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红学”《红与黑》:为什么于连爱大龄有夫之妇胜于白富美?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被称之为西方的“红学”,它也被称为“伟大的爱情小说”。

这个故事是讲什么的呢?


西方“红学”《红与黑》:为什么于连爱大龄有夫之妇胜于白富美?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

男主人公于连,是木匠的儿子,十八九岁,英俊清秀,很有才华,性格高傲、敏感、热情,野心勃勃。他渴望像拿破仑那样,凭借个人能力飞黄腾达,但是在他所处的复辟时代,没钱,没有贵族身份,就没有出头之日。

由于他精通拉丁文,成为了市长家的家庭教师,为了报复市长对他的凌辱,他与市长太太德雷纳尔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

后来去了阴森的神学院,学会虚伪的作风,向上爬的野心更强了。神学院院长把他介绍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受到重用,又爱上了侯爵女儿德拉莫尔小姐,与她订婚,他飞黄腾达的跃迁梦想眼看就要实现。

这个时候,市长夫人被教会胁迫写了一封告发信,于连的梦想破灭,他愤而枪击了市长夫人,随后被判死刑。在监狱,他和市长夫人又在一起了,拒绝了德拉莫尔小姐。

他被绞刑后,市长夫人也死了。


西方“红学”《红与黑》:为什么于连爱大龄有夫之妇胜于白富美?

在这部小说里,于连的形象给人印象很深刻,他向上爬的野心和对上层社会的反抗精神矛盾并存,心理相当复杂。

在他向上爬的过程中中,他与德雷纳尔夫人和德拉莫尔小姐都谈过目的不纯的恋爱,但是,在生命的最后时期,于连却选择了德雷纳尔夫人陪伴身边,甚至不想再见到为救他四处奔波的德拉莫尔小姐。这是为什么呢?

上大学时读这本书,我一直想不通,因为德拉莫尔小姐是公主般的存在,是众星捧月的女神,也就是今天的“白富美”,而德雷纳尔夫人,已婚,有三个孩子,还比于连大十岁,样样优势不占,为什么于连确认自己爱的是她?

但是现在从事销售文案工作后,我用需求关系再看,就能理解了这背后的人性。在我看来,人与人之间,其实是需求关系,在爱情上同样不例外。

只要看看这两个女性,哪个更能满足于连的需求,就能理解他的选择了。


西方“红学”《红与黑》:为什么于连爱大龄有夫之妇胜于白富美?

于连和德雷纳尔夫人

德雷纳尔夫人,性格温柔、谦逊,天性纯真善良。丈夫德雷纳尔当年追求她,是看中了她富人家的女继承人身份。

婚后,夫人负责照顾孩子们,有时孩子生病了,她很揪心,想跟丈夫倾诉一下,但得到的总是粗鲁的嘲笑。在德雷纳尔先生眼里,妇人都很愚蠢,他只关心金钱和地位,不关心其他。

夫人第一次见到于连时,觉得他就像个小姑娘好看又害羞,又看到他缺这少那的,很同情关心他,这时候,她还只是把于连看成是一个孩子。

后来在相触中,她发现了于连身上很多善良、高贵的品德,尤其是和她那个丈夫一对比,更突显出于连的美德。比如说,在大家谈到一只狗被车压死时,她老公会放声大笑,而于连则紧蹙眉头。

当她得知女仆艾丽莎向于连求爱被拒后,竟然感到大喜过往,继而又自责自己的情感。


西方“红学”《红与黑》:为什么于连爱大龄有夫之妇胜于白富美?

那么于连对她是什么感情呢?

于连出身平民,自尊心很强,虽然想跻身贵族阶层,但同时又有种反抗精神。

有一次,他的手不小心碰到了夫人,夫人马上躲开了,于连就认为是瞧不起他卑微的身份,出于一种对贵族的凌辱,第二天,他在桌底下狠狠抓住了夫人的手。后来更加大胆进攻,半夜进她房间。

在这个追求过程中,至始至终,于连想到的就是征服,是胜利,是占有。

不过两人真在一起后,于连在夫人纯真的爱里,慢慢放下了自卑和自尊,相处很舒服,这时候,他对夫人也产生了感情。


西方“红学”《红与黑》:为什么于连爱大龄有夫之妇胜于白富美?

于连和德拉莫尔小姐

木尔侯爵家的德拉莫尔小姐,年轻,美丽,傲慢,在社交场合中,被贵族公子哥们众星捧月。

于连看不起这些贵族们,他才不会跪舔,对德拉莫尔小姐,他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已经习惯了被人们阿谀奉承的德拉莫尔小姐,受不了于连的这种冷漠,反而涌起了一种好胜心,她要让于连爱上自己。

而于连呢,他并不喜欢德拉莫尔小姐的性格,但是,一想到如果他能征服她,那就能战胜那些贵族公子哥们,立足贵族阶层,从此前途似锦、飞黄腾达,他就开始和德拉莫尔小姐谈恋爱了。


西方“红学”《红与黑》:为什么于连爱大龄有夫之妇胜于白富美?

这位小姐也很快臣服于他,但是这个小姐爱的是对她冷漠强悍的于连,于连一旦表露爱她,她就很生气,不想再喜欢他。于连得时刻扮演成小姐喜欢的角色。

后来德拉莫尔小姐怀孕,便要父亲同意她与于连结婚,于连得到了田产,和骠骑兵中尉委任状和贵族称号。

只要娶了这位贵族小姐,于连就能少奋斗二十年了。


西方“红学”《红与黑》:为什么于连爱大龄有夫之妇胜于白富美?

于连的需求

这两个女人,两段感情,都满足了于连的什么需求呢?

于连这个人,有两个需求,一个是心理需求,一个是功利需求。

显然,德拉莫尔小姐满足了于连的功利需求,他要借着与这位贵族小姐的通婚,翻身上位,要名得名,要利得利,从此大好前途。

而德雷纳尔夫人,则满足了于连的心理需求。

于连从小没有母亲,只有父亲和两个哥哥。因为他体质弱,干不了农活,经常受到父亲的责骂,和两个哥哥的殴打。

在这种家庭长大的于连,眼神阴郁,个性敏感,孤独缺爱,特别是缺母爱的关怀。


西方“红学”《红与黑》:为什么于连爱大龄有夫之妇胜于白富美?

而比他年长十岁,且育有孩子的德雷纳尔夫人,给予他的,正是这种有如母爱般的温柔之爱。在她面前,于连不用装,可以放心暴露自己的一些弱点,很有安全感。

可以说,于连其实是有些恋母情结的。

但是,于连毕竟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强烈地渴望出人头地,所以,他最想满足的是功利需求。如果没有后来的意外,打碎了他的贵族梦,他必定是会和德拉莫尔小姐在一起的。

而在监狱里,被判了死刑的他,这时候,名利地位对他已经没有用了,此时他最需要的自然是心理需求了,所以在人生的最后时期选择了德雷纳尔夫人。

哪个需求更大呢?那就要视乎人处于什么境遇阶段了。在不同阶段,一种需求就会压过另一种需求。

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发

不过呢,功利需求的爱,能说得出理由;心理需求的爱,则说不清理由。

比如明代皇帝朱见深,从小经历太子位失而复得的境遇起伏,超级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一生都眷恋那位从小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的年长17岁的宫女,但是旁人就很难理解他。

这也说明,人和人之间,说穿了,就是需求关系,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对我们的启发是,你可以开始试着用需求的眼光去谈恋爱,多想想,现阶段,别人的需求是什么?你能满足吗?又或者,你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需求?

找到了需求钥匙,你也就破解了恋爱背后的秘密,找到自己的所爱。


我是 ,文学硕士,销售文案,文案刻意训练教练,欢迎关注我。好文字都是懂人心的,用文案思维带你解读文学中的人性心理与写作技巧,让你的文案更有说服力吸引力。原创不易,盗版必究。给我点个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