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長江時隔30年,再現天鵝,這背後離不開司法的守護

最近,瀘州的朋友們驚豔了,因為時隔30年,瀘州長江段再現了美麗的天鵝。

瀘州長江時隔30年,再現天鵝,這背後離不開司法的守護

首次用鏡頭捕捉到這群美麗天使的瀘州攝影愛好者榮忠遠說:去年長江實施禁漁以來,生態環境變好了很多。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來江面上活動的動物越來越多,比如白鷺、野鴨等.....“。這次天鵝的到訪,也說明了瀘州生態環境正在日益改善。而生態環境改善的背後,司法一直是默默的守護者。

瀘州長江時隔30年,再現天鵝,這背後離不開司法的守護

2019年3月29日,龍馬潭區法院在二道溪碼頭組織開展了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的增殖放流生態修復活動,旨在修復長江流域漁業生態環境。活動現場對3500餘斤50000餘尾魚苗進行增殖放流。

瀘州長江時隔30年,再現天鵝,這背後離不開司法的守護

2019年4月7日,龍馬潭區法院聯合區檢察院、區生態環保局發佈《關於涉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案件的工作機制》,機制內容共13條,包含聯席共享信息、組建環境資源專家庫、公益訴訟等多項創新內容,為進一步落實維護宜居生態環境、守護綠水青山提供機制保障。

瀘州長江時隔30年,再現天鵝,這背後離不開司法的守護


2019年4月11日,瀘州市龍馬潭區人民法院、瀘州市龍馬潭區人民檢察院共同出臺了《關於建立公益訴訟工作配合協作機制的意見(試行)》。該意見通過深入貫徹落實“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價值取向等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圍繞公益訴訟,就兩部門之間案件線索移送、信息共享、聯繫會議制度等進行了明確。形成了環境資源保護的最大司法合力。

瀘州長江時隔30年,再現天鵝,這背後離不開司法的守護

2019年判處涉環資類犯罪8 件13 人,公開宣判全市首例涉及漁業資源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瀘州長江時隔30年,再現天鵝,這背後離不開司法的守護

四川省境內天然水域禁漁期為3月1日至6月30日。瀘州坐擁長、沱兩江,水域寬闊、水資源豐富,尤其是長江水域國家保護野生魚類眾多。2018年3月,瀘州市成功創建為“全國首批41個水生態文明城市”。龍馬潭區法院將始終立足審判職能,切實維護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和生態安全,推動長江經濟帶的綠色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