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怛羅斯之戰

公元751年,全盛時期的大唐帝國與同時期的另一世界性帝國——阿拉伯帝國,在怛羅斯這個地方完成了一場巔峰對決。遺憾的是大唐在這場戰鬥中敗北,並且四年以後著名的“安史之亂”爆發,而阿拉伯帝國則在這場戰鬥後國運昌隆,一直到公元12世紀末才衰落。

接下來“王庶文講壇”就為大家講解這場巔峰對決—怛羅斯之戰。

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怛羅斯之戰

世界格局

要釐清怛羅斯之戰的來龍去脈,我們很有必要對當時世界的格局進行了解。簡單來說,當時世界上有兩個超級大國,一個是大唐帝國,一個是阿拉伯帝國。大唐帝國主要的發展方向是從東到西,阿拉伯帝國剛好相反,他們是從西向東而來。

大唐的強盛我們已經很熟悉了,就不過多贅述,主要來看看阿拉伯帝國的發展。阿拉伯帝國是在羅馬與波斯的廢墟上建立起的國家,古代的重要文明區域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東亞的中國,第二個是中東的波斯,第三個就是歐洲的羅馬

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怛羅斯之戰

羅馬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興起,600年後到遭遇3世紀危機迅速衰落,先分裂為了東羅馬與西羅馬兩個帝國,不過西羅馬很快也就滅亡了,只剩下了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拜占庭帝國。

第二波斯帝國建立於公元226年,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波斯帝國與東羅馬帝國相鄰,從國家實力上來說兩國勢均力敵,難分伯仲,在長期的戰鬥中始終不分勝負,最後被阿拉伯人趁虛而入,漁翁得利。

阿拉伯人因為有拜占庭帝國的存在,他們繞道從北非一直打到了今天的西班牙一帶,算是曲線入侵歐洲。在東邊,阿拉伯人則在滅亡波斯以後,控制了印度洋的海上貿易,到公元8世紀阿拉伯帝國已經成為了跨越歐亞非的世界帝國,領土面積大約1300萬平方公里。

於此同時的唐帝國也一直在擴張,鼎盛時期面積超過了1600萬平方公里。唐帝國的軍事力量不亞於阿拉伯帝國,並且唐朝是從東往西發展,與阿拉伯的決戰在歷史中似乎是一種必然。

在這種東西方兩大帝國的逆橫向擴張中,很多小國與草原民族的生存空間遭到了積壓,最終這些國家都集中到了中亞地區,而當時的中亞也成為了國際關係中心,這裡風起雲湧,成為了東西兩大帝國的交流、衝突的最前線,而怛羅斯就位於這片區域之中。

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怛羅斯之戰

高仙芝

怛羅斯之戰的爆發與一位歷史名人大大相關,這個人就是唐朝名將高仙芝。高仙芝是高句麗人,唐太宗消滅高句麗後將大量的境外人口遷入內地,高仙芝一家從爺爺輩起就一直在大唐生活。

高仙芝有著很強的軍事能力,他的父親最高成就也只是唐帝國中一名普通的中級將領,而高仙芝則年紀輕輕就被任命為安西副都護,相當於軍區副司令。高仙芝非常清楚大唐主要敵人是誰,無非有兩支,一支是吐蕃,一支是表面臣服的西域諸國。

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怛羅斯之戰

在當時的國際局勢下西域小國經常與吐蕃聯合,想要顛覆唐帝國的實際控制權。高仙芝清晰的知道西域小國之所以有這類想法,完全是仗著強大的吐蕃,於是他屢次出兵給予吐蕃重創,甚至生擒了吐蕃公主。

憑藉著出色的戰功和戰略眼光,公元748年高仙芝直接轉正,成為了安西節度使,負責管理、統轄天山南北和鹹海以東的地區

。高仙芝上任後見吐蕃已經被打服了,於是準備出兵中亞給予西域諸國軍事威懾,沒想到這直接引發了怛羅斯之戰

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怛羅斯之戰

怛羅斯之戰

公元749年高仙芝出兵征討西域古國石國,石國與中原的關係一直是忽冷忽熱,時而依附,時而叛逃,其國長期佔領西域交通要塞,是唐帝國通往印度的必經之路,此時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滲入,石國內部分為了兩派一派是親唐的,這一派接受唐朝的一切冊封與賞賜,另外一派則是反唐的。

反唐這一派則周遊在中亞諸國之間,建立反唐聯盟,不斷地騷擾和攻擊周邊與唐朝親近的國家。高仙芝作為安西節度使,有責任負責西域諸國的安全,於是他親自征討石國,試圖一舉成功。

石國被攻滅後,高仙芝一改以往對付西域諸國的懷柔作風,強硬的殺掉了石國所有俘虜,直接佔領城市,將石國納入了大唐版圖。高仙芝這樣的做法並沒有起到正面作用,而是讓其他依附唐帝國的中亞小國產生了恐懼。

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怛羅斯之戰

於是他們在石國遺孤的說服下,建立起了新的反唐聯盟。這個聯盟比之前的略微強大,不過依舊不是大唐的對手,他們不得不向阿拉伯帝國求助。此時的阿拉伯帝國正是如日中天,也很渴望能夠到中亞地區建功立業。

阿拉伯帝國馬上派出軍隊進兵西域,而此時的唐帝國則根本不把阿拉伯帝國放在眼裡,認為他們不過是烏合之眾,於是唐玄宗只是給了高仙芝3萬人馬,要求他力克阿拉伯,爭奪中亞的最高統治權,兩軍在怛羅斯這個地方遭遇,並且展開了大戰。

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怛羅斯之戰

這場戰鬥大唐之所以失敗,完全就在於唐帝國沒有準確的認識。阿拉伯帝國出兵10萬,大唐只有3萬人,在自己勢力範圍內的安撫工作也很不到位,在戰鬥中葛邏祿部臨陣倒戈,讓高仙芝措手不及。

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高仙芝憑藉著自身的軍事能力,一度取得一些優勢,不過隨著葛邏祿部的叛變,高仙芝不得不被多面夾擊,最終戰敗。這場戰鬥的持續時間不長,阿拉伯帝國在戰勝大唐帝國後,也並沒有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強化滲透中亞諸國的勢力。

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怛羅斯之戰

怛羅斯之戰的影響

其實我一直認為,我們長期的一個觀點是錯誤的—“安史之亂是大唐的轉折點”,其實不然,大唐真正的衰敗應該從怛羅斯之戰開始,這場戰鬥對大唐的影響極其深遠,他直接改變了大唐的國運。

首先,怛羅斯之戰大唐在西域的聲望跌到谷底,出兵3萬,戰死了15000人,高仙芝也因為戰敗被撤換,對於吐蕃的壓制大大減小,吐蕃面對這樣的局面開始了新一輪的西域控制權爭奪,大唐後來甚至直接喪失了對西域的控制和影響力;

第二、這是一個強有力的信號,讓很多別有用心的人看到了大唐軍事衰落的可能,而這個人就是安祿山,僅僅過了4年,著名的安史之亂爆發,大唐帝國化作一片焦土,再也無法重整雄風,而高仙芝也在平叛“安史之亂”中被誣陷致死。

相對於唐帝國,阿拉伯帝國則在這一場戰鬥中獲取了一部分西域控制權,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並且成為了吐蕃與西域諸國背後的核心推手,他們的國運蒸蒸日上。

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怛羅斯之戰

怛羅斯之戰在正統的歷史學中並不太受到重視,一方面是因為這場戰鬥規模不大,另外一方面則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大唐居然敗給了阿拉伯帝國,很多人從情感上接受不了。不過很多歷史事件,表面上看起來無足輕重,其實質卻蘊含了後世之事的機緣。

怛羅斯之戰就是如此,我們只有瞭解了這場規模不大的戰鬥,才能夠真正看清楚唐朝由極盛迅速轉衰的時代變化。

如果沒有怛羅斯之戰,西域的控制權不會丟失,控制權不丟失那麼“安史之亂”時期吐蕃也無法趁虛而入。

又或者沒有怛羅斯之戰,“安史之亂”根本不會爆發,因為大唐始終保持的軍事強勢不會迅速跌落,更不會讓別有用心的人看透其中奧妙。

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怛羅斯之戰


好了,關於“巔峰對決—大唐與阿拉伯帝國的怛羅斯之戰”的內容就到此結束吧。今天的內容您只需記住兩點:第一、怛羅斯之戰是當時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戰爭,最終以大唐的失敗而告終;

第二、怛羅斯之戰對大唐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可以說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就是這次戰鬥。

謝謝賞閱,您的關注是對“王庶文講壇”最大的鼓勵。“王庶文講壇”致力於中西方文化、歷史、美文、詩詞創作,謝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