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谣言也有了“最新版”!这几招,教你如何识破谣言

请您看到最后,相信会对您有所启发,谢谢您!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各种谣言“满天飞”,例如“喝高度酒能抵抗新冠病毒”、“香油滴鼻孔可阻断传染”等等,不过,这些谣言都被各种媒体辟谣了。

现在,病毒的“最新版”还没有出来,谣言的“最新版”却出来了,例如:

“钟南山前往欧洲,指导其他国家抗击疫情”

“上海虹口足球场被作为重点国家回沪人员集中隔离点”

“北京3月24日全面复工”

“第一支新冠病毒疫苗研制成功且被注射”

疫情谣言也有了“最新版”!这几招,教你如何识破谣言

除了这些谣言外,各地还有一些“本地版”的谣言,如“某小区被封锁”、“几月几号开学”等等,当然,这些本地化的谣言,也都被当地有关机构辟谣。

为什么疫情期间,谣言这么多?

因为,谣言,往往产生于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

如果谣言能跟民众的切身利益相关,传播的内容越是被大家关心,那传播的速度也越快,传播的范围也越广。

疫情谣言也有了“最新版”!这几招,教你如何识破谣言

现在,离开始抗击疫情都快过了两个月,世卫组织官员都说“中国的疫情正在结束”,可是各个媒体的热榜上,还是疫情的新闻最多。这说明,民众仍然是关心疫情的进展。

只要民众还在持续关注着疫情,那关于疫情的谣言还会再出现。

谣言,往往传播的还是“坏消息”,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越是坏消息越容易传播

这是因为,谣言,反应出来的,往往是民众担心、恐惧、怀疑、不满等负面情绪的集中反应。

比如说,疫情期间,很多地方经常传出来的“某小区被封锁”等谣言,这就反应了民众一种惶惶不安的情绪。

疫情谣言也有了“最新版”!这几招,教你如何识破谣言

谣言,是一种典型的大众“心理定势”。谣言的产生,既然是大众情绪的反应,所以谣言的产生和传播都有其必然性。

人们对疫情的恐惧和无助,是谣言产生的“温床”,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加速度”。

为什么说提供了“加速度”?

因为,当谣言和人们的恐惧情绪合拍的时候,人们可能内心并不是很相信,但是“心理定势”的作用使人们“不由不信”或者“似信非信”,可能主观上并不想传播,但是对疫情的恐惧和心理定势的作用,使人们“憋得难受”,主观上“不想传播”,但客观上还是“转发点赞”,这样使谣言传播的越来越快。

疫情谣言也有了“最新版”!这几招,教你如何识破谣言

按照现代公共关系学上的说法,制止谣言,唯一的办法就是澄清事实,再无他法,不可能彻底制止谣言,因为谣言过后还会有谣言。

谣言,就像是民众心理上得了一次“流行感冒”,短时期内你感染我,我感染他,但过段时间就会“痊愈”了,但是,不无法保证以后不再得感冒。

媒体只会辟谣,不会告诉大家如何识破谣言,这正是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做到以下几点,基本上就能远离谣言:

——整段的排比句或者是顺口溜,一般别信。

——微信群里传的消息,最好是不要相信。如果事关重大,可以第一时间搜索正规媒体的新闻进行核实。

——本地微信群里转发的“权威公告”“内幕”“惊人的发现”“刚发现的秘密”等惹人眼球的新闻,绝对不要信,正规媒体不会用这种夸张的标题,最好不要点开,没准出来的是广告或者小程序。

疫情谣言也有了“最新版”!这几招,教你如何识破谣言

朋友们还遇见哪些谣言,或者是有识破谣言的好办法,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如果您赞同文章中的观点,希望您点赞并关注我,转给您的朋友,后期我会持续对政策和社会热点进行解读!谢谢您的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