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感让她成为急诊室的常客


濒死感让她成为急诊室的常客

42岁的阿素“心脏病”史5年了,每次发作表现为心前区压榨痛、心悸、气短、视物模糊、双手厥冷,甚至会出现一口气上不来就会有死的感觉,持续约20分钟左右,家人立刻给她服下速效救心丸,并拨打120,医生来到家里当时做心电图未见异常,拉到三级甲等医院做各种检查亦无异常所见。如此这般,每年都要发作七八次。因为每次发作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她经常惶惶不可终日,因为她不知道下次何时发作,更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死去,她太害怕死掉了,急诊科、循环科医生多次建议她看心理医生,这让她倍感恼火,明明自己患的就是心脏病,为何要去看心理医生。她认为这完全是急诊或循环科的医生无能所致。

1年前她“心脏病”发作越来越频繁,几乎每月都发作一二次,循环科医生仍建议她看心理医生,她就找了两位心理咨询师,效果不佳也就作罢。

半年前阿素来到笔者的诊室,经过仔细询问,其主要特征就是突然发生强烈不适,表现胸闷、气短、心悸、出汗、胃不适、颤抖、手足发麻、濒死感、要发疯感或失去控制感,每次发作约20分钟左右。发作间隔期忐忑不安,晚入睡困难,怕自己在睡眠中发作导致死亡。为此四处求医。但每次发作后做相关检查却无异常所见。前后光检查费就花了近20万。

通过以上描述,阿素被诊断为:1.惊恐发作;2.广泛性焦虑。

其广泛性焦虑也好,预期焦虑也好,原因不难理解,就是因为反复的惊恐发作,让她对自己缺乏信心,不知道下一次发作是什么时间,为此会忐忑不安、紧张,并伴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濒死感让她成为急诊室的常客

但惊恐发作的原因是什么?发病机理是什么?

经过10余次的心理治疗,阿素回忆起8、9岁时自己在河里游泳,不谙水性的她忽觉被一巨浪把她卷进旋涡,在天旋地转的同时觉得河水向她哽嗓咽喉涌来,一刹那就感到河里水要被她喝光。那一刻她认为自己死定了,她开始下沉、气短、胸闷……她体验到了死亡就在瞬间……那次她被一个路人救了。从此她不敢面对河水,不敢游泳,紧张时偶尔会有气短、胸闷的感觉。

14岁时,早逝的妈妈被埋在耕田地头,后来由于形势的需要,她妈妈的棺材要起出来深埋,一心玩耍的阿素跟着大人一起来到地头为妈妈起坟,当她看到妈妈的遗骨和散落的头发时,她再一次出现胸闷、气短、周身无力的感觉,并有濒死感,家人看到这种情况,立刻派人把她送回家里,才得以缓解。

从此以后,只要有什么紧张的事情发生,她的胸闷、气短现象就会重复出现,如同得了大病一样。如此看来,面对紧张、恐惧、劳累时,她的躯体记忆系统就会出现胸闷、气短、周身无力的现象,甚至发生濒死体验。

笔者帮助阿素揭示了这些后,她若有所悟,并希望得到笔者的进一步指导。

在后来的咨询中得知,阿素最近面对一个难题,她自己的儿子本来学习不错,但因为特殊的疾病很难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作为大学老师的她就承担起给孩子补课的任务。但是补一二科尚能应付,补七科就她应接不暇。面对这样的压力,虽然她不肯屈服,但所承受的压力与趋利需求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为此难以应付导致其惊恐发作频繁。阿素有此认识后,症状明显减轻。

对于阿素来说,溺水、见到母亲尸骨的事件没有被她忘记,但相应的感受却被她深深的隔离在意识之外了,也就是事件本身的情感体验被压抑到潜意识中了。可是这种情感体验是带有明显的躯体表达的,也就是说,作为一种躯体记忆会自动的生成到她的行为反应模式中。当遇到紧张情境时,这种心悸、胸闷、气短甚至濒死的感受就会被自动调动出来。而当事人并不知道,这就是其早年的情感体验、躯体记忆的一种重复性表达。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情感体验意识化,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附:惊恐障碍诊断标准

A.反复出现不可预测的惊恐发作。一次惊恐发作是突然发生的强烈的害怕或强烈的不适感,并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发作期间出现下列4项及以上症状。

注:这种突然发生的惊恐可以出现在平静状态或焦虑状态。

1.心悸、心慌或心率加快。

2.出汗。

3.震颤或发抖。

4.气短或窒息感。

5.哽咽感。

6.胸痛或胸部不适。

7.恶心或腹部不适。

8.感到头昏、脚步不稳、头重脚轻或昏厥。

9.发冷或发热感。

10.感觉异常(麻木或针刺感)。

11.现实解体(感觉不真实)或人格解体(感觉脱离了自己)。

12.害怕失去控制或“发疯”。

13.濒死感。

注:可能观察到与特定文化有关的症状(例如,耳鸣、颈部酸痛、头疼、无法控制的尖叫或哭喊),此类症状不可作为诊断所需的4个症状之一。

B.至少1次发作之后,出现下列症状中的1——2种,且持续1个月(或更长)时间:

1.持续地担忧或担心再次的惊恐发作或其结果(例如,失去控制、心脏病发作、“发疯”)。2.在与惊恐发作相关的行为方面出现显著的不良变化(例如,设计某些行为以回避惊恐发作,如回避锻炼或回避不熟悉的情况)。

C.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肺疾病)。

D.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像未特定的焦虑障碍,惊恐发作不仅仅对害怕的社交情况的反应;像特定恐怖症中,惊恐发作不仅仅出现于对有限的恐惧对象或情况的反应;像强迫症中,惊恐发作不仅仅出现于对强迫思维的反应;像创伤后应激障碍中,惊恐发作不仅仅出现于对创伤事件的提示物的反应;或像分离焦虑障碍中,惊恐发作不仅仅出现于对与依恋对象分离的反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