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神藥1一咖啡因

有趣的是

真正讓我們沉浸其中

​無法自拔的

卻是咖啡因迷人又可愛的“副作用”

揭秘神藥1一咖啡因

新開一個系列跟大夥聊聊生活中的各種“成癮”物質。

作為一名資深酒鬼,早就想把日常生活中各種成癮物質給大夥說“透”,會陸續更新完畢。

從咖啡因開始我們的第一篇吧。


01

咖啡因的好處


很多都市上班族都有每天喝咖啡的固定習慣。

我在廣州黃埔區科學城有一位朋友,每天早上9點到單位,他不午休,於是每天吃完午飯必定會去樓下的咖啡店點一杯美式咖啡(黑咖啡)提神,店員們都很熟悉他。

有一次我去找他,他讓我先去咖啡廳等他一會,店員見到我去前臺報他名字拿提前訂好的咖啡時一愣,說:”我還以為你是XX,XX怎麼變大了…..”

“提神”就是咖啡因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咖啡因是一種化合物,它能刺激人體中樞神經系統,通過將自身附著於大腦內的腺苷受體來實現目的。

腺苷分子可以在入睡前“減慢”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它們被咖啡因附著以後,會變得無法調節中樞神經系統,這樣一來,一些副作用就開始出現,這些“副作用”有:


1、疲勞感減少,讓我們感覺精力更充沛。

2、增加註意力和短期記憶力。

3、增強警覺性,縮短反應時間。

4、運動表現方面:提高力量和耐力、促進減肥、減輕疲勞和提升忍受疼痛能力(下文會展開說)

這些美妙的副作用是我們沉迷於咖啡因無法自拔的最大原因。

咖啡在公元前9世紀的非洲埃塞俄比亞就已經出現。

根據當地的傳說,一位叫卡爾迪(Kaldi)的本地牧羊少年無意在一次趕羊中發現,他養的山羊們吃了路邊灌木叢上的紅果子後變的異常興奮活潑,連羊群中的老山羊也像小山羊一樣跳躍奔跑不止。

好奇之下,卡爾迪也摘下一些果實吃下肚 ,結果自己也變得無比精神、興奮不已,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起來。


揭秘神藥1一咖啡因

咖啡樹


美國是全球目前第一大咖啡消費和進口國,90%的美國人每天至少會飲用一種含咖啡因的飲料。

他們日常的選擇有各種咖啡、能量飲料、茶、碳酸飲料及巧克力,這些食物中或多或少都含有咖啡因。

中國在過去的12年內咖啡的需求量暴漲了5倍。

大家從身邊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越來越多的咖啡店就能看出,我們也對喝咖啡這件事越來越熱衷。


02

咖啡因對健身的幫助


揭秘神藥1一咖啡因

除了前面說的提神、減少疲勞、反應變敏銳等優點外,咖啡因在運動方面、尤其是健身領域對我們的幫助也很大。

多項科學研究均支持,對於熱愛健身的人士來說,練前來一勺咖啡因含量在300mg左右的咖啡、氮泵(氮泵是有效補劑的最大原因就是高咖啡因含量)或功能性運動飲料,能有效提升運動狀態和表現。

咖啡因對於運動和健身幫助如下:


1、提升力量。

一次性攝入約300mg咖啡因會讓我們的神經系統激活更多肌肉纖維,這就是提高絕對力量的原因。


2、提高耐力。

咖啡因通過屏蔽各種受體的方式,提高人的多巴胺和腎上腺素水平,多巴胺會讓我們更興奮,腎上腺素則會讓我們動力更足,感覺有“使不完的勁”。

這些感覺能讓我們完成更多的訓練組數,尤其是在訓練的後半段,咖啡因能讓我們持續續航。

咖啡因還可以提升身體內一氧化氮的水平,一氧化氮能夠擴張血管,從而讓血流量增大,更多的血流量意味著更多的營養和氧氣,也意味著更好的肌肉耐力。

3、幫助減肥。

有研究指出訓練時體內有咖啡因存在時,脂肪會被更多的消耗用於為訓練提供能量。

與此同時,肌糖原消耗的比例會一定程度的減少,這為減肥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4、減少肌肉疼痛。

相關研究認為咖啡因的止疼能力甚至超過了一些止疼藥(在訓練中)。

我們都有這樣的實際經驗:很多訓練做到最後幾次的時候,肌肉酸脹疼痛的厲害。

在咖啡因的幫助下,我們能抗住這最後幾次的疼痛。

如果我們每組訓練都能完成本來因為疼痛做不了的那幾次,整個訓練的效果自然會提升。

但並不是攝入的咖啡因越多,狀態就越好,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明,運動時只需要攝入最多300mg咖啡因就足夠了,如果再進一步攝入更多的咖啡因,運動表現並沒有進一步的提升。

中低劑量使用咖啡因來提高運動表現是較為安全的,WADA(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已經將咖啡因移出了禁藥名單,但是全美體育大學協會(NCAA)依然規定咖啡因尿液濃度不得超過 15 µg/mL,有一些運動員在使用咖啡因的同時,還存在合併使用酒精及尼古丁等成癮物品的情況,這會使健康安全風險進一步加大。

以上結論仍需要考慮個體耐受程度的因素。

經常攝入較多咖啡因的朋友們可能需要稍微多一點,而很少使用咖啡因幫助訓練的朋友們可以適當減量。

我通常建議剛開始嘗試氮泵的朋友們從半勺開始,同時永遠不要超劑量服用。

咖啡因在人體內的吸收利用率非常高,生物利用度接近100%,各種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下肚以後,峰值通常出現在30-60分鐘左右。

所以30分鐘以後,“上頭”的感覺是最強烈的,這也是為什麼健身愛好者們喝氮泵或者咖啡通常選擇訓練前30分鐘左右。

我本人是到了健身房就先喝氮泵或者咖啡,熱完身(差不多半個小時)時候正好感覺“來勁了”。

然後就可以開始正式組的訓練了。

揭秘神藥1一咖啡因


03

咖啡因過量的壞處


揭秘神藥1一咖啡因


我們反覆提醒大夥“不要過量”的原因是,咖啡因過量會導致以下不良反應:

1、失眠。

失眠是不良反應中最常見的一種。

深夜時常常看見有人發朋友圈說:早知道就不喝那一杯咖啡/茶了。

個體對於咖啡因耐受程度區別很大。

很多朋友即使睡前喝一杯咖啡因含量很少的茶或者淡咖啡,也會睜眼到天亮。

人體大約經過4-6個小時可以代謝掉攝入量50%左右的咖啡因,如果不想影響睡眠,建議睡前4個小時不要攝入含咖啡因的食品。

保守一些看,提前6個小時更好。


2、心跳過速。

很多人喝完咖啡後會明顯有心悸、心慌、激動不安等感覺。

同樣的感覺也會出現在喝完含大量咖啡因的其他飲料如氮泵、濃茶後。

其他常見的副作用還包括偏頭疼、緊張、肌肉震顫等。

由於咖啡因的利尿作用,咖啡喝多了後頻頻去洗手間的情況也很常見。

個體對咖啡因的耐受區別很大,有少部分人甚至睡前喝濃咖啡後照樣呼呼大睡。

而另外一些人則是一點點微量的咖啡因攝入也會導致嚴重失眠。

這就是我們說的“個體差異”,同樣的情況在喝酒上也很常見。

有些人大半斤烈酒下肚面不改色,有些人一杯啤酒就會面紅耳赤。

值得慶幸的是,即使是對咖啡因耐受非常好的人,也不太容易超過每日安全劑量(也就是最小會對身體產生傷害的攝入量)。

目前主流認為安全的劑量是:每天的咖啡因攝入值小於400mg(毫克),也就是四杯普通咖啡左右。

咖啡因的單次致毒量在15mg(毫克)/Kg(每公斤體重)。

一位80kg的成年男人,一次喝下超過1200mg咖啡因就有中毒的危險,而一位50kg的女生一次喝下750mg咖啡因就會中毒。

咖啡因的致死劑量會再高很多,約為中毒劑量的十倍左右。

假設一個成年男人要刻意喝到致死劑量,他需要攝入12000mg(毫克)咖啡因,也就是12克。

換句話說,大概需要...嗯...連續喝下40杯超大杯美式(一杯超大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大約在300mg左右)。

我認為這是個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

目前有記載的最小的咖啡因中毒死亡病例攝入值為6500mg(6.5mg)。

而最命大的一位在攝入了24000mg(24克)咖啡因以後幸運的存活了下來,

個體差異讓這兩位的命運天壤之別。

雖然通過喝咖啡作死不太可能,但是過量攝入咖啡因導致的副作用絕對不能忽視。

以下人群則更為嚴格,建議不要碰咖啡:

1、孕婦。

咖啡因會給胎兒的新陳代謝系統帶來額外的負擔,同時可能會造成胎盤血流量減少,損害胎兒健康。

2、兒童。

孩子們各方面都不成熟,出於安全起見,我們一直建議,等成年了再喝咖啡更好。


04

是否需要完全戒掉咖啡因?


揭秘神藥1一咖啡因

雖然不算特別“重”的成癮物質,咖啡因仍然是有一定成癮性的。

能成癮的事物很多都會有“戒斷反應”。

比如很多人戒菸、戒酒以後會出現各種不舒服、難受的感覺。

戒斷反應最容易理解的一點,是無比渴盼重新開始成癮物質。

戒菸的人懷念點起一根菸的深沉。

戒酒的人留戀乾掉一杯酒的灑脫。

咖啡也不例外,我那位廣州黃埔區的朋友,反反覆覆戒過幾次咖啡,每次只要第一天開始戒就會出現頭疼、沒精神、犯困、情緒低落等情況。

只要沒有過量的攝入咖啡因,其實並不需要刻意戒掉這玩意,我也一直勸那位朋友每天喝一杯不用太緊張。

在所有可能導致精神和物質成癮的事物中,“適量”

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在中午十二點就已經開始喝你的第三杯咖啡,可能需要反省一下是不是喝的稍微多了點,應該開始減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