子能够取得的成就与父母给予的细致严格的教育和训练成正相关;而且获得高程度细致教育的孩子比那些粗心大意、散漫的父母教育出的同龄人每年要多挣一万美元。

“成就需要理论”否定了“阶级宿命论”的观点,将孩子可能取得的成就大幅度提升,也提示了每位家长:《寄生虫》式的家庭教育悲剧完全可以避免;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钱,而是家长自己的行动。

2.“成就需要”理论的核心是什么

1.“成就需要”的缺乏,比财富的缺乏更可怕

从基宇进入朴家开始,金家人仿佛交了好运一样,生活顺遂,一家人都有了不错的薪水。可是在前景光明时,金家父母似乎忘记了在艰难时做的种种计划,反而带着儿女吃喝玩乐、甚至在朴社长家中肆意聚餐。

《寄生虫》:哀莫大于“心穷”,养育孩子需了解“成就需要理论”

明明自己也向往富有人家的生活,基宇想的不是考上大学,而是娶了朴家大小姐而发家致富;明明要保留骨子里的尊严和平等,金父想的不是勤恳工作规划未来,而是得过且过。

金家儿女的思维与父母高度统一,而这种矛盾行为,首先是源于父母缺乏“成就需要”。他们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却依然自得其乐,金爸爸还将此作为人生哲理教导儿子:

“最好的人生计划,就是没有计划。没有计划的话,发生什么都无所谓。”

“成就需要”高的人穷一时;缺乏“成就需要”的人穷一世。因为前者愿意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争取和奋斗;而后者却时刻等待着更糟的情况到来——不是说消极意识不好,而是随之养成的“穷惯了”的思维方式,足以断绝一切向上的可能。

《寄生虫》:哀莫大于“心穷”,养育孩子需了解“成就需要理论”

有这样思维的父母,又怎能教育出富有“成就需要”、迫切准备展现自我的孩子?

微博著名作家鸿雁回忆自己的儿时经历时这样写道:

当我站在橱窗前看着洋娃娃的时候,妈妈先是明确地打消了我想要的念头:“这个咱们买不起。”然后又补上一句:“你也用不着这么好的东西。”

我现在长大懂事了,却依然时常会因为吃了顿大餐、给自己买了件好衣服而愧疚。想来可能是因为那时,母亲不但拒绝了我买洋娃娃的需求,而且否决了我拥有“美好事物”的资格。

古今中外,寒门贵子、白手起家的例子比比皆是,却鲜少有人能够在没有人给予“成就需要”的绝境之中闯出生机。

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小组跟踪调查了美国2000多位来自贫困家庭的儿童和大学生,结果发现那些毕业难、工作难、薪水低、失业率高的人,普遍都有相似的“得过且过”式教育。他们因此得出结论:物质生活贫困并不让人注定贫困,而“成就需要”的缺乏却让人几乎无法逃脱父辈的糟糕生活。

罗曼·罗兰说:“充分激发孩童的动力,鼓励他们尽自己所能去追求,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2. “成就需要”,无法用财富弥补

影片中,上层阶级朴家的巨大别墅十分显明亮眼,而生活在此的两个孩子多慧、多颂却并不像表面那样光鲜靓丽。大女儿多慧热衷于“与来做家教的男孩子们谈恋爱”,本能地在这种禁忌关系中发泄被父母冷落的怨气;小儿子多颂性格内敛古怪,因为受到了惊吓、注意到了金家人的秘密而更加乖僻多变……

《寄生虫》:哀莫大于“心穷”,养育孩子需了解“成就需要理论”

朴家的教育,显然也是失败的。尽管每天衣食无忧,两个孩子却并没有培养出积极自信的性格,更不必提发展自己的“成就需要”了。究其原因,是朴家父母都没有尽到激发孩子“成就需要”的责任。

被称为“美国权利与财富象征”的洛克菲勒家族有六条家训,第一条就是:“我应该是富翁,我没有权利当穷人。财富是神的赐予,我们只能去信任、接受并善用它,而不能置之不理。”

很难想象,一个有着如此可怕的“成就需要”的家族无法成功。事实也正是如此,经历了一个多世纪风吹雨打的洛克菲勒家族至今已经延续到第六代,家族的后代们没有一个躲在房间里饱食终日,而是积极地参与文化、卫生与慈善事业,投资大学、医院,让社会分享他们的财富。

物质基础可以成为实现“成就需要”的得力助手,却从来不能代替“成就需要”的重要价值。

03 如何用“成就需要理论”指导家长的教育实践行为?

影片中的基宇基婷,其实是具备过好生活的能力的:基宇考过四次大学,对复习方法和知识都有了不错的理解;基婷更是聪敏过人,仅凭在网上学到的知识就使得朴家深信不疑她“艺术老师”的身份。那么,到底是什么阻挡了他们的幸福?

答案是家庭。

一个无法给予孩子“成就需要”、激励孩子突破自我的家庭,使两个孩子的优点只用来诈骗、伪造和谋害他人,这是多么可悲的遗憾。

《寄生虫》:哀莫大于“心穷”,养育孩子需了解“成就需要理论”

因此要践行“成就需要理论”,仅凭孩子无法做到,必须要家长与孩子一同努力、首先使得家庭氛围转变,孩子的成就才不是纸上谈兵。

1.激发孩子内在动力,创造“成就需要”

日本著名育儿专家山崎房一,曾谈到过一个从没有被妈妈夸过、在妈妈喋喋不休的斥责和命令中长大的女孩。当女孩有了孩子后,对山崎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曾下定决心,不走妈妈的老路。因为在她斥责下长大的我,只是盲目听从着身边人的命令,却丧失了自己的主观力量。但是生下孩子后,我发现自己和自己讨厌的那个妈妈一模一样。强硬的妈妈养育了性格柔弱的孩子,而这样的孩子最终又成了强硬的妈妈……我真想割断这种恶性循环。”

也许女孩的妈妈本意是好的,但是她过于强调自己给孩子设立的“成就需要”,而忘记了挖掘孩子内心想要实现自我的强烈愿望。这种外界强加的“成就需要”,反而成了阻碍孩子前进的一座大山,甚至影响了下一代孩子的教育。

《寄生虫》:哀莫大于“心穷”,养育孩子需了解“成就需要理论”

因此,家长要做的是一件绝不简单的事。不但要给予孩子一个“成就需要”,还要保证这个需要真的被孩子认同、成为了孩子内在驱动力的一部分。

山崎房一在《不急不吼做妈妈》一书写道:“喋喋不休的妈妈,不但耗尽了自己的力气,更剥夺了孩子的主动性。那么在孩子长大之后,就养成了听人命令、看眼颜色的行事习惯——相反,发自内心地寻找孩子的优点,放大他靠努力得来的成就,就会使孩子成为一个自信、自立的人。”

2.激发孩子内在动力,不但要鼓励,还要“诱导”。

《最强大脑》科学评审魏坤琳教授,在得到专栏《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中强调:“孩子的大脑潜能之大,超出任何父母的想象。而父母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敢陪着孩子想、敢陪着孩子做,引导孩子不断挑战自我极限。”

《寄生虫》:哀莫大于“心穷”,养育孩子需了解“成就需要理论”

“母婴帮”社群中一位妈妈分享自己与儿子的相处模式,获得十几万点赞和转发。她写了一件小事: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经常与他玩一个“假如”游戏。孩子回家说:“幼儿园某某小朋友今天大哭大闹,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很头疼。”

我就会问他:“是吗?那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办呢?”

儿子很有兴致地想着,回答:“我会和他好好说,让他不要哭,安慰他。”

在我们的“假如”游戏中,儿子做过老师、消防员、宇航员、科学家、清洁工等等,他只当这是个游戏,可是这种活跃的思考方式已经留在了他的思维中,帮助他打开了无限可能——他知道,“成为一个出色的大人”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而且是他一定能做到的事。

《寄生虫》:哀莫大于“心穷”,养育孩子需了解“成就需要理论”

这位妈妈将“激发内在动力”完美地融合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自己的“成就需要”,自然也将会更加积极主动、未来可期。

正如大文豪高尔基所说:“只有心中有强烈的自我认同感与使命感的人,才能在任何时刻都积极地沉浸在生活中,并最终实现自己的意志。”


3.家长以身作则,促使“成就需要”转化为“真实成就”

教育学家尹建莉曾提到过一个观点:

“父母要让孩子做什么之前,自己首先要做到。别看孩子小,他们对大人的情绪和态度是最为敏感的。父母满不在乎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却要求孩子奋进向上,只能让孩子养成说一套做一套的习惯。”

《寄生虫》:哀莫大于“心穷”,养育孩子需了解“成就需要理论”

光创造“成就需要”还不够,只有“成就需要”转化为成就,才算是孩子的真正成功。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养成的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习惯,也必须要从父母那里习得。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陈禾在《教养智能》一书中,无不感慨地分享自己的育儿历程:“为了教好自己孩子数语英,我重学了数学课本、词汇量达到了雅思满分水平、各项体育活动都有涉及,也有了几千首的古文积累。”

而在她的悉心教导和榜样作用之下,孩子耳濡目染,执行力极强,六岁半时数学到了三年级程度,英语大概四千多的词汇量、中文六千字的词汇量,能自主查阅字典,会写字,也热爱学习和思考。

麦克利兰在研究中特地强调“严格的教育方式和培养”是有其理由的。这种严格,不单是家长对孩子严苛要求,更是家长对自己的严格自律和践行。这是一场家长和孩子要共同走过的漫长旅程,家长能做到平静对待、满怀斗志,则孩子的“成就需要”也定能实现。

04 结语

《寄生虫》的结尾,多颂和多慧受了惊吓、失去了爸爸,本就缺乏“成就需要”的他们将更加迷茫,在硕大的别墅中守着自己的财富碌碌终身;在冲突中脑部受损的基宇,只能在脑海中想象“要努力工作、买下那栋大房子”的计划,做着无法成真的白日梦。

《寄生虫》:哀莫大于“心穷”,养育孩子需了解“成就需要理论”

成功的家庭教育各有不同,失败的家庭教育却总是相似。《寄生虫》式家庭的“哀莫大于心穷”展现给观众的不仅是悲剧,而是必须改变的警醒。

活用“成就需要理论”,在孩子心中种下“成就需要”的种子,引导孩子呵护它、浇灌它,最终与孩子一起,将“成就需要”转变为触手可及的辉煌成就。在家长的精心引导下,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打破“穷富”的桎梏,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寄生虫》:哀莫大于“心穷”,养育孩子需了解“成就需要理论”

儿童成长,是父母与孩子在漫长的点滴中日积月累的互动、影响所形成的质变。当这个过程出现停滞和迂回时,不要将原因一味归结于自己无法改变的外界环境,更不需要将此当做旅程失败的终结。向内挖掘孩子和自我的内心,找到养育孩子最初的那点点悸动和向往的火光,再以此点亮孩子的内心,或许才是教育的终极意义。

“哀莫大于心穷,善莫大于心达”。只要内心充盈深刻,再平凡的家庭,亦能使孩子的未来熠熠生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