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父母如何參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幼兒篇


論父母如何參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幼兒篇

十月懷胎,瓜熟蒂落,為人父母內心的喜悅因為新生嬰兒的到來,也增添了一份責任,再往後的日子裡,牽掛、擔心、期盼都將會通過你對孩子的養育,培養教導的過程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望子成龍的心思下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是最真實的父母內心寫照,有的希望孩子只要平平安安、健康快樂的長大能夠平平淡淡的生活;有的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或者成為社會的精英人才,但是更多的是擔心孩子的健康安全,擔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誤入歧路,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在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的情況下,如何將孩子培養成一個身體和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當今社會生存能力,擁有正確的愛國觀、價值觀等等人生理念,是所有父母都想知道的答案。作為一名父親的我,也正在經歷並走在尋找這個答案的過程中,有過憤怒,有過失望,也收穫到了欣慰,也曾經詳細的回憶過自己的成長過程和我父母的教誨;也時常會觀察其他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會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當代社會環境,去研究、思考怎麼樣去根據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孩子的不同心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環境,到底該怎麼樣進行正確有效的教育和引導?

03年11月的一天,在產房門口緊張的等待後,迎來了護士小妹抱給我的小傢伙,父女之間短暫的第一次見面互相對視,初為人父的喜悅,傻傻的把舌頭捲起發出舌音想去和她進行交流,讓我抱著不願鬆手(護士小妹說只可以抱幾分鐘,要抱去育嬰房洗澡,大人不可以進去,洗完澡就抱回來了,老婆辛苦了哈)。記得當時抱著第一感覺就是哇塞小不點一個(六斤半),當她在我懷裡睡覺時,我就在找眼睛是雙眼皮嗎?哪裡像媽媽,耳朵是不是像我一樣有耳垂,哈哈,然後我大腦產生了一個希望,因為基因角度,我希望寶寶長大以後像媽媽一樣勤快,千萬別像爸爸(我懶惰性格,嘿嘿),在廣州她奶奶幫忙照顧3個月後,我果斷的作出決定,孩子自己帶(我老媽非常不高興,哈哈,剛做奶奶就把她送回老家了)。


以前自己少年時帶過很多的堂弟堂妹,在廣州也幫堂姐照顧過一段時間幼兒期的外甥,以為就是喂喂奶粉,洗洗澡、換下尿不溼,結果後面的日子兩口子被折磨的近乎瘋狂,打預防針,有一次凌晨感冒發燒,去醫院打退燒針(喝那個藥水退不下來),實習小妹妹手腳都試過了,就是找不到血管,就說從頭上打針,試了2次,我才發現是個實習生,把護士長罵來了之後還是不行,孩子哭得那個痛,簡直比紮在我心窩上還痛,只好放棄(那天火冒三丈,差點就揍人了),拿點藥回去;兔崽子吃奶只吃一邊,也是折磨的哎呦夠嗆;最慘的是夏天到了,廣東天氣熱,老婆心疼孩子,連續幾個白天睡眠時間過多,這下麻煩大了,我勒個去,從此以後,白天睡覺,到了晚上精神抖擻的睜開眼要和你玩,咿呀咿呀、噢噢噢的在你懷裡望著你,整晚都要抱著,一放床上,立馬哭......,哭久了,兩個傻瓜又心疼,兩個人你抱半個小時,我抱半個小時,直到凌晨,那段時間又是打電話給老媽,又是去問別的寶媽,老婆說人都折騰的快奔潰了。唯一沒有擔心、沒折騰的就是戒奶,3天就把她給忽悠過去了。


因為工作相對自由的原因,整個育兒階段我陪孩子的時間非常多,六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意識形態的放兒童歌碟給她聽,自己也會時不時的唱給她聽,05年初有電腦以後,開始在電腦上放動畫片和兒童歌曲給她聽(搞得我現在還會唱我有一匹小毛驢、趕鴨老爺爺之類,估計過幾年以後教外孫不用再學了);更早在孩子開始學會說話的時候,我就開始有計劃的教三字經,簡單的數字,人稱,熟練後開始3到4天教會她背一首唐詩,2歲到3歲這個時候的接收能力真的很強,我開始都有點不敢相信,兒歌也唱的不錯,到後期語言組織能力非常強,背宋詞長篇時就不會很吃力,帶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媽媽回來高興的不得了,寶寶開始餵食米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寶寶自己決定吞嚥的速度,不管是餵食還是後期的自己吃飯,這一點我們提前控制好了,多引導和誇獎,基本上和大人同步吃完,沒有像有的小朋友吃個飯,大人跟在屁股後面一兩個小時都還沒吃完,這也是非常折騰人的。


06年底孩子開始進入托兒所小班(廣東出來的比較早,老家那個時候還沒有),全班年齡最小的一個,因為平時的引導學習,在學校託管老師非常喜歡女兒,每天開始增加一個課外補習就是回家後跟在剛參加工作的小姑姑屁股後面,有模有樣的學起了日語英語,哈哈,天天被小姑姑進行語言打擊,沒想到7個月後,居然能和小姑姑進行簡單的對答問候。整個出生到4歲,全家人都沒有講各自的方言,回家和孩子都是講普通話,08年初把孩子送回老家3個月不到學會了方言,在老家又讀了一個幼兒園小班。自06-07年深圳生意連續虧損,開始逐漸沒有精力關注孩子,08地震在成都也非常不順利,個人也進入一個到人生最黑暗的時刻,孩子生活上也非常懂事,和媽媽相依為命,但是因為我的原因,原來開朗的小傢伙造成孩子有自閉傾向(已經調理好),內心非常愧疚,(這也是我為什麼要走上關注青少年犯罪心理預防和關注服刑人員子女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希望讀者不要歧視,謝謝!),學習全部自理,一直到小學六年級畢業和我重新相見團聚,成績一直前2名(包括初中),多次拿獎包括全國性比賽二等獎一個。


在整個育兒過程,2~10歲是相當重要的時期,因為學習模仿接收能力強,所有的外界行為都將對孩子未來的學習興趣,性格之類產生朦朧的影響和印記。個人總結父母應該在對孩子的物質關愛下,要提前有意識的培養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簡單數字,三字經,唐詩宋詞,兒歌,舞蹈等等,千萬別小看成語接龍和謎語、對聯、歇後語、詩詞,特別是珠心算術口訣之類,它是我們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結晶,是老祖宗留下的精魄。通過幼兒期的提前學習,對孩子以後的思維反應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將打下很好的基礎;通過古代的成語古典故事,如孟母斷機,岳母刺字,孔融讓梨,八仙過海的神話等明確的認識孝順,愛國,誠實禮讓,尊師友,在其內心刻下幼苗,在生活上,如今的環境改變,千萬不要因為萬千寵愛集於一身,而轉變成過度的溺愛,那樣會對其以後性格為人帶來非常負面的影響,所謂嚴師出高徒,子不教,父之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己不所欲,勿施於人等等,這都是老祖宗幾千年的經驗,適當的嚴加管教,適當的懲罰和勞動對未來孩子的生存力和心理抗打擊力會有非常好的幫助,歐美國家的父母,雖然重視孩子在學校的權利保護力度和開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但是他們幼兒期的家庭教育也是相當的嚴厲。尤其是日本的幼兒教育,所有家長都是非常配合老師的嚴厲管教,日本所有的幼兒在幼兒園就要學會並通過中國家長認為危險性的體育鍛煉動作,和更多的禮儀知識;他們沒有開寶馬接送的父母,也沒有騎電動車接送的爺爺奶奶,所有的孩子自己走路去上學;當你在10歲之前過度寵愛孩子,讓孩子養成了刁蠻嬌橫任性的習慣,長大後他們可能不再會理解父母的艱辛和苦心,會逐漸對長輩失去應有的敬畏之心,在外失去寬容和換位思考的時候,會因寵愛從小沒有經歷過身體和心理上的挫折,長大後而內心極度的脆弱,或者虛榮心攀比,缺少獨立能力,無法及時有效的調整心態,取用正確的方法來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困難和人際溝通問題。


(初次寫作,水平有限,如有不是之處,還望多多包涵!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