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最“落葉歸根”的兩句詩,千百年來廣為流傳,你可知其出處?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這兩句詩源自宋代文學家李覯詩作《鄉思》。李覯,約生於公元1009—1059年間,字泰伯,號盱江先生,北宋思想家、改革家,其學識淵博,尤長於禮,卻用於堅持己見,成一時儒宗之風範,今存世《直講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這兩句詩,反映了古人“安土重遷”的思想,道盡了中國最傳統的落葉歸根的古樸鄉歸思潮。

中華最“落葉歸根”的兩句詩,千百年來廣為流傳,你可知其出處?

鄉思

——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唐代大詩人王維曾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作為流浪在外的遊子,心中無時無刻都充滿了對故鄉的思念,而家便是作為故鄉這一虛擬物狀的載體。杜甫曾有一句非常出名的詩“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古時的交通不便,地理偏薄,人們往往只能通過書信來來輾轉表達自己的思潮、寄託與哀傷之情。本詩中,作者更多是充滿了對故土的懷念思戀之情。

中華最“落葉歸根”的兩句詩,千百年來廣為流傳,你可知其出處?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古人離家遠遊,或出仕、或從商,年邁之際心中往往渴望著落葉歸根,這一方面是古人倫理秩序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一種人文情懷的寄託。此處的天涯,即是遠方,亦是理想。年輕的時候,人們都追逐功名利祿,渴望建功立業,雲遊四海,然而等到回首往昔之時,心中不免有感慨,蒼涼之意。

中華最“落葉歸根”的兩句詩,千百年來廣為流傳,你可知其出處?

在本詩中,詩人採用了遞進的描述手法。是將人間的落日,遠方的家鄉,以及被阻隔的碧山聯繫起來,由近及遠,由景生情,生動形象地展現了自己內心的波瀾湧動之情,尤其是此處的“恨”字,用得精妙絕倫,惟妙惟肖,將詩人內心的那種苦悶無助表現得淋漓盡致,一覽無餘,通過反襯的藝術將詩人的情緒渲染得高闊無垠,蔚為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