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丘政变”入手,剖析秦二世而亡的社会文化因素

导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囊括四海,并吞八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自此天下一统,四海归一。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庞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后世之人在诟病秦暴政的同时又不断的提出这样的假设,假如长子扶苏顺利继承王位,而不是少子胡亥,秦王朝的命运就很可能被改写。

公元前210年,始皇嬴政在巡游的途中病故于沙丘,阴谋家赵高篡改遗诏,发动"沙丘政变"拥立了少主胡亥,胡亥即位之后一系列的操作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表面上秦王朝的短命在于赵高师徒的篡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笔者看来这看似偶然的背后还包含一定的必然因素,下面笔者将从"沙丘政变"入手,为您剖析秦二世而亡的社会文化因素。


一、沙丘政变

公元前210年,始皇嬴政开始他最后一次全国巡游,车队走到平原津时始皇病重。但是始皇一心求长生,特别忌讳别人说死,群臣谁也不敢提,因此接班人之事也就一直悬而未决,为之后的

"沙丘政变"埋下了伏笔。始皇临死前留下遗诏"与丧,会咸阳而葬",让公子扶苏回咸阳来主持自己的葬礼。信未发出,始皇驾崩,李斯为防止变乱发生,设局隐瞒死讯,意图回到咸阳之后再发丧。

从沙丘到咸阳,长路漫漫,在群臣等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为赵高政变提供了了条件。面对这唾手可得的权利,赵高师徒拉拢李斯入伙发动了"沙丘政变"。这些因素"巧合"的凑到一起,胡亥成为新任皇帝,最终秦王朝葬身其手,秦二世而亡。这些看似偶然的因素如果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来看,其实又是必然的结果。

从“沙丘政变”入手,剖析秦二世而亡的社会文化因素

· (一) 从当时的文化背景来看,秦始皇为何为来不及对后事作出安排;

始皇以及大臣未能对其身后之事做出妥善的安排,成为胡亥篡权的第一要素。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始皇晚年"好生恶死",沉迷于成仙与长生不老。始皇事无巨细全都要抓,忙于政务的同时还不忘骄奢淫逸,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始皇以及群臣本应对自己身后之事早做安排,但由于始皇沉醉于一统天下的喜悦之中,自我膨胀的厉害,他认为既然自己取得的功绩是无人能及的,那么寿命也应当是前所未有的。

群臣则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的迎合始皇,对于始皇晚年的求仙行为,大臣都表示赞同与支持,而对于始皇厌恶的死亡则闭口不提。在这种封建专制的文化背景之下,明知道始皇有错却无人敢言,始皇沉浸在长生不老的美梦之中,根本想都没想立继承人之事,才在将死之时唐突应对,

使得不法分子赵高胡亥等有了可乘之机。

· (二) 为何李斯赵高等匿藏死讯而不被人发现,只因一车臭鲍鱼?

秦始皇的死讯能够长时间的隐瞒,为赵高从容发动政变提供了可能。据传李斯拉了几车臭鲍鱼来遮住始皇尸体的臭味,仅仅靠这些是万万不够的。其实是由于始皇长期自我禁锢,神秘专断造成的。始皇听信术士所言,为求仙药与世隔绝,行动不为人知。

"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史记》

但凡行踪被泄露,那就是杀无赦。长期以来都是由宦官代传皇帝诏令给朝中大臣,大臣们已经适应代传诏书的模式了。在这种背景之下,李斯赵高等能天衣无缝的隐藏皇帝的死讯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从“沙丘政变”入手,剖析秦二世而亡的社会文化因素

· (三) 君主独裁,臣子逐利,李斯变节;

始皇嬴政在一统六国之前时曾礼贤下士,知错能改。臣子更是不计个人得失,直言不讳。随着天下一统,皇帝与臣子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皇帝变得独裁专制,听不进劝谏,臣子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开始畏手畏脚,拍马迎合。即使李斯这样的重臣,也慢慢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了,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必须绝对遵从。李斯为保全自己的利益也在不停的揣摩皇帝的意图,设法博取皇帝的欢心。长期独裁专制的文化氛围,压制了李斯内心好的一面,变得利益为先。

面对赵高的威逼与利诱,李斯终究还是选择了保全自己的既得利益,助纣为虐,参与了赵高胡亥的政变,为"沙丘政变"的有利实施,出了一份力。促成"沙丘政变"的各种因素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总体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 专制主义、皇帝集权的政治体制,使得始皇企图超越自然,长生不老的欲望不断得到周围的赞同与鼓励,导致其对死亡缺乏应有的应对与准备。

2. 至高无上,神化专断的皇权导致秦始皇自我封闭自我禁锢,为赵高李斯等隐瞒死讯创造了条件。

3. 绝对皇权下变态的君臣关系,导致李斯弃善从恶,为了眼前的私利加入到赵高胡亥的政变之中。

没有专制的政治体制与文化氛围,政变就不可能会取得成功。

从“沙丘政变”入手,剖析秦二世而亡的社会文化因素

二、胡亥深受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秦始皇后期,暴虐的统治让国民苦不堪言,民众的苦难往往是新的统治者转变政策赢得民心的资本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过秦论》

人民渴望秦二世即位之后能够改弦更张,施行仁政。可秦二世不单单继承了其父嬴政的统治政策,而且还变本加厉,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而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秦二世最终没能很好的审时度势,驾驭政局,度过王朝危机,愚以为是秦二世深受当时的社会文化影响,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这些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胡亥自私暴虐的性格深受秦国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战国时期曾出现一段诸子学说百家争鸣的时期,秦在商鞅的主持下推行法家学说,重刑罚,后商鞅虽死,其法不灭。

秦始皇时期更是焚烧《诗》、《书》等儒家经典,以吏为师,走上了法家独尊的道路。胡亥出生之时,距离秦朝一统天下仅有十年,这时秦国在法家学说的指导之下,正在迅速走向统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讲,胡亥自从呱呱坠地的时刻起,就处于秦国特殊的文化环境与法家思想的熏陶之下。在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将独裁专断、贪婪残暴、横征暴敛等发挥到极致,法家学说的合理因素与积极方面被逐步抛弃。胡亥常伴始皇周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间,皇权至上,唯我独尊的观念已经深深烙在他的脑子里了。

2. 从胡亥的老师,到他受到的教育就注定他成不了一个明君;秦朝统一之时,胡亥十岁,到了受教育的年龄了,当时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还是可以接触的到的。但是可惜的是,秦始皇为胡亥找的这老师是赵高。赵高出生在一个罪犯家庭,从小就被处以宫刑,成为宦官。他是一个身心备受摧残,对社会充满仇视和抱负情绪的人,心理阴暗,性格残忍。赵高虽说精通法律与书法,但他向胡亥传授的,无疑是法家学说中最负面最暴虐的内容。

胡亥又对赵高极其钦佩与赏识,因而赵高的性格特征对胡亥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从“沙丘政变”入手,剖析秦二世而亡的社会文化因素

始皇焚书坑儒,专制跋扈,推行愚民政策,而首先被这种政策所影响的就是胡亥。

胡亥之生也,《诗》、《书》不得闻,圣贤不得近。彼赵高,刑余之人,傅之以残忍戕贼之术,日恣睢,天下之人未尽愚,而亥不能分马鹿矣——《新唐书》

胡亥不闻《诗》、《书》,不接触其他学说,思想仅存在于法家的圈子里,没有比较,没有选择,只能在严刑酷法,残忍暴虐的路上越走越远。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注定胡亥成不了一个圣主明君。

三、胡亥亲佞远贤,安能不灭

胡亥年少即位,于秦国无寸土之功,靠着"沙丘政变"登上君位,不仅仅缺乏政治威信,还缺乏基本的识人用人之才。这样的情况下,他所任用的人的素养就会对秦王朝政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胡亥亲佞远贤最终导致秦王朝的灭亡。

· (一) 亲近信任赵高,造成秦朝政治更加黑暗;

胡亥自小生活在深宫之中,平时唯一信任倚重的就是宦官赵高,赵高阴险狠毒,熟悉上层生活又精于权术。通过策划"沙丘政变",在把胡亥推到皇帝宝座的同时,自己也是逐步掌握了秦国的最高权力。对于赵高这样一个狠毒奸诈之人,胡亥却对他宠信有加。赵高为进一步架空秦二世,他向胡亥进言:

"先帝临治天下久,故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于春秋,初即位,奈何与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子称朕,顾不闻声"。于是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其后公卿希得朝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成功隔断秦二世与大臣之间的联系,使得秦二世成为赵高手中的傀儡。当李斯指出赵高的篡权野心与政变的可能时,胡亥却不以为然,表示对赵高那是一万个放心。在赵高的控制与引诱之下,胡亥完全变成"人头畜鸣"的昏庸暴君。

从“沙丘政变”入手,剖析秦二世而亡的社会文化因素

· (二) 残杀宗族,诛杀能臣,使得人才凋零,秦二世自毁长城

胡亥通过"沙丘政变"登上皇位,自己深知来路不正,担心众臣不服宗室篡权,胡亥听信赵高的计谋,在迫使扶苏、蒙恬自杀之后,又大肆屠杀宗族。紧接着又将矛头指向功臣,蒙毅、冯去疾、冯劫、李斯都难逃厄运。

大泽乡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群雄响应。大将章邯率领骊山刑徒组成的军队,曾先后镇压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击溃了项梁的军队,斩杀项粱,以一己之力稳定了摇摇欲坠的秦政权。这样的一位功臣却因一时作战的失利,受到秦二世的指责,章邯看到"有功亦死,无功亦亡"的后果,投降了项羽。

秦二世倒行逆施,无故屠杀功臣战将,使得统治阶层内部众叛亲离,丧失了最后一点凝聚力,秦王朝的摩天大楼此时已经成了一座危楼。

正是由于秦二世用人失误,导致奸佞得势,国家败落。

从“沙丘政变”入手,剖析秦二世而亡的社会文化因素

章邯(剧照)


编者结语

秦灭六国,天下一统,从政治上来看他是胜利者。从文化上看,却是以摧残六国文化,压制诸子百家学说,牺牲思想相对自由发展为代价的。对文化的毁灭破坏使得秦二世胡亥成了最直接的受害人。秦朝独尊法术的这一文化专制的土壤,培养出来秦二世这样一个暴虐之君,成为导致秦朝二世而亡的深层原因。

秦的二世而亡为我们起到了深刻的警示作用,我们在学习借鉴新思想新文化时,要以一个开阔的视野来观百家之学,充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度解读历史事件,探究其背后的是是非非,得出有用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才是我们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真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