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請做好孩子的“活教材” !

進入3月,所有家長都要明白:

寒假已經完全結束,只是這一次,我們在家開學。

離開了明亮整潔的課堂,也沒了老師的監督,孩子學得好不好,要看家長!

一位資深班主任說:在家上課,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監管力!

這時候的孩子,很容易產生兩極分化:

自律的孩子越來越優秀,不自律的孩子被越落越遠。

您希望孩子成為橫空出世的黑馬,還是中途墜落的星星呢?

嚴是愛,寬是害,各位家長,請別再對孩子放任自由了,那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請做好孩子的“活教材” !


1、快樂教育有可能是個騙局

應試教育才是必過的難關

踏入3月,我們應該明白,傳統意義上的寒假已經結束,新學期在不知不覺間開啟。

如果你還是覺得現在在放假,那麼孩子就不會正視學習這件事。

當別的孩子在努力學習的時候,你的孩子在睡懶覺;

當別的孩子一點點突破自己的時候,你的孩子在玩耍。

那些更自覺、更積極、更優秀的孩子,早已超越了不自覺,不積極,不學習的孩子。

所以,你依然認同“放任孩子”,“讓孩子開心就好”的「快樂教育」嗎?

順其自然,順應天性,未必就是好的教育。

讓孩子真正從學習中找到樂趣,得到成就感,並且願意一直學習的,才是正確的教育。

我們心疼孩子,不逼他學習,由得他玩鬧,也許會變成另一種形式的放任。

現在,他只是面臨在家學習這一小小挑戰,將來,他還要參加中考、高考,要和千軍萬馬一起走過獨木橋。

一個自小接受“快樂教育”的孩子,面對那些一直接受應試教育的孩子,他會有競爭力嗎?

應試教育,是中國絕大多數孩子必須要過的難關。

為了孩子的將來,教育的每一步都不能放鬆,不要再用錯誤的「快樂教育」誤導孩子了。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請做好孩子的“活教材” !


2、學習成績不代表著一切

卻為孩子創造一切可能

誠然,有些父母並不在意孩子的成績,也不喜歡用成績衡量孩子。

然而這一小小分數,卻有可能改寫孩子的一生。

華為為了招攬人才,用201萬年薪招聘了國內頂尖的博士生。

詹青雲貸款100萬入讀哈佛,如今拿下了《奇葩說》冠軍,還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讀書,是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最大轉機。

各位家長,你們作為過來人,應該很清楚成績意味著什麼。

學習成績雖然不是一切,卻可以為我們創造許多可能性。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能夠主宰自己的人生。

條條大路通羅馬,而讀書就是最好走的捷徑。

多年後,當孩子要過那道獨木橋時,成績的好壞,決定了他能否進入好的大學,找到好的工作,過上好的生活。

努力學習不一定會有出息,但不學習是一定不會有出息的。

請告訴孩子,讀書是人生逆襲的最佳捷徑,也是容易走的那條路。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請做好孩子的“活教材” !


3、 學習是孩子最重要的責任

管教是父母最重要的責任

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有不同的責任和使命。

父母的責任,是養育孩子;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

而孩子作為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獲得人生技能,就是現階段最重要的責任與使命。

為了完成這個使命,孩子必定要忍耐熬過許多艱辛,咬牙挺過許多難關,一天天、一年年地堅持下來。

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更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沒有經過長期艱辛的學習過程,就不可能有令人滿意的學習成績。

哪怕在家學習,沒有抵受住誘惑,保持意志力和自制力,自覺主動地聽課、預習複習、寫作業,也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經常聽一些父母說,孩子喜歡學就學,不喜歡就不學。可若孩子想不學就不學,那還要家長做什麼?

99%的孩子是需要家長教育的!

你若不教,沒有人能承擔得起讓孩子成長成才的重大責任。

真正的“尊重”孩子,不是“溺愛”,而是尊重孩子的年齡階段和性格特點,給予他恰到好處的管教。

好孩子都是管出來的,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教育路上,永遠別指望孩子自覺!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請做好孩子的“活教材” !


4、做好孩子的“活教材”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不得不承認,這一場特殊的戰役,讓孩子真正把家庭當做了課堂,把父母當做了老師。

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將直接改變孩子的面貌,讓不同的孩子之間拉開巨大差距。

教育,一直髮生在家裡。

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老師不怕困難,學校不怕麻煩,盡全力給孩子上課,輔導作業。

而家長這時候的配合,尤為重要。

如果連你自己都覺得現在還在放假,又如何讓孩子端正學習態度,認真上好網課,做好作業?

你的難處我們都感同身受,但為了孩子,請和我們一起打好這一場攻堅戰。

如果連你都天天睡懶覺,不是玩手機就是打遊戲,又如何讓孩子拿起書本認真學習?

你就是孩子的“活教材”,你是怎麼做的,孩子就會怎麼學,哪怕他不知道是對是錯。

每個父母都是孩子的老師,而且,都要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孩子居家學習,父母在旁陪伴,你就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越長,對孩子的影響也越大。

你的一言一行、良好的習慣、優秀的品行、閱讀的興趣、堅強的意志等等,都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著影響,改變著孩子的人生。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請做好孩子的“活教材” !


5、一個習慣的養成只需21天

一個孩子的改變只需一個月

托爾斯泰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小學是孩子定型的關鍵時期,孩子自小養成了好習慣,一輩子都享受不盡它的利息。

這個假期很長,孩子已經休息得夠久了,請好好利用最後這段時間,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幫助孩子反超。

讓孩子按計劃學習:

制定一個家庭學習時間表,為孩子安排好聽課、做作業、閱讀、背單詞、運動、娛樂等時間。

當孩子按計劃執行時,給予一定獎勵,讓他知道怎麼做能夠得到表揚,從而堅持下去。

讓孩子高效率學習:

讓孩子定時學習,在規定時間裡專心做好一件事情,比如完成一份作業,背完一首詩。

為孩子佈置適宜學習的環境,減少噪音,減少干擾,做好孩子的後勤保障。

讓孩子自覺地學習:

既要長期不間斷地監督和約束,也要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從學習中得到成就感,積極主動地學習。

父母也要做好榜樣,身教遠大於言傳,你的所作所為所言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停課不停學,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假期的意義就是為了新學期做準備。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請做好孩子的“活教材” !


6、小學階段抓得越好

孩子的教育越成功

中國有一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意思是說,看一個人三歲的樣子,就可以看到他長大後的樣子;看一個人七歲的樣子,就可以看到他老了後的樣子。

小學階段的教育,幾乎能夠決定孩子一生的模樣。

就像建房子一樣,最重要的是打好地基,選好材料,在教育孩子時,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習習慣,狠抓學習能力。

語文要抓積累能力。

孩子識過的字,看過的書,走過的路都會融進他們的骨血裡,成為一種獨有的人文氣息。

一定要讓孩子多閱讀,多摘抄,多寫作,通過積累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數學要抓思維能力。

運算題、幾何題、應用題等等,數學解題需要孩子具備優秀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思維能力、靈活運用能力。

一定要鼓勵孩子多動腦思考,大膽提問,靈活運用知識,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英語要抓表達能力。

英語重表達,一是看懂別人的表達,二是學會自己表達。

一定要讓孩子多讀、多寫、多背、多記,重點抓好單詞、閱讀、聽力、寫作這幾方面。

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比學習更重要。善於學習的孩子,會愛上學習,並且越學越好。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請做好孩子的“活教材” !


7、每一個橫空出世的孩子

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假期延長,但停課不停學,千萬別讓每個虛度的日子,變成孩子通向平庸人生的滑梯。

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

天才從來不存在,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從來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必定有一個重視教育的家庭,和一對奮力託舉的父母。

教育孩子這件事,從來沒什麼捷徑可走,該吃的苦還是要吃,該過的關還是要過。

只有父母用心地教育孩子,並且執著地栽培自己,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長,把這棵幼苗培養成參天大樹。

無論做什麼事,堅持才會有效果,有效果才有成就感,有成就感才能繼續堅持。

教育就是一個良性循環,孩子要堅持,父母也要堅持,直到花開結果的那一天。

教育路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領路人,教育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特殊時期,家庭教育不隔離。

請各位父母認真對待這一場特殊的考試,你交出怎樣的答卷,決定孩子今後的人生。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請做好孩子的“活教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