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三宝之“大克鼎”:名门望族世代守护,国之重器再现华夏风采

一、

潘氏家族曾是苏州四大望族之一。前人潘世恩是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元老”。他的嫡孙潘祖荫是咸丰二年的探花,历任工部尚书、军机大臣。

潘祖荫日常喜爱研究金石。金石界的海内三宝,潘家就藏有二。这三宝,是清末发掘的大盂鼎、大克鼎和毛公鼎。

海内三宝之“大克鼎”:名门望族世代守护,国之重器再现华夏风采

左宗棠曾为谢恩,特地寻来大盂鼎赠给潘祖荫,感激他在咸丰帝面前力保自己。而大克鼎,是潘祖荫花了650两白银,从大学者柯劭态手里购得的。

可惜,收藏两宝不久,潘祖荫与夫人就双双离世。觊觎两宝的人开始蠢蠢欲动。

潘祖荫无子无女,只有个小40岁的幼弟潘祖年。潘祖年没了长兄的庇佑,只得把一众藏品,带回了苏州老家。他严格奉行祖上家训,藏品绝不示人。可是,当潘祖年离世时,家中已无男丁可掌管门户,只剩19岁的孙媳潘达于(原姓丁)。

海内三宝之“大克鼎”:名门望族世代守护,国之重器再现华夏风采

海内外惦记旷世宝鼎的人,络绎不绝。但是潘达于一诺千金,决心用尽一生守护宝鼎。

曾有外国人斥巨资外加一幢洋楼,希望换二宝,潘达于回绝“没有”。国民党当局,又以办展览为名,邀潘家以大鼎参展,以图霸占,潘达于也婉言拒绝了。

淞沪会战时期,苏州城遭日军空袭。潘达于本来已经离开避难,但仍放心不下,又折返回来重新密藏了宝物。果然,日军攻陷苏州后,便举着明晃晃的刺刀多次来到潘家,索要二宝。就连日军司令松井,也亲自查问藏品的情况。可是不论如何,潘达于就是一口咬定“没有”。

万幸,二宝在地下安然地躲过了动荡浩劫的年代。

直到1951年,潘达于目睹了新旧社会的大不同,决定将两宝捐献国家。如今,大克鼎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盂鼎珍藏在国博。两宝与海峡另一头的毛公鼎,遥遥相望。

海内三宝之“大克鼎”:名门望族世代守护,国之重器再现华夏风采

二、

被潘家视为传家之宝的大克鼎,是清朝光绪十六年出土的西周中期青铜器。

大克鼎造型庄严厚重。它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鼎口有一对大立耳,装饰有相对的龙纹。鼎的颈部,有三组对称的变形饕餮纹;腹部,环绕着一圈两方连续的波曲纹。三足的上部,还有兽首的形象。正是大克鼎,让我们见识了古代青铜工艺的巅峰。

海内三宝之“大克鼎”:名门望族世代守护,国之重器再现华夏风采

此外,大克鼎内的铭文也堪称金文之典范,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西周时期青铜器技术精湛,所以即使按墨书原本刻出模型再翻范铸造,仍然能体现书法的笔意。

鼎腹内,铸有铭文290字。铭文中的年号,可以准确确定西周时期的历史年代。而其中的内容,更是研究当时职官、礼仪和土地制度的珍贵史料。

三、

大克鼎的铭文中,记录着鼎主人的信息。首先,记录了鼎的主人克对祖父的怀念和颂扬,还有周孝王任命他担任膳夫之职、传达王命。然后,又记录了周孝王赏赐的礼服、田地和奴隶。

周王任命克作为宫廷的厨师长,负责宴饮和祭祀献食。不仅如此,克还有下传王命、上递民情的大权。克铸造鼎,正是为了歌颂周王的美德,同时祭祀自己的祖父。

大克鼎出土时,还有7个小克鼎。在西周时期,列鼎是有严格制度的: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可见,克虽然只是个厨师长,但是权利却很大。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周朝的“膳夫”和“宰夫”相同。而宰夫的职责,正是“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叙群吏之治,以待宾客之令、诸臣之复、万民之逆”。宰夫能帮天子治理朝廷,自然尊贵如诸侯了。

在《国家宝藏》第一季中,节目结合了周朝的“礼治天下”,讲述了一个关于膳夫克的小故事:

海内三宝之“大克鼎”:名门望族世代守护,国之重器再现华夏风采

由于周朝逐渐衰落,诸侯渐起谋反之心。克积极出谋划策,为周王出使雍侯国,以怀柔政策、祭肉之礼,打消了雍侯的谋反之心。从此,得到了周王的重用。

鼎,不仅造型大气尊贵,更是华夏正礼的代表。而大克鼎更是显示了主人不凡的胸襟。它亲自见证了西周文化,晚晴、北洋、民国的乱世。最终,在新中国作为国之重器,重现华夏光彩。

四、

如果不能经常逛博物馆一睹国宝风采,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留存几分古意。

海内三宝之“大克鼎”:名门望族世代守护,国之重器再现华夏风采

“你好历史”是《国家宝藏》的官方衍生周边。它将传世国宝和传世书香结合起来,把庄严厚重的大克鼎,用黄铜打造得薄如蝉翼。

金属书签上的青绿色,正显示着几千年的时光在大克鼎身上留下的痕迹。鼎口的大立耳、颈部的饕餮纹、腹部的曲波纹,以及三足上的兽首形象,与博物馆中矗立的大克鼎如出一辙。

海内三宝之“大克鼎”:名门望族世代守护,国之重器再现华夏风采

一根细细的金链,将大克鼎与青铜盖相连,一头夹在书中,一头垂在封面外。一如大克鼎的存在,正是中华之礼、中华之心的不断延续。

拿着这枚金属小书签,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此生无悔入华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