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靠什么绵延至今?

“在中国古代社会,正是儒家高高举起人的尊严的旗帜。在任何情况下都维护人的尊严,成为儒家的优秀传统。”

这句话可谓点睛之语,回答了儒家在经历了“五四”运动以来的文化批判和政治清算后,为什么“反而在21世纪又有新活力出现”的“似乎不合乎常理”的问题。

儒家思想靠什么绵延至今?


人的尊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精神价值,它来源于人类独有的同感意识,即“先验的、天生的、本来的善性”,或者说“向善的潜力和可能”。而这种“善性”就是“人之异于禽兽”的最高本性,即他爱情感的普遍性,孔孟所谓“仁者爱人”、“不忍人之心”、“怵惕恻隐之心”的仁爱之心,它是包括爱亲之心在内并遍及一切人的同情心和同感心。

儒家思想靠什么绵延至今?


在人类历史上,正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首先将人类的最高本性揭示出来并作为其理论与实践的绝对基础,在这个意义上,“‘仁’的发现应说是中国先哲对世界人文的最伟大的贡献”,可以说,“‘仁’的意义有多重大,孔子的贡献就有多重大”。而“仁”的重大意义就表现在儒家“在任何情况下都维护人的尊严”的伦理道德实践上。

维护人的尊严首先是维护自己的尊严,儒家最重视维护的是自己的道德尊严,也就是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培养自己的道德人格。

但是,自己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只有通过维护他人尊严的过程才能得到提高和培养,王阳明所谓“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而“亲民”的过程就是儒家以维护他人尊严为内容的伦理道德实践过程。

儒家思想靠什么绵延至今?


维护他人的尊严首先是维护自己家庭成员的尊严,主要表现为“仰事俯育”的家庭责任。儒家重视“孝悌”,既是由古代农业社会的宗法制度所决定的,更是由人类天赋的自然亲情所决定的。

孟子拿舜的“匪夷所思”的“极端”孝行彰显出了“孝”的根源是“爱亲”的情感,然后才是“感恩和回报”,而舜的“荒谬”孝行正是王阳明所说,“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所以,孝悌只是“行仁之始”,而仁才是“孝悌之本”。

儒家思想靠什么绵延至今?


其次,在政治领域维护人的尊严就是儒家“仁政爱民”的政治责任。

儒家的“忠”是忠于自己的仁爱本性,忠于自己的政治责任,或者说忠于儒家的价值观。他们的政治活动就是在儒家价值观的指导下,建立制度、制衡君权、维持秩序、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为弱者代言等,也就是说,儒家的“道统”约束、制衡、监督着专制的“政统”。

当然,维护人的尊严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现代民主制度,孟子提出的“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思想,涉及到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主权在民”的民主意识,但民主制度只有在专制皇权崩溃之后才具有现实可能性。

儒家思想靠什么绵延至今?


总之,儒家思想的生命力在于其“高高举起人的尊严旗帜”的根本宗旨。

“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所反对的是腐朽落后的礼教和习俗,而不是反对儒家的根本宗旨。因此,以弘扬儒家思想自任的学者们,“应该从‘五四’往前走,不应该从‘五四’往后走”,不仅要高高举起人的尊严的旗帜,还要高高举起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旗帜。

(本文为《争鸣传统——王蒙 赵士林 对谈录》之“说儒”读后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