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选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听听“过来人”家长怎么说


随着学校种类的增加,让孩子读公办、私立、国际学校还是出国留学,成为家长们很关心的事情。因为这不仅是选择学校,更重要的是决定未来孩子要学习的方向:国内课程还是国际课程。


孩子教育选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听听“过来人”家长怎么说


之前主要靠家长的“一厢情愿”来决定孩子的学习方向,这就很容易造成出现孩子学习不适应的现象:不仅能耽误孩子的学习进度,而且还会打击到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因此,与其纠结体制内教学还是国际教学,不妨来听听“过来人”家长的想法。


1号家长


选择国际课程不是帮孩子逃避压力


有些家长朋友会有种误解:觉得跟国内课程相比,国际课程会轻松些。事实上,国际课程的压力一点不比国内小


家长建议


国际课程对孩子的综合能力要求更严格,孩子除了要爱学习自己还要会学习。因此孩子在学习国际课程之前,先让孩子拥有国际学校的学习能力是最主要的:


1. 基础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和老师进行英语沟通;

2. 在进入国际学校前,建议家长让孩子预先体验一下英语课堂的氛围,比如:阅读课、科学课、地理课……不仅能够让孩子掌握一些基础的课程知识,还能习惯英语课堂的授课方式。


孩子教育选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听听“过来人”家长怎么说


2号家长


首先,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

其次,提前接触国际课程的学习


我家孩子是初二的时候从国内初中转入国际学校。


做出这个决定不是临时起意。虽然孩子从小学到初一都是在公办学校,但是我一直注重孩子的英语能力的培养,到了六年级开始有计划的让孩子接触国际课程的基础学习。等孩子的英语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表现不错的时候,跟他说了去国际学校读书的想法,孩子也习惯了平时的英文学习,所以很愉快的答应了。


孩子教育选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听听“过来人”家长怎么说


家长建议


“超前学英语”一直是我坚持的做法。因为公立学校的英语课程并不能够满足孩子去国际学校读书的需求。因此,我会额外让孩子参加英语课,培养他听说读写的能力。


让孩子提前接触基础国际课程,我是考虑到孩子之前没有接触过全英文授课。以往熟悉的知识换成英文来讲,对孩子来说也是需要重新来适应。因此,孩子在公立学校读书时我就加入了基础国际课程的学习内容。等孩子进入国际学校后,他已经对全英文的课堂环境很熟悉了,也能跟上老师的授课内容。


3号家长


送低龄孩子出国留学

家长一定要提前规划


如果有以后孩子出国读书的打算,家长们一定要提前规划,特别是初高中就想送孩子留学的家庭


虽然现在国外的不少学校会开设预科班,但是对于语言不通、学习能力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低龄孩子来说,独自去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风险是不小的。搞不好会哭闹着要求回国,留学计划无奈报废。


家长建议


孩子在去英国读中学前,除了培养她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和外语基础我们还让孩子提前了解国外的课程,起码让她知道以后在学校里会学到什么、国外是怎样上课、如何跟外国老师交谈……


如果不提前让孩子适应课堂环境,很容易出现语言不通+不习惯课程内容,让不少孩子的“过渡期”非常难熬,甚至会打击孩子以后在学习中的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

我建议家长帮孩子把“适应阶段”提前到国内


4号家长


从公立教育转国际教育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提前适应


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按部就班的在体制内学校上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升到小学六年级后,她开始对老师布置的默写、刷题的要求变得比较“有意见”。因此,学习成绩变得有些不稳定。


这时候朋友建议让孩子转去国际学校。说实话,我担心孩子之前没有接触过国际课程,突然从体制内课程换到一种全新的授课模式,如果跟不上的话,难道再转回体制内吗?出于这种考虑,我决定先让孩子适应一下,让她开始

尝试学习国际课程的内容


孩子教育选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听听“过来人”家长怎么说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我发现孩子越来越对国际课程感兴趣,而且主动问我可不可以多学一段时间。看到这种情况,我就跟她说了初中转去国际学校上课的想法,孩子立刻答应了。


家长建议


如果你的孩子面临着公立学校转国际学校的情况,那我建议最好让孩子提前适应国际课程


因为不少国际学校会根据孩子的英文能力分班,最开始也是需要有英文课堂适应阶段。那么我觉得不如提前让孩子熟悉国际课程的授课模式,转入国际学校后之前的课程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尽快跟上正式的课程,让孩子很快的适应了国际学校的授课方式。


另外,提前接触国际课程的辅导,还能在日常与老师的沟通中锻炼孩子的英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以后国际学校的面试表现也会有帮助。


孩子教育选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听听“过来人”家长怎么说


看了以上四位家长的建议,其实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内教育还是国际教育都只是一个选项而已,最重要的还是孩子是否具备了英语运用能力以及做好准备去适应不同的教学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