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转世:善恶皆由选择


哪吒之魔童转世:善恶皆由选择


最先知道哪吒,是因为看了电影《哪吒闹海》,后来《西游记》和《封神榜》中都有关于哪吒的故事,所以哪吒在心中算是个印象比较深刻的虚拟人物。

《哪吒闹海》取自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神话故事。在故事中,哪吒天真烂漫、不畏强权,这些特征给心中哪吒的形象奠定了最初的基调。

虽然后来《西游记》《封神榜》中哪吒的形象有所变化,但是心中哪吒的形象并没有太多变化,基本上维持着《哪吒闹海》里哪吒的样子。

在我心中,哪吒一直是个懵懂可爱的小孩子,不循常理,嫉恶如仇,敢作敢当,敢于挑战权威。、

至今记得《哪吒闹海》里,哪吒“一人做事一人当,要命一条干干脆”。

看了新版的哪吒,即《哪吒之魔童转世》之后,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过去关于哪吒的印象就是哪吒本身吗?是不是也是一种成见?

虽然,一代代我们关于哪吒的印象,都是传统留下的那个样子,可是这个样子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哪吒呢?

当然不是,纵使哪吒的样子是传统留下的、深深烙在我们心底,但我们对于哪吒的一切认识都是一种成见。

这部电影对哪吒出生、形象和故事进行了颠覆。事实上,在没有看到这部电影之前,我对这些颠覆是非常不舒服的。心里想,哪吒怎么能变成那个样子呢?传统神话传说里的经典形象怎么能说变就变呢?

想想之所以有这种不舒服,就是因为这部电影对于记忆中过去哪吒的样子进行了颠覆,颠覆了我们对于哪吒样子的记忆的确定性,让我们不安。纵然,我们对于哪吒样子的记忆是一种偏见,我们也会对其带来的“冒犯”感到不安。

不过,这种不安,不会持久。进入影院的大部分人,会重新接受这个不一样的哪吒,我们过去的成见,也会慢慢软化。

世界上,没有真理,所有的真理都是成见,只是现在还没到被打破的时候。而这部电影将会打破我们对于哪吒的成见,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这部电影里的哪吒是对过去的超越,幸而,这次超越是成功的。

这部电影是对过去哪吒出生、故事的打破,是对传统哪吒形象的打破,是对我们心中成见的打破。

不止如此,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哪吒,也是对于自己身世的打破。

这部电影里,哪吒是魔珠转世。他一出生,我们就可以看的出,他很顽劣,一副魔童该有的样子。哪吒天生是魔珠出身,他的出场就是魔的模样。

他出生时,一众围观的群众。看过哪吒刚出生时画面的人,可以想象其心中的恐惧,以致当众要求李靖杀掉自己的孩子。

哪吒是一个魔童,这是他的宿命。而与哪吒相对的是龙王的第三个儿子敖丙,敖丙是灵珠的转世,他的出场就带着光环——人俊心善功夫好。

不论出场,还是后面几个故事片段,都可以看出,敖丙真心天性敦厚善良。

即使不看前面所有的交代,单从哪吒和敖丙的出场来看,就可以一下知道谁是魔珠转世,谁是灵珠转世。

在没有看电影之前,对电影的内容知道不多,只知道哪吒是魔童转世。事实上,就像前面说的,对哪吒这一新的形象,心里是不舒服的。

哪怕是在看电影最初的部分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担忧,担心剧情如何展开,疑惑导演如何将最初对于哪吒形象的塑造圆回来。

哪吒魔珠转世,天性顽劣;敖丙灵珠转世,天性敦厚。不论从两人的出场表现,还是从电影前半阶段的剧情来看,如果任凭两人的形象继续这么发展,剧情很难展开。

好人,一直好着;坏人,一直坏着,这个剧情必定无法继续下去,而只有发生转折,剧情才可以开展。

在观影的前半阶段,也一直在想着找这个关键点。直到电影中两个细节的出现,心想终于看到转折线索。

这两个线索分别是:一是哪吒相信了爸爸的话,相信自己父亲说自己是灵珠转世的话;另一个细节就是,敖丙背负上龙族转运的家族使命。

看到这两个线索后,也就知道故事如何开展了。

也正是这两个线索的出现,最初需要通过一些戏谑片段支撑的电影,转移到另一个更有支撑力的主题上——我命由我不由天。

电影中,哪吒是魔珠转世,敖丙是灵珠转世;哪吒需要与天生宿命抗争,敖丙需要与后天宿命抗争。从他们各自获悉到自己的宿命的一刻起,他们就要开始自己的抗争之路。

与自己的命运做抗争,是哪吒和敖丙两个人的共同使命。这个使命就是,敢于打破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由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如果说我们外在会面临很多强权,有时候强权压得让人透不过气,不得不向强权低头;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宿命,是一种更大的强权。

面对强权我们有时候还能抗争,可是面对宿命,我们却更多地选择遵从,而这部《哪吒之魔童转世》讲的就是敢于打破强权的。

事实上,电影《哪吒闹海》讲的也是哪吒不畏强权的故事。面对龙王三太子,哪吒没有忌惮他是龙王太子的身份,而是“我抽你的筋,看你还害人不?”

在面临自己父亲时,哪吒也是勇敢的,也是不会屈服的,并且比其父亲更有担当的精神。

不过,在面对父亲的强权是,哪吒选择了逃避。他提起利剑架在自己脖子上,然后七岁的哪吒承担了一切,“爹爹,你的骨肉我还你,不连累你”。

对于一个只有七岁的孩子,他说出这句话时,看得让人心疼,也让人热血。

我想,很多人在面临那个情景时,都会愿意就此了之。来自身边最亲的人的压力,看到最亲的人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里一定是窒息的,也是无望的和没有留恋的。

想比于哪吒的父亲,哪吒有承担多了。面对外部的强权,面对外部的压力,李靖将这些压力全部传递给只有七岁的哪吒,一点没有自己要承担的意思。

最后,哪吒的死亡,就是宣誓对抗强权的失败。纵然,哪吒成功给了龙王以教训,但是整个过程之中,却仅有一己之力,最终也没有唤醒更多人对强权的抗争。

哪吒没有成功对抗自己父亲的对自己施加的强权,选择了自杀;李靖没有成功对抗外在对自己施加的强权,而是将这些压力全部转移给哪吒,结果逼死了自己的孩子。

《哪吒之魔童转世》,也讲述了对坑强权的故事。不过这部电影中讲的是另一种强权,即命运安排的强权。

哪吒的出世,本就是一种魔的样子。后来,哪吒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排挤,这更一步激发了他的天生的魔性。

哪吒要与自己魔珠转世这一命运抗争,在这一条路上,他的盟友太少太少,几乎没有同行者。

而能够称得上同行者的,只有他的父母、师傅,以及后来的那个小妹妹和敖丙,而其他所有的人,几乎都是他对抗自己命运的对立面。

看着那些普罗大众的态度,试想即使不是魔珠转世,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走上魔路都难,况且哪吒天生就带魔性。

可以说,哪吒对坑自己天生命运的道路并不平坦,并且在几个瞬间,差点前功尽弃。

如小哪吒跑出来,偶遇小妹妹要跟他踢毽子,可是哪吒刚要去玩,却被众人排挤;生日前夕,申公豹将自己的身世和命运全盘托出……

对坑强权的并不只有哪吒,事实上敖丙也需要对坑强权。同样,这个强权也是自己的命运。

如果说哪吒对坑的是自己天生的命运——魔珠转世,祛除自己身上的魔气;那么可以说敖丙对坑的是自己后天的命运——附加于身上复兴龙族的家族使命。

敖丙是灵珠转世,天性是善良,如果敖丙出生在李靖家,可以想象敖丙会成就怎样的人生。

可是,灵珠却转世在龙族,而龙族这个族群充满怨念,一直想要复兴龙族。所以敖丙的出生,是龙族的希望。

纵使敖丙是灵珠转世,可以想象,一个出生在这种环境下的人,怎么能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敖丙从小就被灌输复兴龙族的重任,后来在海边遇见哪吒,并觉得哪吒不是个魔,可是他的环境、他的使命,不容许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要放弃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敖丙复兴龙族的重任,与其说是自己的家族责任,不如说是敖丙的宿命。敖丙要想获得自己的人生,就必须对坑这个命运,这样才能找到自己。

两个人,不同的身世,不同的成长环境,道路却殊途同归——对抗命运,找到自己。

在这条对抗的路上,两个人都有反复。哪吒在看到周围环境如何看待自己、对待自己的样子后,有自暴自弃;哪吒在知道自己身世和命运之后,离家出走……

敖丙在周围环境的一次次驯化下,逐渐放弃自我的思考;后来,在复兴龙族命运、承担家族使命的压力下,决心淹掉整个陈塘关……

不过,虽然命运的压力巨大无比,两人都没有选择听从命运的摆布,而是选择了抗争。

离家出走的哪吒踏着风火轮归来,解救了整个陈塘关;放弃复兴龙族的家族使命的敖丙冲向了正在天雷中的哪吒,并与哪吒一起对抗天雷。

这个时候,不论结果如何,两人都实现了对于自己命运的抗争。哪吒顺利实现了对于自己天生命运的超越,敖丙顺利实现了对于自己后天命运的超越。

先天很重要,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天性;后天也很重要,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起步,但是更为重要还是自我的选择。

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也是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决定者。由此来看,某种程度上,善恶也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有人是坏人,有人是好人,天生没有好坏之分,而有的时候可以分出好人,有的时候可以分出坏人,就是因为选择的不同。

这种选择至关重要。虽然看起来做好人、做坏人,很容易,只要自我进行选择就行。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当进行选择的时候,总是会附带太多东西。

这些东西代指各种利益,比如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具体包括金钱、权力、名声等。

假设每个人都想做好人,结果也不一定是每个人都选择做好人,因为选择起来非常难,有太多利益影响人们的选择。

这些看似利益的东西,实际上也是一种枷锁,一种广义上的枷锁。一个人要做出自主的选择,就要祛除这些枷锁,真正找到自己。

十一

自由的失去有很多种方式,一种是被限制身体的自由,比如哪吒被限制于房子中,再比如坐牢的人,这些都限制了身体的自由。

还有一种是限制思想的自由,比如言论不自由,比如洗脑,比如纳粹时期和封建时期的思想钳制。

上述两种限制一种是容易觉察的,如身体自由限制;另外一种是一种不易觉察的,如思想自由限制。

当然,还有一种更为隐蔽的限制自由,比如电影中的敖丙,看似敖丙拥有自由,可是他的思想和行动却被他的父亲和师傅束缚了,并且是一种无声无息的束缚,被束缚在他要承担复兴龙族的使命中,这是一种隐蔽的控制,让人失去了自己。

此外,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束缚,比如金钱、权力、舆论、名声、“责任”、情面等给予一个人的束缚。

当然,有人把追求金钱、权力、名声当作一种欲望,但是不管使用什么样的叫法,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一种束缚。

因为这些束缚的存在,我们所有的思考都逃不出这些东西绕成的圆圈,很多所谓的思考和行动都是在里面绕圈圈,根本不是基于“我是谁”“我是我”这种主体性的思考,这些东西是对每个人主体性思考的一种钳制。

正是因为这些束缚的存在,不同人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结果导致,我们成为善恶之人。

十二

卢梭说:“我们生而自由,而又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

这些枷锁有很多,但总体来说,无非两种,一种是先天的出生,一种是后天的环境。

先天的出生,决定了我们出生时是健全,是残疾;是男人,是女人;是贫穷,是富裕……

后天的环境,决定我们成长时是开心的,是压抑的;是健康的,是病态的;是有爱的,是冰冷的;是充满欲望的,是平静淡泊的……

这种先天和后天的条件,会对每个人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有时候还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甚至是决定了大部分人的一生。

如果我们的先天的出生和后天的环境都是非常好的,那么我们是充满运气的,可以很顺利地度过这一生。

可是,有几人敢说自己的先天和后天的条件是最优的呢?如果先天和后天的条件不好,我们是否就认命呢?如果放在电影中,就是哪吒和敖丙分别接受自己的命运。

不得不说,认命是最轻松的,也是最具诱惑的,并且是最好的托词。无论我们怎么说,我们都可以说,你不知道我先天的出生什么样……你不知道我后天的环境如何……

这些都是最好的托词,能够挡住一切质问,还有自己的反思。

十三

可是,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我们把我们自己摆在什么位置?我们自己的主体性在哪里呢?

我们看到了先天的出生,也看到了后天的环境,却唯独把我们自己的主体性忘了。

先天的出生是一种先天的条件,也是一种先天的枷锁;后天的环境是一种后天的条件,也是一种后天的枷锁。我们的欲念是我们先天的出生和后天的环境的反映,而我们自己是解开这些枷锁的唯一工具。

就像电影中的哪吒和敖丙,在我们不得不接受先天的命运和后天的命运对我们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同时,要敢于找到我们自己的主体性和自己的意识,敢于做我们自己。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但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谁,只有我自己说了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