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依戀關係影響孩子一生,建立安全依戀關係,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父母們在撫養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孩子態度轉變而感到奇怪和疑惑:為什麼孩子突然就不粘著自己了,甚至與自己的溝通越來越少了。

小的時候孩子總是喜歡跟在自己身邊,在送孩子到幼兒園準備離開時,孩子又哭又喊;但是等到孩子長大後,回家家反而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自己想與孩子攀談幾句卻只是面對孩子冷漠的臉。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這和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們的態度反應有關,孩子早期對父母的依戀關係也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要想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家長們需要了解並引導。

0-3歲是孩子依戀關係建立的關鍵

作為新時代的父母,我們會比老一輩更注重孩子的健康和成長,這裡的健康不止是身體上的,更是心靈、社交、學習、智商上的健康。

世界著名早期教育專家、哈佛大學"哈佛學前項目"總負責人 Burton L. While (伯頓·L·懷特) 在他的著作裡提到:

"在大多數情況下,幫助一個孩子發展較高的智力水平和語言能力相對是非常簡單的;但是要幫助一個孩子在社會交往方面得到良好發展,併成為一個生活愉快的孩子,卻要困難許多。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是其他能力發展的基石。

"

孩子的成長,特別是孩子在0-12歲的階段,家庭是否幸福能影響孩子人格的形成。

早期依戀關係影響孩子一生,建立安全依戀關係,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兒童心理學家Burton L. While (伯頓·L·懷特)博士,他研究了38年美國兒童的早期發展,得到了一手經過驗證的結論:

"沒有任何問題,比人的素質問題更加重要,一個孩子出生後頭3年的經歷對於其基本人格的形成有著無可替代的影響。"

在伯頓·L·懷特博士看來,孩子的早期(0-3歲)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同時提到,孩子的父母對於祖父母和任何人都能更好的滿足孩子的需求。

李玫瑾教授在很多演講場合都不停強調人格培養的重要性,她提出在孩子的嬰兒時期就要著手"依戀關係"。

人在生命早期出現的,具有人性的心理反應的首先是情感表現之一,即依戀現象

早期依戀關係影響孩子一生,建立安全依戀關係,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比如寶寶在半歲左右時會有明顯的依戀表現:不願意媽媽離開自己,父母一走就出現負面情緒,哭鬧、大叫、焦慮等等;而如果滿足依戀關係,孩子就會表現安靜、快樂的情緒。

一旦喪失了撫養過程和依戀關係,父母們就很難支配和管理孩子,從而沒法讓孩子接受教育和觀念。

沒有形成依戀關係的孩子,他們會有終身的社會情感缺陷,以至於在成年後會對他人冷漠、殘忍等。

三種親子依戀類型,和母親的反應有關

當然,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常常會發現有些孩子會很粘著父母,有些孩子則很少和父母有依戀行為。

其實孩子的依戀類型都是慢慢形成的,而這和母親的反應有很大關係。

比如當孩子處在離別情景中,他們的情緒反應會有很大不同:

1.安全型依戀

在和父母分開的那一刻很難過,但能很快恢復情緒,並且當父母再回來時會很開心,比如抱抱或親親父母,並且能夠快樂平靜地繼續玩耍。

早期依戀關係影響孩子一生,建立安全依戀關係,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母親反應:

母親能夠敏感地感受到孩子的情緒和心理變化,以及需求的起伏,然後能給予適當的愛和呵護,孩子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戀。

·特點:

安全型依戀容易讓孩子形成積極的心理情緒,且更富有好奇心,在社會交際上也會更受歡迎。

2.迴避型依戀

媽媽在離開時,孩子會表現得很傷心,繼續玩自己的,而媽媽回來的時候也不會要求父母更多的關注和愛,對父母和其他人都比較冷漠。

·母親反應:

母親對孩子接納程度低,比如孩子哭鬧,母親覺得不能接受;孩子出去玩母親也不同意,孩子就會形成不安全依戀。

·特點:

孩子對人、事、物都相對冷漠,容易形成孤僻、暴躁的性格,也容易出現反社會行為。

早期依戀關係影響孩子一生,建立安全依戀關係,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3.矛盾型依戀

在媽媽離開時他們會哭鬧大叫,但是媽媽回來時,他們雖然想要親近媽媽,但是卻又迴避愛和關注,處於矛盾中。

·媽媽反應:

母親對孩子過度干涉,比如包辦孩子的生活,同樣會讓孩子形成不安全的依戀。

·特點:

孩子容易形成膽小怯懦的性格,而且對待生活沒法自理,對人生目標也不明確。

李玫瑾教授十分強調早期給孩子的情感培養,我也同意在孩子早期建立安全型依戀有利於孩子各方面的健康發展,對孩子的一生都是受益匪淺的。

建立早期安全依戀關係,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在嬰兒時期與父母的安全依戀關係的形成和發展還需要父母能夠有意識、有目的,科學地與孩子相處。

1.注意在"母性敏感期"的接觸

寶寶在剛出生的第一個小時內,母親就處於"母性敏感期"。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沒有意識,這期間孩子正處於清醒的狀態,而這時候就是建立母親和孩子"互相需要"的關鍵。

孩子的哭就是一個信號,是想要引起母親的擁抱、餵奶或者親吻,而母親也會自然而然地安撫孩子,這就是親子之間建立依戀關係的第一步。

2.與孩子保持頻繁的身體接觸

身體接觸可以緩解孩子的緊張、恐懼、害怕、不安全的心理,同時也有利於緩解孩子身體的不適,更重要的是——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同樣,我們在撫養過程中經常性的擁抱、親吻都是一種愛的表達。

早期依戀關係影響孩子一生,建立安全依戀關係,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3.及時反饋孩子發出的信號

嬰兒時期的孩子語言系統發育不成熟,孩子可能通過哭鬧、揮打的行為來表達他們的各種需要,這時候父母就要敏感地探知孩子發出的信號,並作出及時、恰當的反映。

比如孩子哭鬧,我們就要判斷孩子是因為要餵奶,還是因為尿布溼了不舒服,還是其他原因。

4.儘量避免與孩子長期分離

現在的父母很多都是需要在外工作,就將孩子交給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來撫養,但是長期的分離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分離焦慮"。

更嚴重的是,隨著時間的延長,孩子的依戀關係沒有得到適時的維護和補充,孩子會逐漸淡化對父母的依戀,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之間就會處於感情淡薄的狀態。

嬰兒的6-8個月時是孩子依戀關係的需求期,錯過這個時期,親子之間的依戀關係就很難再建立了,或者說建立起來會比較困難。

早期依戀關係影響孩子一生,建立安全依戀關係,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說了這麼多,其實很多家長可能看不出自家孩子處於那種依戀關係,如果我們多多觀察與孩子的"離別"場景,或許就可以大致判斷孩子對父母的依戀關係是安全還是不安全的。

當然,父母科學引導孩子安全型依戀還是需要趁早,俗話說,"三歲定終生"是有科學依據和原理的,這也給了廣大父母們警示:

在孩子最易培養的嬰兒時期就積極投入和關注,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這樣不僅能拉近親子關係,更能讓孩子身心發展更加健康。

我是奶瓶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