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犧牲一個女兒,為國家培植一個人才——上海灘聶氏家族婚嫁趣聞

曾國藩最小的女婿聶緝qī槼guī(1855-1911),字仲芳、仲方,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山縣(今衡陽市衡山縣)人,清末封疆大臣、洋務派代表人物。

  聶緝槼的父親名聶爾康,號亦峰,咸豐癸丑(1853年)翰林。

聶亦峰未做官時,原配夫人甘氏,但她很早就去世了。

後來,媒人送來了一位張家小姐的庚帖(生辰八字),聶亦峰看了覺得不滿意,就請二哥聶有湘把庚帖退還張家。然而聶有湘會算命,他看了之後覺得張小姐的八字實在太好,於是想出了一個計策。他把庚帖抄了一份,偷偷地夾在聶亦峰的一本書中。

隔了很久,聶亦峰翻書時無意中見到這張庚帖。按照當時的習俗,若對女方不合意,三天後必須把庚帖退還女家。聶亦峰誤以為沒有把庚帖退還張家,覺得十分過意不去,於是就到張家下聘禮,與張小姐定了親。

  張小姐極其能幹,不裹小腳,有男子氣概,嫁到聶家後,燒飯、縫紉、打掃等家務活樣樣自己動手。當時聶亦峰家境並不好,張氏夫人持家節儉,每日只買一文錢蔥、二文錢醬拌麵吃。

由於張氏夫人把家政搞得井井有條,所以聶亦峰得以毫無後顧之憂,一心一意地讀書。

  張氏夫人的確有“幫夫運”,嫁到聶家後有一天夜裡做夢,夢見報子向人報喜,報條上寫的是“聶泰四十名”。張氏夫人向丈夫說起這個夢,勸聶亦峰改名聶泰

第二年是大考之年,聶亦峰以聶泰的名字報考,果然中了第四十名進士,並欽點翰林。三年後散館,在廣東石城、新會、南海等地任知縣,每到一個地方必定把養廉俸銀捐出來辦地方公益,如辦牛痘局,設育嬰堂,疏浚城河,修橋築路,積穀備荒,獎勵節孝,嚴禁土娼,捐購義地埋葬無主棺骸,訪孥訟棍。凡地方應辦之事,無不盡力為之。

  聶亦峰有四個兒子、五個女兒,都是張氏夫人所出。

要犧牲一個女兒,為國家培植一個人才——上海灘聶氏家族婚嫁趣聞

聶緝槼

聶緝槼是第二個兒子,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聶緝槼準備到南京迎娶曾紀芬(當時曾國藩在兩江總督任上),當從廣東乘船抵達上海時,聽到了曾國藩逝世的消息。婚事自然要暫緩了,聶緝槼先到南京弔奠,然後返回廣東,沒想到回家僅三天,父親聶亦峰也病逝了,於是舉家遷回湖南。

聶緝槼與曾紀芬的婚禮是1875年農曆九月廿四日在長沙舉行的。

要犧牲一個女兒,為國家培植一個人才——上海灘聶氏家族婚嫁趣聞

曾紀芬半身照

 聶緝槼與曾紀芬連生四個兒子,老五聶其德是第一個女孩,所以特別寶貝。當聶其德到婚嫁年齡時,聶緝槼以浙江巡撫開缺,全家搬回湖南。

家裡常有人來說媒,但都以條件不合被聶緝槼回絕。俞大維的父母和姑母都是為聶其德說媒的熱心人。先是俞大維的父親俞明頤有一位朋友剛由外國回國,在陸軍部服務,既有前途,人品也好。俞明頤便來說媒,聶緝槼叫先拿張相片來看。不料看過之後,聶緝槼很不高興,便拒絕了,原來那人正守父孝,還沒到百日。但為了照相,就把鬍子剃了,聶緝槼認為他不知禮,因此不滿。

  俞大維的母親曾廣珊是聶其德的表姐(曾紀芬二哥曾紀鴻的女兒),因此聶其德常去俞家玩,俞大維的姑母見到聶其德,就想替自己的小叔張其鍠(字子武)說媒續絃(張其鍠前妻潘夫人於1908年八月逝世)。

張其鍠雖任芷江縣令,但家境並不好。曾廣珊拖了很久未敢來提親,沒想到最終鼓起勇氣來提親時,聶緝槼聽說是張其鍠大喜,立即同意了這門親事。

原來聶緝槼對張其鍠huáng早有印象,聶緝槼的一位朋友來和他談天,說“撫臺要我去檢閱全省軍隊。我發現只有三百人行,而且帶兵的芷江縣令張其鍠,還是個文人。這三百人全是年輕力壯,而且武技、槍法都好。”聶緝槼聽在心裡。

又一次,一個挑剃頭擔的來為聶緝槼理髮,說起他到過芷江,也曾替知縣理過發,張知縣真是個好官,常常更深夜半聽聞盜警,就親自起來率兵捉土匪。抓到之後若有傷人命的,立刻上站籠,絕不講人情。不到一年,芷江的土匪都逃到別處去了,有一次張知縣夜晚抓土匪太勞累,天明回到衙門,他就昏倒在地上。聶緝槼聽了自然更加讚許。

定親的消息傳出,親戚朋友,無不反對,紛紛向聶緝槼說張其鍠無實官實產,而一人要負擔三房的人口。但聶緝槼堅持不移,聲稱要犧牲一個女兒,為國家培植一個人才

1910年農曆正月十九日,聶其德和張其鍠結婚,張其鍠以考察新政為名,由芷江騎馬經旱路走了九天到長沙,就以曾國藩祠堂作為新房。

結婚前一晚,聶緝槼告誡女兒說:

“我嫁你到張家,不是去享福,而是去受苦的。他家三房廿幾口,都靠他一人維持,你不要得罪他家人,需要錢時儘管寫信給我,你替他減少家裡的負擔,讓他可以替國家多做些事。”

聶緝槼還私下向人說:“我這個女兒一定能替我做到。”

聶緝槼亦可謂“慧眼識快婿”。張其鍠是廣西桂林人,六歲開始讀書,過目成誦,九歲時的書法已受其父輩們的讚賞。他十九歲時入廣東廣雅書院深造(廣雅是清代著名學府,主持人均為當代大儒)。張其鍠二十歲時父親去世,家中一貧如洗,母親和弟弟要靠他一人負擔。他每日僅賴酸菜佐餐,常數月不知肉味。廣雅書院經常舉行考試,有一個為優勝者發獎金的制度。張其鍠更奮發用功,每每靠名列前茅獲得獎金來貼補家用。

要犧牲一個女兒,為國家培植一個人才——上海灘聶氏家族婚嫁趣聞

張其鍠

張其鍠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考中進士,先後任湖南零陵、芷江知縣,民國後任湖南後路巡防統領、湖南南武軍軍統、湖南軍事廳廳長、約法會議議員、廣西省長,討賊聯軍總司令部秘書長等職,1927年6月30日於鄂豫交界之構林關,行軍途中遭伏擊中流彈身亡,享年僅51歲。

張其鍠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傳奇人物。他去世後有人寫文章紀念他,標題是“文武全才張其鍠先生”,副標題是“由進士出身到陸軍上將”。

1918年三月,吳佩孚率軍南下,破長沙,下衡州,銳不可當。當時的湖南督軍譚延闓與張其鍠是同科進士,同出張百熙門下,私交甚好,於是函邀張其鍠由廣東赴永州。張其鍠趕到時,譚延闓正與諸將領開會,準備退往嶺南。張其鍠堅持不可,請求自己帶兵三百人堅守永州,同時在城外廣設疑兵虛張聲勢。北軍自入湘境,勢如破竹,沒想到在永州受阻,以為伏有重兵,於是停止前進,兩軍對峙了一個多月。張其鍠同時寫信給吳佩孚,反覆陳說利害,強調和平之重要。吳佩孚也久聞張其鍠的名聲,見信感服,於是邀請張其鍠去會談。張其鍠只帶了兩人前去,與吳佩孚一見如故,結為異姓兄弟。兩軍各自後退,湘西百姓得免兵禍,全靠張其鍠的功勞。和議既成,張其鍠將所帶之兵交還,隻身東下,離開之日列隊相送者達數萬人。

  聶緝槼共有四個女兒,五姐聶其德在1910年正月與張其鍠結婚時已經25歲了。過了一個月,十九歲的八妹聶其純也出嫁了。夫君卓宣謀是福建閩侯人,公公卓孝復當時任杭州知府,這件婚事的媒人則是俞大維的舅舅曾廣鍾。

卓宣謀是在二月份到長沙來就婚的,他們的二兒子卓還來後來成為受國人景仰與緬懷的抗日烈士,其事蹟可歌可泣。

同年十二月,年方十七歲的九妹聶其璞,也在長沙與瞿鴻禨的兒子瞿宣穎(字兌之)舉行婚禮。

聶緝槼的母親張太夫人一直關心孫女的婚事,凡有人來提親她都要打聽男方的家境。聶其德與張其鍠訂親時,張太夫人雖然知道張家不寬裕,但聽說張其鍠是進士出身,她極看重這一點,因此同意了這門親事。

現在張太夫人親眼見到了三個孫女在一年之內出嫁,她甚感欣慰,一件大心事終於放下了。在聶其璞結婚的一個月後,張太夫人就與世長辭了,享年八十三歲。

要犧牲一個女兒,為國家培植一個人才——上海灘聶氏家族婚嫁趣聞

 1934年(左右)崇德老人北遊,與聶其純、聶其璞等合影於北京

前排左起:卓貺來、瞿強立、瞿宣穎、聶其璞、(左五待定)、聶其純、卓宣謀、卓牟來、瞿昭旂

  後排左起:瞿恩寶、張心漪、張心澹、卓湘來、瞿超南

  關於聶其璞與瞿家訂親,幾份資料都記載“祖母張太夫人實主其事”。張太夫人一直想與瞿家聯姻。早在七年前,瞿鴻禨剛任軍機大臣不久,當時聶緝槼任安徽巡撫,張太夫人就想把聶其德嫁給瞿家,瞿家也曾派了一個人來相親。不巧的是,聶其德因病而腿腫得厲害,無法行走,要靠人背扶才能下樓來與相親的人見面。來人見此情況當然不會滿意,親事也就沒有結果了。

過了一段時期,瞿、聶兩家聯姻的事又被提起,這一次瞿家說定了曾紀芬的“滿女”聶其璞,男方瞿宣穎也是瞿家最小的兒子,文章、學問、書法、繪畫樣樣都好,除了自己著書立說外,連襟張其鍠的兩部著作《墨經通解》和《獨志堂叢稿》也都是由他編訂校印的。

在瞿、聶成婚的前不久,瞿鴻禨已開缺回到長沙,張太夫人為孫女的婚禮籌備還特地去瞿家探望瞿鴻禨,要求瞿家婚禮不可華靡。張太夫人從小生活在北方,見到能說北方話的瞿鴻禨甚感投緣,從婚禮的籌備談到社會的流弊,從風土人情談到早年在北方的生活經歷。瞿鴻禨對這次長談也留有深刻印象,不久張太夫人去世,瞿鴻禨特意為她撰寫了墓誌銘。

  三個姐姐出嫁時,最小的妹妹聶其璧尚且年幼,到了1923年五月,聶其璧23歲時在上海與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周仁先生結婚。

要犧牲一個女兒,為國家培植一個人才——上海灘聶氏家族婚嫁趣聞

曾國藩的外孫女聶其璧

當初介紹人本來要為周仁介紹聶緝槼二兒子聶其昌的長女聶光昭。聶光昭出生於1897年,比姑姑聶其璧還大四歲。周仁是讀書人,聽說聶家非常闊綽,害怕闊小姐講求虛榮,因此向介紹人婉言推辭了。

後來聶光昭另經人介紹與廣東番禺人曹銘先結婚了。曹銘先是留美工學碩士,當時在南陽公學(交通大學的前身)教書,與周仁為同事。周仁在曹家見到聶光昭,覺得聶家小姐樸實無華,又託人到聶家說媒。曾紀芬聽了聶其傑介紹的關於周仁的情況,覺得滿意,就說請周仁來家吃飯。聶其璧平時最聰明活潑,打扮最時髦,受的也是西方教育,與三個姐姐性格完全不同。她的膽子又大,騎馬開車無所不能。三十年代曾獨自一個人遊歷歐美,參觀好萊塢時與多名大明星合影。聶其璧為庶母章淑人所生,曾紀芬因她六歲即喪母,特別憐愛,她對曾紀芬也很孝順,如同親生的一樣。那天周仁來吃飯,聶其璧忽然一改平時的打扮,只穿一件白絨線衣和藍裙子,不施胭脂,周仁一見大為滿意,很快就約定婚嫁。因為是舉行西式婚禮,聶家請了宋美齡作女方儐相。在那張婚禮照片中,聶其璧的右手邊是宋美齡,站在周仁左手邊的就是曹銘先。

要犧牲一個女兒,為國家培植一個人才——上海灘聶氏家族婚嫁趣聞

聶其璧與周仁的婚禮--攝於1923年(後排右六為宋美齡)

 聶緝槼的女婿個個出眾,兒媳們也都賢惠溫雅,但要說到秀外慧中,蘭心蕙質,小兒子聶其焌的媳婦顏寶航可說是其中的佼佼者。

要犧牲一個女兒,為國家培植一個人才——上海灘聶氏家族婚嫁趣聞

聶其焌與顏寶航訂婚留念

 顏寶航是浙江藩司顏筱夏的長孫女,從小跟隨私塾老師,四書五經、吟詩作畫、針線刺繡,無不精曉。然而,當初顏家並沒有來聶家提親,而是周家為周大小姐提親。這位周大小姐是江南首富、大鹽商周扶九的孫女。周大小姐的母親和顏寶航的母親是親姐妹。當時已到二十年代,聶家也已比較新派,不再滿足八字庚帖,要求看到周大小姐的照片。事有天意,這位周大小姐竟然出於一時害羞,拖著表妹顏寶航一同合影。照片送到聶家,誰知聶家少爺一看,決心立定,指著照片上的顏小姐說:“要麼不娶,要娶就娶這位小姐!”一指定終身,從此就開始了一段美好的姻緣。顏寶航的外祖父梅啟照與聶亦峰同是咸豐年間的翰林,兩家原是世交,因此雙方家長對這樁婚姻也很滿意。顏寶航雖然是聶家最小的媳婦,但在待人接物上處處顯示出名家閨秀的風範。她恭敬婆婆,伺奉丈夫,善待下人,與妯娌和睦相處,深得崇德老人的喜愛。直到她在1999年以92歲的高齡仙逝,一直受到聶家各房小輩的敬重。

要犧牲一個女兒,為國家培植一個人才——上海灘聶氏家族婚嫁趣聞

崇德老人八十歲誕辰全家福照片

【附錄】 聶緝槼與曾紀芬的後代

兒子

長子:聶其賓(乳名全兒),光緒二年(1876)八月初七日出生,光緒十八年(1892)三月十一日病逝。

次子:聶其昌(乳名長兒),光緒五年(1879年)六月二十七日生,娶左宗棠長房孫女左元宜。

第三子:聶其傑(乳名祥兒),又名聶雲臺:光緒六年(1880)九月初五日生,娶廣東候補道肖氏的女兒。

第四子:聶其煒(乳名成兒),光緒九年(1883)七月二十四日生,光緒二十七年(1921)娶山西布政使二等子爵劉才鼎之女劉氏。

第五子:聶其焜,光緒十四年(1888)九月初八日出生,光緒三十三年(1907)二月娶四川鹽茶道、萍鄉黃承暄之女黃氏。

第六子:聶其賢,光緒十六年(1890)二月二十九日出生。,娶前浙江杭嘉湖道陳乃瀚之女陳氏。

第七子:曾氏(乳名平兒),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五月二十八日生,八月去世。

第八子:聶其煐,字慎餘,1897年十月初十日出生,1916年二月娶兩廣總督李翰章九小姐李敬萱(1897年出生,1992年去世),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抗戰前任廣州統稅局副局長。1972年去世。

女兒

長女:聶銀姑,光緒三年(1877)九月二十七日生,光緒五年(1879年)五月間去世。

次女:聶其德,光緒十一年(1885)正月初六日出生,宣統二年(1910)正月嫁廣西省長張其鍠,1972年在臺灣去世。

第三女:聶其純,光緒十七年(1891)四月初二日出生,宣統二年(1910)二月嫁嶽常澧道卓孝復兒子卓宣謀。

第四女:聶其璞,字叔瑜,1894年五月十一日出生,宣統二年(1910)十二月嫁瞿鴻禨子瞿宣穎。

孫子女

長孫:聶光堅,聶其昌子,光緒二十六年(1900)九月十三日生。

次孫:聶光堃,聶其傑子,光緒二十七年(1901)三月十二日生,

第三孫:聶光圻,聶其昌子,光緒二十八年(1902)二月十三日生。

第四孫:聶光墀,聶其昌生,光緒三十年(1904)九月初十生。

第五孫:聶光均,聶其煒生,光緒三十年(1904)十一月廿四日生。

孫子:聶光地,聶其焜子,光緒三十三年(1907)十一月十六日生。

孫子:聶光坻,聶其煒子,光緒三十四年(1908)六月二十六日生。

孫子:聶光堉,聶其焜生,宣統元年(1909)三月初五日生。

孫子:聶光堯,聶其賢子,宣統二年(1910)正月二十一日生。

孫子:聶光在,聶其賢子,宣統三年(1911)正月廿七日生。

孫子:聶光增,聶其焜子,宣統三年(1911)三月十七日生。

孫女

長孫女:聶光昭,聶其昌女,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生。

孫女:聶光曜,聶其煒女,光緒二十九年(1903)三月生。

孫女:聶光坤,聶其賢女,宣統元年(1909)閏二月二十四日生。

孫女:聶光琛,聶其焜女,民國元年(1912)六月十一日生。

孫女:聶光明聶其煒女,民國元年(1912)七月初五日生。

(參考資料:對《聶家花園 百年春秋》一文的補充 原刊載於《上海灘》雜誌 2001年 1月號 作者:瞿澤方 聶崇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