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健康告知的后果!不堪设想

忽略健康告知的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之前也专门写过关于健康告知这类的文章,但近日因为又有一些朋友问到,甚至忽略健康告知的重要性,助姐觉得有必要再次跟大家讲清楚。


不管你买什么保险,一定不要忽略健康告知这一环。


可能很多朋友会说,为啥我之前买的保险都没有健康告知这一环节?甚至还有人根本不知道啥是健康告知……如果是这样,或者对健康告知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那么,接下来的内容一定要认真看看。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如果人人都能投保,那就意味着亏本的风险更大,所以保险公司会针对不同的产品进行一些准入条件,而健康告知就是准入条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市面上一些无良保险销售为了业绩或者其他利益,不管保险产品是否符合你的健康状况就推给你,让你买,他们为了尽早签单,甚至忽悠客户说:“健康告知不重要,随便填就行。”这些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随便填写健康告知,投保的时候可能没什么,但到了出险理赔的时候,就抓瞎了,保险公司很可能会以此为由,拒绝赔付。

忽略健康告知的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不管你是通过保险代理人购买的还是通过网络投保的,我都建议你一定要对照着保单和保险条款看看自己是否符合保险公司的要求。


在所有的保险种类中,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健康告知是相对比较严格的,其他的意外险,年金险等产品健康告知比较宽松,但不代表没有,只是不同保险公司不同保险产品的具体要求不一样而已。


为了对自己负责,我们一定要对健康告知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天,助姐就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关于健康告知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健康告知常见误区


在健康告知这个环节,人们容易进入两个误区:要么马马虎虎,要么过度告知。


01.健康告知马马虎虎

很多人第一次填写健康告知都是这种心情,觉得就是走个流程,没什么实际意义。况且健康告知里的专有名词太多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想看懂都难,所以马马虎虎填写来得更容易些。


但抱着这种想法的人,一开始就错了。


健康告知是保险公司筛选客户、确认风险的重要流程,马虎不得。如果健康告知没填好,日后出险,保险公司有合理根据拒赔,那我们的损失就大了。


02. 担心拒赔,过度告知

因为保险条款中说明要如实告知,有很多人担心自己出啥问题没有告知就在理赔时被拒赔,所以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健康情况都告诉保险公司。要知道这样也很容易弄巧成拙。健康告知一般分为两种:

(1)有限告知:指保险公司问什么,我们就答什么,没有问的就不用答。我国大陆施行的就是有限告知;

(2)无限告知:把你知道的所有情况,都尽量告诉保险公司,不得保留。最后四个字尤为重要。香港施行的就是这种。


所以在大陆投保的用户,没有必要因为过度担心,把身上的什么小毛病都告知保险公司。因为保险公司可能会因为你的过度告知,出于谨慎,做出延期或拒保的处理,这就得不偿失了。


如何正确健康告知

01.注意疾病范围

一是:注意是否患过某些疾病,在健康告知中,会问你过去是否曾经患过一些症状、疾病或由手术史,这是健康告知的重点。比如重疾险达尔文2号产品里的健康告知:

忽略健康告知的后果!不堪设想

(点击查看大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健康告知不光包括病症,还有对应的病症程度,比如说高血压,不是你患有高血压就选是,而是「收缩压≥150mmHg或舒张压≥100mmHg」才需要告知。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健康告知的疾病一定是确诊的,而不是疑似或自我诊断的病症。比如过去两年内是否因一些疾病住院治疗、接受手术或者进行过一些医疗检查时,都需要进行告知。


除了疾病一类的告知外,还会有职业范围,基本体格状态等告知内容,而且大部分还会有专门针对女性的一些健康告知,主要是针对女性一些常见的疾病,比如:乳腺癌、子宫癌、宫颈癌等。关于女性疾病的健康告知,过两天专门写一篇,大家要经常关注小助保的推文哦。


02.有问有答,不问不答

健康告知是有一定技巧可循的,如实告知就是这个技巧。我们说健康告知要如实告知。但要明确,如实告知≠全部告知。

如实告知和全部告知是投保人要把握的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保险公司问到的,就回答,没有问到的,就不回答。


所以,你看,健康告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部分。市面上有那么多的保险公司,又有那么多的保险产品,每一种产品都有不同的健康告知,而且适合的人群也不一样,要想挑一款适合自己,而且能过健康告知的产品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医疗险和重疾险上。


关于健康告知的处理结果

健康告知只是保险公司准入投保的一种初筛,初筛过后,就出现两类人群:一种是没有问题,完全通过的,就是标准体;另一种就是没有通过,需要再次分析疾病风险的,就是非标准体。


第一种不用多说,标准体按照正常流程投保就可以,主要来说说非标准体的处理结果有哪几种,对于线上的产品,通常有3种情况:

01.直接拒绝

有一些产品直接粗暴,只要健康告知有一项不符合,那就没得商量,不能买。


02.智能核保

在线问卷的基础上再增加智能核保,会略灵活,即使问卷里有一些健康项目不符合,进入智能核保针对性回答疾病状态,如果情况不严重,也有机会在线顺利投保,通常针对简单且不复杂的病况。


03.邮件核保/人工核保

如果健康情况比较复杂,健康问卷和智能核保都无法hold住,那就需要走线下核保了,目前比较常见的是邮核,通常都是前置的,在投保前需要拿到保险公司同意承保的邮件,而这个邮件是需要有咨询人员或销售人员帮你去联系并发送相关检查报告的,这种告知的方式会更有空间,可以补充材料,可以尽量争取。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了,大家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私信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