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谷文昌》首播座谈会上,5位代表先后发言,追忆往事、再谈体会——

 谷文昌子女代表 谷豫东:

  我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


  电视剧《谷文昌》播出时,我和家人每天都准时收看。电视剧中的每一幕场景,都让我仿佛回到了父亲在世的那段时光。

  电视剧的播出,正踩在全国上下“同心战疫,共克时艰”最为吃劲的关键节点,而该剧正与习近平总书记“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指示精神高度契合,有力鼓舞了各级党员及全国参加抗疫斗争的英雄人民。父亲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党员、群众,我为此感到非常的自豪。

  希望今后,漳州可以继续深挖本地创作题材,学会“借金鸡生金蛋”、设立“漳州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组建“漳州故事”讲师团,进一步打造本地题材影视剧、讲好地方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漳州的历史文化。

  ☉闽南日报记者 杨瑞

  芗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时代楷模”黄志丽:

  特殊时期谷文昌精神激励我们逆风前行


  我初中的同桌是谷文昌的孙子,电视剧里讲述的许多情节,是我在学生时代就听过的故事。谷书记用满山的木麻黄为漳州留下了一座绿色的蝶岛,也在我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一颗敬仰的种子。随着工作后阅历的增长,这颗种子在我生命中成长为一棵大树。

  近半个月来,在战“疫”的紧张工作之余,我和许多观众一道观看了这部电视剧,一同回味了这位长者给我们带来的感动。现在,疫情尚未结束,漳州正大力推进企业项目复工复产的脚步,我们仍需付出更大的努力。电视剧《谷文昌》的播出,正激励着我们逆风前行。再次仰望这棵大树,期待它萌发新芽,为我们唤回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闽南日报记者 杨瑞

  东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斌:

  电视剧的热播大大提升东山对外形象


  我有幸成了电视剧《谷文昌》制作过程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电视剧《谷文昌》从策划、制作到播出的整个过程历经五年。期间,话剧《谷文昌》剧组14次奔赴东山县创作采风,电视剧《谷文昌》导演组12次赴东山体验生活、取景拍摄,24次修改剧本,努力寻找有质感、有温度、有分量、有内涵的创作素材,终于塑造出了谷文昌这样一个接地气、敢作为、得民心的人民公仆形象。

  电视剧《谷文昌》的播出,再次掀起了弘扬谷文昌精神的热潮。电视剧《谷文昌》搬上央视荧屏,走近亿万观众,使我更加深刻感受到谷文昌精神的魅力所在,更加深刻感受到东山对外形象提升的巨大影响。

  ☉闽南日报记者杨瑞 通讯员 殷琪

  谷文昌生前的通讯员朱财茂:

  谷书记的言行影响了我一辈子


  自我正式参加工作以来,就被安排在谷书记身边,他“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作风深深影响了我。谷书记生活简朴,经常和群众“打成一片”,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民愿。

  过去的东山岛有两大灾害,风沙和干旱,正是谷书记带领着东山人民一起“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才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即便他不在东山工作了,也还时时刻刻关心着东山的百姓。如今,看着荧幕上的谷书记,又让我回忆起了和他在一起工作的点点滴滴。电视剧《谷文昌》也真实还原了谷书记对党忠诚、心系百姓、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精神。希望通过电视剧的播出,能让谷书记的形象更加鲜明,更加深入人心。

☉闽南日报记者 杨瑞 通讯员殷琪

  东山县康美镇党委书记蔡猛添:

  践行谷公为民担当精神


  我是一名生长在剧中“七蔡”仅存“四蔡”的东厝农家子弟。当年那里曾是“每秋风一起,十田九压”的重灾区,我的祖辈们吃尽了风沙的苦头。后来谷书记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治服“沙虎”,给了乡亲们新生活的绿色希望。

  三年前,我又回到康美镇工作。恰逢谷干院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我再次切身体会到铜砵村人对谷书记的敬仰之情。一听建设谷干院、一听植树绿化、一听海湾生态整治,铜砵群众全力支持,有的农户征地款都未领取就先让项目开工。看着电视剧中类似的场景一幕幕呈现,回想起谷书记植树造林治沙的那些事儿,我再次感受到谷书记身上为民担当的精神,这种宝贵的精神激励着我积极参与“八大行动”,落细落实“6+4”乡镇考核,在全力推进“生态旅游岛·富美新东山”建设中主动担当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