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遠離身邊的“經濟人”,升級人性假設背後的邏輯層次

由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上映以來,相繼引發韓國、日本甚至國際社會上重大討論與關注。這部

以反映現實階層命運為題材的影片,不僅成功打敗《1917》《愛爾蘭人》《好萊塢往事》等熱門提名影片,更是包攬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以及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成為首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亞洲電影。


《寄生蟲》|遠離身邊的“經濟人”,升級人性假設背後的邏輯層次


影片講述了發生在身份地位懸殊的貧富兩個家庭身上的故事。住在廉價的半地下室出租房裡的無業遊民(一家四口),在長子基宇隱瞞真實學歷,成功進入住著豪宅的富有家庭擔任家教後,面對貧富差距的現實落差感,逐漸產生心理扭曲,繼而將整個家庭帶向罪惡深淵。

抽離電影本身帶給我們的貧富差異導致的社會犯罪情節,我們更應該看到電影背後詮釋的小人物是如何把自己從“普通人”變成“經濟人”的,人性假設的錯誤轉變才是導致慘劇的罪魁禍首。

接下來,讓我們從影片中深度瞭解一下“經濟人”的人性假設特質、產生原因以及如何正確升級背後的邏輯層次關係。


《寄生蟲》|遠離身邊的“經濟人”,升級人性假設背後的邏輯層次


01 “經濟人”的人性假設特質

經濟人的概念來自亞當·斯密《國富論》中的一段話: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和麵包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不說喚起他們利他心的話,而說喚起他們利己心的話,不說自己需要,而說對他們有好處。西尼爾定量地確立了個人經濟利益最大化公理,約翰·穆勒在此基礎上總結出“經濟人假設”,最後帕累託將“經濟人“這個專有名詞引入經濟學。

簡單的說,一切以試圖獲得經濟好處取得物質化補償最大化為行為目標的人,我們把這類人性假設稱為“經濟人”。

貫徹《寄生蟲》整部影片的主線來自於基宇一家四口的心態變化細節。一開始,處於底層窮困環境生活中時,一家的心態還是很好的,兩兄妹趴馬桶邊為蹭到隔壁網絡感到開心;為爭取佣金報酬和老闆辯論取得勝利的快樂;一家人北韓笑話生活趣味片段無不表現出一種普通人正常生活氛圍。

但隨著劇情進展,長子基宇在得到高昂工資成功進入富翁家庭任職後,一系列攀比心理由此而生。富人家的寬敞客廳,室外草地,對比自己家的蝸居地下室,逐漸產生慾望,最終一步一步淪為名副其實的“經濟人”人性假設定位。

人一旦成為“經濟人”人性假設,便很有可能出現以下幾種特質心理:

1、負性攀比:個體陷入思維的死角,產生巨大的精神壓力和極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

影片中基宇第一次踏入富豪家庭被環境震撼的同時,內心也就產生了一種負性攀比心理,繼而開始編造謊言讓僱主同意妹妹入職,緊接著妹妹入職後也同樣被傳染病態心理,由欺騙升級為陷害僱主家的司機和保姆,最終全家像寄生蟲一樣依附富豪家庭裡。

現實中,過份追求利益的人會特別在意與他人之間的比較感,忽視過程,只在意結果。

  • 同級別的人容易比較業務、功績以及上級認可度;
  • 同年齡的人容易比較外在條件,包括工資、對象,甚至穿衣品味,人際交往。

負性攀比來源於對利益的渴望,認為得到利益才能得到地位和尊重,使之思維縮窄,難以拓展。

2、無知偽裝

《寄生蟲》中幾乎90%的故事情節都用在了偽裝上,窮人一家偽裝成高知份子,富人偽裝愛妻子的表象並把這些定為不能逾越的邊界……

那麼人為什麼習慣性偽裝呢?為什麼喜歡不懂裝懂呢?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對此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大部分人不懂裝懂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無知。因為如果不能回答別人的問題,會擔心對方是否會覺得自己無知。所以,儘管回答不一定正確,至少聊天時有問有答,自然就不會顯得那麼無知。

當你把自己變成一個“經濟人”後,為了追求想要得到的利益需求,你就會自然而然的偽裝自己,害怕讓他人看到你的無知,而你越偽裝就會越無知,因為你不會虛心求助他人,不懂利用資源去獲取知識捷徑,你只會被利慾薰心,矇蔽你的雙眼,不承認自己的短板。

3、吝嗇執拗

醉於酒的人會清醒,迷於財的人永遠不會清醒——莫桑比克

現實中我們一定接觸過眼裡只有利益的人,你有沒有發現當你和這類型人交流時,對方總是很小心的和你對話,非常吝嗇透露自己的任何事情,並且執拗的認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就是生活的本質意義。

“經濟人”的第三種特質便是對一切都異常吝嗇與執著,因為當一個人把專注力都過多集中在如何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時,你便會處處設防,不捨得一點點奉獻。


《寄生蟲》|遠離身邊的“經濟人”,升級人性假設背後的邏輯層次


02 從 “經濟人”到“社會人”,假性轉換仍被“物慾”所困的2大成因

瞭解了“經濟人”的人性假定特質以後,我們明白應該儘量遠離身邊的“經濟人”,然而生活中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已經從“經濟人”轉變成了“社會人”人性假設,卻仍然被“物慾”所困,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先來認識下什麼是“社會人”人性假設?

"社會人假設"是梅奧等人依據霍桑實驗的結果提出來的。這一假設認為,人的行為動機不只是追求金錢,還包括人的社會需求。

影片中窮人基宇一家從最開始只想謀求一份差事從而獲取經濟上的追求,卻逐漸被上層社會的奢侈生活所迷戀,慢慢改變了初始觀念,於是開始有了想要得到社會地位,物慾需求,包括安居的環境,更層次的社交……

“社會人”假設比較“經濟人”假設,在心理學上無疑是一大進步,因為它強調了人的社會需求,突出了人的精神需求,但是為何影片中窮人思維的轉換卻是走向另一個“物慾”的罪惡深淵呢?

第一大原因:元認知的缺失

心理學研究中,元認知,又稱反省認知、監控認知、超認知、反審認知等,是指人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的認知,學習者可以通過元認知來了解、檢驗、評估和調整自己的認知活動。

元認知缺失的人不會對自己的需求認知進一步反省,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基宇一家只是單純的想擁有有錢人的社會需求,卻不明白社會需求不是一蹴而就,必須通過努力累積而成的,因此他們成為了假性“社會人”,依舊被“物慾”所困擾。

現實世界中,存在假性“社會人”很多:

  • 大學生賣腎換iPhone手機;
  • 啃老族貸款買豪車;
  • 月光族借款買奢飾品;
  • ……

人們在急於擺脫“經濟人”假設身份上,以為追求“社會人”人性假設便是一種高尚的生活,結果因為元認知的缺失繼續跌入“物慾”的陷阱。

第二大原因:成就動機不足

成就動機是指一個人所具有的試圖追求和達到目標的驅力。心理學家麥克萊倫認為,各人的成就動機都是不相同的,每一個人都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成就動機水平。心理學家阿特金森認為,人在競爭時會產生兩種心理傾向:追求成就的動機和迴避失敗的動機。


《寄生蟲》|遠離身邊的“經濟人”,升級人性假設背後的邏輯層次


《寄生蟲》出現過這樣一個場景,窮人一家趁僱主一家外出野營霸佔豪宅,很開心的圍坐在大客廳喝酒,他們討論的遠景計劃只有住上這樣的房子,想象著這個豪宅以後就是屬於自己的家,卻從來沒有想過追求的驅動力應該怎麼獲取,可以說這個典型的成就動機不足表現。

當一個人沒有成就動機時,也就喪失了勞動的驅動性,不勞而獲的思想孕育而出,因此激發越來越可怕的行為舉動。

海巖說過:人的一生最難過的不外兩關,一是重大挫折,二是不勞而獲。不勞而獲的錢財最容易任意揮霍,一個人要是又受了挫折又得了外財的話,那這個人肯定是徹底的沒救了。

在人性假設問題上,既然“經濟人”與“社會人”都不是最好的人性假設定位,那麼什麼才是我們最值得追求的呢?


《寄生蟲》|遠離身邊的“經濟人”,升級人性假設背後的邏輯層次


03 正確升級“人性假設”背後的邏輯層次——“自我實現人”

美國管理學家、心理家馬斯洛提出了"自我實現人"的人性假設。所謂自我實現指的是人都需要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人的才能分表現出來,人才會感到最大的滿足。人們除了上述的社會需求之外,還有一種想充分運用自己的各種能力,發揮自己自身潛力的慾望。

馬斯洛認為:人類需要的最高層次就是自我實現,每個人都必須成為自己所希望的那種人。

"能力要求被運用,只有潛力發揮出來,才會停止吵鬧。"

這種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是"人希望越變越為完美的慾望,人要實現他所能實現的一切慾望。"具有這種強烈的自我實現需要的人,就叫"自我實現人",或者說最理想的人就是"自我實現人"。


《寄生蟲》|遠離身邊的“經濟人”,升級人性假設背後的邏輯層次


整部影片讓我們最欣慰的是結尾的那個畫面,基宇經歷家破人亡後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元認知,他對被關地下室的爸爸信中寫出了這樣一段話:我要賺錢,賺很多錢,上大學、就業、結婚當然重要,但我想先賺錢,等我有錢、要買下這間房子,等搬進去,我和媽媽會待在庭院,因為陽光真的很棒,爸爸只要走上來就好!”

顯而易見,基宇終於升級成為了“自我實現人”的人性假設層次,希望靠自己能力來發揮自身潛力的慾望。

在我們現實社會中,“自我實現人”具備以下幾種特質:

  • 認知內驅力強大:求知慾、好奇心強,具備穩定持續的持續性推動力;
  • 自我效能感準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一件事情足夠自信,判斷準確無誤;
  • 情緒喚醒能力可控:能及時有效的控制情緒,遏制衝動,喚醒自我;
  • 成就動機目標清晰:擅於制定計劃,目標感明確,不盲目從眾。

每個人都要經歷“經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人”的人性假設過程,正確升級邏輯思維是每個階段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成為真正“自我實現人”呢?

第一:“破框法”建立信念系統

《重塑心靈》一書中提出很多人在環境裡感到疲倦、憤慨、內疚甚至厭惡生活的感覺,更多原因是侷限性的信念所控制的行為模式不能產生好的效果。要想改變先改變這些信念,即掛嘴邊的“思維框架”。

最妨礙我們挑戰突破的三個思維框架是:“應該如此”、“託付心態”以及“沒有辦法”。

  • “應該如此”:當你約朋友吃飯,對方突然爽約,電話也不通,你很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對方做出結論,並氣憤的把對方從你的心裡好友名字中劃掉,你覺得“應該如此”的現象有可能完全不是真相,朋友有可能遇到緊急情況無法赴約,可能正好手機沒帶等等。

破框辦法: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不抱怨,並做最好的配合。

  • “託付心態”:很多體制內的員工容易把自己完全託付給單位,滿足於那份保障,不求上進,只是努力於“練精學懶”,一旦看到他人升職便心理產生不平衡,覺得資歷擺在這心裡不服氣。

破框辦法:專注照顧好自己的人生,不假手他人。

  • “沒有辦法”:有些人在無法突破一件事又達不到滿意程度時,便執拗的認為沒有任何辦法了,這種“認命”的態度是阻礙成功的最關鍵因素。

破框辦法:凡是找三個以上的解決方法,並告訴自己總有更好的選擇。

以上3種思維框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發生的情景,導致我們無法建立健康的信念系統,只要打破這個框架,我們生活中絕大多數的困境便會消除,也就會達到我們想到達到的目標與人生。

第二:“二者兼得法”尋求信念技巧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一種困擾,那就是我想得到“A”便會失去“B”,一直糾結是選“A”還是選“B”,執著這個信念糾結失措,我們已經被這種侷限性信念束縛太久了。

生活不是侷限於人類追求自己的實際目標所進行的日常行動,而是顯示了人類參加到一種宇宙韻律中來,這種韻律以形形色色的方式證明其自身的存在。 —— 泰戈爾

“二者兼得法”即是要學會對自己發出思想指令:假如“A”和“B”是可以同時存在的,我們需要怎樣做才能把它實現?挑出框框,追求突破。

人生不可能二者兼得,但在一些事情無法突破困擾的時候,考慮二者兼得的可能性,是思維的轉變方法,對事情解決也會多出一個選擇。

第三:“環境換框法”提升價值理念

《重塑心靈》中說過同樣一件東西或一件事情,在不同的環境裡其價值是不同的,找出更有利的環境,便能改變對這件東西或這個情況的價值,因而改變了有關的信念。

有些人在職場中長期呆在固定崗位上不得志但是換到另外崗位後便能發揮的很好;有些學生在本專業上成績不好,但換個專業很有可能學有所成。

因此,環境對於一個人來說很重要,假如你在一個環境中不能突破,可以認真思考下你的價值理念,你的價值觀是否正好匹配身處的環境,如果不匹配,嘗試著換框法,提升價值理念的同時找到那個最適合你的環境即可。

瞭解以上3種升級思維法則,你便會一步步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實現人”。


《寄生蟲》|遠離身邊的“經濟人”,升級人性假設背後的邏輯層次


04 結語

《寄生蟲》這部影片為我們完美呈現了3種人性假設,從窮人一家被慾望驅使從只追求金錢利益的“經濟人”到渴望的到社會需求的假性“社會人”,在缺失元認知的環境中畸形成長,最終通過悲慘教訓得到真正的人生真諦,成功升級為健康的“自我實現人”,值得我們深思與啟發。

從認知與道德的角度來看,“自我實現人”是建立在認為人是勤奮、有才能、有潛力基礎上,並且人性假設人對人是充分信任的,每個人都願意履行自己的責任,並做到最好。因此“自我實現人”才是正確升級人性假設背後的邏輯最高層次,希望每個人都做一個“自我實現人”,過一個有價值的完美人生。


[1]《重塑心靈》—作者李中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