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为快递小哥“开门”也是防疫之举

在3月9日下午,快递小哥李杰亮相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面对记者提问,他坦言当前工作的最大困难是不能进小区而导致的投递低效率,并呼吁在确保快递员健康的前提下,社区能够允许快递人员进入。其实这不仅是快递小哥们的心声,也是每个苦等收快递的人所期盼的。

在刚刚过去的2月,相信大多数网购的人都有这样望眼欲穿的经历:不敢随便在网上买东西,因为不知道商家什么时候能复工,是否能顺利发货;买东西也不敢买保质期太短的,因为不知道要经过多长时间的运输才能来到你所在的地区;即使到了你所在的地区,也不能太心急,因为快递人员这会儿还处于人手比较紧张的状态,不知要过多久派送才能轮到你。

自2003年淘宝成立以来,网络购物早已完全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支牙刷、一副碗筷、一箱水果,大到一张床、一个浴缸,甚至一台小型挖掘机都可以实现网上购买。还有那些五花八门的购物节,就像刚结束的“三八妇女节”活动,碰上疫情期间补偿性消费心理,注定是一场狂欢式购物,在这样的影响下,快递行业的压力只会与日俱增,如何解决好快递小哥“最后一百米”的问题,也会变得越来越迫切。

放眼全国,不少地方已经提出了一些对策,比如在上海,快递员提供个人信息、企业提供隔离证明和承诺书后发放无接触式快递员小区出入证;在杭州,快递员可凭“城市生活绿色通道”标识、杭州健康码绿码进入小区。在成都2月20日下发的通知里,也明确了“无接触式”生鲜售卖人员、维修人员、快递员、房产中介等服务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从业人员,只要持有健康证明及相关工作证明,经体温测量正常的,允许快进快出开展相关服务。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各地仍有不少社区、小区让快递小哥们吃了“闭门羹”,既不代收快递,也不负责看管,有些小区甚至还发生了丢失快递的情况,服务终端的“堵点”亟待打通。

恢复正常快递服务既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恢复正常运行的必经阶段。不论是疫情爆发初期对医用物资的配送,还是当前对居民生活需求的满足,就像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侯延波所说:“他们1个人上门,就能减少我们100个人出门,有力地服务了疫情防控工作。”只有始终保持管理衔接的顺畅,以精细灵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为居民提供便捷与安全的服务,以更加充足的准备迎接正常生活复苏。

评论:为快递小哥“开门”也是防疫之举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本报评论员 张帆 编辑 杨华春 校对 田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