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上下班,如何防護,一次說清楚

自從新型冠狀病毒(2019 - nCoV)疫情開始,大夥兒紛紛響應國家號召“宅在家為祖國做貢獻”。


BUT下週起,都要陸陸續續上班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以下安全建議一定要看:


裝備篇


01口罩


已成為年貨的口罩,目前仍然是上下班首要必備裝備。N95口罩防護能力最強,但是,自疫情以來,N95口罩和防護衣一直是一線醫務人員最為短缺的物資,作為非一線人員,少用一個N95也是做貢獻!


如何既做好防護,又不浪費寶貴的物資,請看下圖:


疫情期間上下班,如何防護,一次說清楚


小貼士:如何鑑別醫用口罩?答案是:認準械字號!正規的醫用口罩,包括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普通口罩,一定有械字號,購買時請認準械字號!(下圖為官網數據庫查詢截圖片段)

疫情期間上下班,如何防護,一次說清楚


02免洗消毒用品

上下班途中如果覺得手髒了,或者觸碰了不安全的公共區域或物品,想隨時消個毒,或是想擦拭手機、耳機怎麼辦?免洗洗手液、消毒溼巾、酒精棉球、酒精棉片都可以,建議隨身攜帶,而且一定要放在非常便於取用的地方,避免四處掏包包、掏口袋造成更大面積汙染。需注意:酒精濃度必須為70%-75%才有消毒作用!


03手套是否需要?

其實,手套非必需,勤洗手更重要,尤其是觸摸了公共區域或物品之後。如果戴手套,一次性的較方便,重複使用的需及時消毒。需注意:已經汙染或者破損的手套應及時脫掉,脫掉之後需洗手。


小貼士:皮膚屏障天生能夠阻擋細菌和病毒進入體內,所以,任何時候都需要保持皮膚的完整,避免劃傷/擦傷/切割傷等。天氣寒冷乾燥,還需防止乾裂,備好護手霜吧!


出行篇


04私人交通工具更安全

傳染病的發生需要三個條件:傳染源(病人或攜帶者)、傳播渠道(飛沫)和易感人群(免疫力低),很顯然,人群密切接觸和公共交通工具會增加感染風險。出行應儘量避開人群,應選擇私家車或自行車這類私人交通工具,路程較短就步行吧。乘坐地鐵、公交,應儘量選擇人流較少的時間段,避開出行高峰,而且一定要戴口罩!


05要頂著太陽出門嗎?

紫外線能夠破壞核酸,可以肯定,對於殺滅新型冠狀病毒有幫助。不過呢,消毒用的紫外線燈直接照射的話,需要半小時以上才能達到效果,按近期的陽光強度,頂著太陽似乎還是不夠哇。所以,看著太陽出門,請忽略~


疫情期間上下班,如何防護,一次說清楚


公共場所篇


06廁所防疫勤洗手

公共廁所不比家裡,即便是看著乾淨,也難免有眾多細菌,畢竟用的人太多了。紙巾盒、門把手、沖水按鈕這些地方也往往會藏汙納垢。想避免感染,最好的方式就是及時洗手,在沒洗手前不要亂摸眼睛、嘴巴。觸摸門把手,可以用張紙巾,用後丟入垃圾桶。


07乘坐電梯避開人群

有升降電梯和自動扶梯,乘坐自動扶梯,樓層不高也可直接走樓梯。乘坐電梯,應避免與多人同時進入狹小空間,並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防止被飛沫感染。按樓層按鈕,抓住扶手時可攜帶手套,或乘坐電梯後及時洗手,保持手部清潔,降低感染風險。


飲食篇


08不信謠不亂吃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藥物和疫苗還在研發中,並未有證實通過飲食就能有效預防。淡鹽水、醋、VC等食物能防病的說法已被證實純屬謠言。也勿隨意服用藥物,以免引發其他不良後果。


09外賣包裝袋要消毒

外賣小哥是個高危職業,每天接觸各類人員,拎著各種來源的外賣袋,如此兜轉一圈才到你手,在你享用之前,一定要把外包裝袋消消毒之後再打開(可以用酒精噴灑和擦拭)。當然,如果擔心飯菜本身有問題,那麼,還是自帶糧食吧。


疫情期間上下班,如何防護,一次說清楚


10上下班途中飲水

上下班途中口渴,可以喝水,但要預防接觸感染。首先,保證手部清潔,其次,最好飲用瓶裝水,瓶裝水開口較小,病毒飛沫落進瓶中並被吃到的可能性極低。需要注意的是,手不要接觸口罩外部,喝完水立即戴好口罩。


到家篇


11外出口罩處理

摘口罩時,應該抓住耳掛摘下,不要觸碰外表面。建議在門口準備自封袋(或沒有破損的塑料袋),將口罩放入,向袋內噴入酒精消毒,封好(或紮好),扔進幹垃圾桶。如果戴的時間很短,而且沒有接觸他人,考慮二次使用,注意不要放入包裡、兜裡等處,可以將口罩掛在門口的衣帽鉤上通風,內表面朝外,外表面貼牆壁。


12外衣的處理

到家後脫下外衣,如果不用換洗,可以掛在陽臺通風處。如果需要換洗,在洗滌之前,需要先用稀釋過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然後可以與其他衣物一起放入洗衣機。


13其他事項

洗手:到家第一件事是洗手,用流水,用香皂或洗手液徹底洗手。

物品:手機和鑰匙可以用酒精噴灑擦拭。其他物品攜帶途中加個外包裝袋,避免直接暴露,到家後先消毒外包裝袋,然後再打開。


總結


【裝備篇】出門口罩必須戴,消毒酒精隨身帶,手套可戴可不戴,手部清洗才重要。

【出行篇】避開人群防感染,私人交通更安全。

【公共場所篇】進出廁所勤洗手,乘坐電梯避人群。

【飲食篇】不信謠言亂吃藥,外賣包裝要消毒,在外就喝瓶裝水,喝完立即戴口罩。

【到家篇】到家第一先洗手,口罩外面不觸碰,摘下消毒後再扔,外衣換洗先消毒,物品可用酒精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