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给爱情的交代;忍受,是给婚姻的交代

婚姻,是给爱情的交代;忍受,是给婚姻的交代

沈从文有一篇小说对我影响很大,使得我在思考两性关系时,总有一个赤裸而阴郁的影子。

小说讲了一个关于背叛的故事。

作家到山东出差,每日与妻子通信,关切冷暖,恩爱无比。

与作家同住的,有几个性格古怪的教授,其中一个居然有个集气质和美貌于一身的女性朋友,来往频繁。

作家从未与该女子说过话,就算擦肩而过也隔着很远的距离。但当作家出差完毕准备返程时,却在住所旁边的沙滩上发现了自己的名字,他莫名的觉得这是那女子的手笔。

后来女子出现在远远的沙滩边,一个眼神,证实了作家的猜想。

作家假托旧病复发,对妻子撒了谎,留了下来。故事到这就结束了,后边的发展全凭大家自发想象。

我想象的后文是,作家对妻子的背叛,从精神到了肉体。

我一直觉得“精神出轨”这个词很有趣。

它看似是种行为,却更像是个借口。因为承认精神出轨也是一种出轨,就相当于承认,出轨是人性的本身。

你永远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不是吗?见到美丽的、帅气的、身材理想的、才华横溢的,谁能完全忍住不去想入非非呢?

你想了,便是出轨了,便是背叛了。

有的人相对于精神更看重肉体,有的人相对于肉体更看重精神。其实这些偏好的差别不大。大家只不过是选择一种衡量方法去安慰自己,而这方法本身并无碍于“背叛”这个事实。

很早之前,读鲁迅的《伤逝》,就隐约地感觉有一盆冷水,使我在狂热的爱情幸福里冷却下来。如今沈从文这小说,更是助长了我对爱情中人性的质疑。

其实,在爱情里考虑人性是不明智的。荷尔蒙贡献的那点激情,是无法经受理智的辨析的。

所以爱得盲目,才往往爱得幸福。

前两天的一个梦令我伤心不已,甚至梦中到了关键情节,我宁愿在悲伤中醒来,也不愿在幻境中面对。

情节复杂但核心是,我喜欢的女生亲口告诉我她将结婚的消息。醒来之后,悲伤情绪郁郁不散。但很快我又意识到,在现实中,我并没有多么喜欢那个女生。

所以可能,震撼我的不是“她”要结婚,而是“结婚”本身。过来的朋友告诉我,结婚、生子意味着人生完全不同的阶段。有得有失,得就是得到家庭,失就是失去青春。

确实,很多人的青春并不是在年轮中流走的,而是在婚姻中流走的。

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婚姻是维系种族生存和高效统治的手段。而从小我的角度来看,婚姻像是一个人生的既定步骤,一个对情绪的具象化仪式,一个对爱情的交代。

是的,归根结底,婚姻是一个对爱情的交代。

婚姻制度是在人类发展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而婚姻本身却是个体人为维系的。

婚姻,是给爱情的交代;忍受,是给婚姻的交代。

很多人为了恪守第一个“交代”,而创造了第二个“交代”。再由此交代了自己的一生。

我当然也知道,生活,包括婚姻生活,就是在持久的平淡中、较多的争吵中,去体验那一些偶尔出现的快乐。

但这并不能证明“忍受”二字的正义性。事实上,幸福,才应该是给婚姻的交代。

如同你去权衡精神和肉体哪个更能减轻你的受伤程度,却并不能否认“背叛”二字是一种客观事实,是人性的一部分,是一种所有人都可以原谅也可以批判的错误。

当然,我并不是教唆人去背叛,只是认为人总要先对自己负责。

所以我很难分辨,为了迎合他人而背叛自己,到底是善还是恶,或者是其他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