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疲倦的“老黄牛”——记大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专干周德勋

“只要有需要,我就肯定在!”2月21日凌晨,因接触确诊患者被隔离在集中医学观察点的大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专干周德勋给同事们发来的这句话既硬核又让人动容。他在防疫一线,已经连续工作30天。尽管眼圈已经熬红,声音有些嘶哑,但依然能感受到这名老同志话语中蕴含的力量。

不知疲倦的“老黄牛”——记大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专干周德勋

只问初心,无问西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周德勋16年如一日,默默坚守在基层预防接种的第一线。在他的世界里,没有惊人的壮举,没有簇拥的花环,有的是一颗关爱孩子的善良之心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执著追求。疫情发生后,周德勋深知,在这个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冲锋在前,作为一名防疫专干,责无旁贷,更应勇挑重担。他组织第一时间制定了辖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一时间开展了单位包括村医在内的全员培训,第一时间通过学校、托幼机构微信群及街道村社区管理群向居民转发了防控相关知识。哪里风险最大、哪里困难最多、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对武汉返娄人员、居家隔离人员的异常情况,周德勋会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核实,并进行健康指导。对需要集中隔离人员,不分白昼,随时待命,及时参与转诊。他白天走街串巷,晚上再加班加点整理、汇总、上报相关资料,以院为家,经常一碗泡面就草草打发一顿饭。在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周德勋曾把唯一的一套防护服先前一天穿过,回来洗洗再消毒,第二天哪怕没完全干透,仍然接着穿。他说,风险面前,不是不知,也不是不怕,而是不忘初心,履行使命。

不知疲倦的“老黄牛”——记大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专干周德勋

勇挑重担、秉持使命。对黄色网格的管理,周德勋和几个男同志主动揽下重任。他每次带头亲自上门给网格内人员测量体温、健康指导、室内消毒。在这个过程中,不说被感染的风险,在厚重的防护衣里,眼睛被护目镜上的水汽蒙得看不清,胸口被缺氧的环境闷得喘不上气,一整天下来,这个50多岁的瘦小汉子,多次体力不支但也硬扛了下来。对待疫情,周德勋闻令而动,不分昼夜。按指示,所有居家隔离的密接人员都要进行核酸检测,他立即协同街道办事处接送人员去定点医院,并在医院外等候检查者。正月的深夜,格外清冷,完成工作到住所已是凌晨2点。面对红色网格,周德勋就更更上心了。每天上门为确诊患者所在单元住户一一上门消毒,进行健康管理。住户们对这个每天准点到家的“防护服医生”啧啧称赞,说周医生每天敲开的不仅是他们的家门,更是敲开了他们的心门。服务的最高境界便是感动,其中一个红网格的患者朱某一家,对周德勋及社区的工作深受感动,在出院后几次要送感谢信,都被周德勋婉拒了。他说,大家的健康,就是我们的职责。

集中隔离,不下“火线”。2月20日,因工作原因接触确诊病例,周德勋被确定为密切接触者按要求集中隔离。得知这个消息,同事们开玩笑说,刚好借此“机会”,“老黄牛”可以休息一下了。他给大家发来信息:“只要有需要,我就肯定在!”周德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集中观察点,他每天关注疫情的动态及诊疗进展,与主任一起电话指导单位各项防控工作,确保有序开展,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微信群转发幼儿园、小学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为开学做准备,在预防接种微信群为家长们答疑解惑……周德勋虽被”禁”足,但并没有”禁”锢住他一心想为人民服务的行动。

人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周德勋在这次防控疫情工作中,冲锋在前,充分发挥“老黄牛”精神,埋头务实,用无私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的精神,展现了共产党员的本色!(刘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