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宣布新冠为“大流行病”,中国哪些技术值得国外借鉴?

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宣布,世卫组织经过疫情评估后认为新冠肺炎已构成“全球性流行病”(pandemic)。


世卫宣布新冠为“大流行病”,中国哪些技术值得国外借鉴?


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在国外正四处拉响警报。

国际最新消息:

3月9日

  • 意大利总理孔特宣布,自3月10日起实施全国封锁。

3月11日

  • 伊朗第一副总统贾汉吉里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 意大利总理孔特宣布在全国关闭除食品店和药店以外的所有商铺,苹果公司将无限期关闭其在意大利的17个零售店;
  • 美国首都华盛顿市长宣布华盛顿正式进入紧急状态和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本周五凌晨起,美欧停航30天;
  • 美国影星汤姆·汉克斯(《阿甘正传》主演)和其夫人确诊;
  • NBA官方宣布无限期停赛;
  • 西班牙(截至当地时间15时)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达到2124例,死亡49例。
  • 西班牙政府陆续采取了停课、限制千人活动、远程办公等措施。西班牙著名景点圣家堂也对参观人数实行了限制;

3月12日

  •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将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检测,菲律宾总统府关闭。

……

与此同时,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湖北传来最新好消息,2020年3月11日0—24时,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例令人不禁高呼:“个位数!”

世卫宣布新冠为“大流行病”,中国哪些技术值得国外借鉴?


李兰娟院士的发言更为疫情控制注入曙光,3月11日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武汉疫情防控进入决胜阶段,有望3月底前清零。

疫情在国内的有效控制离不开国家的一级响应、市民的倾力配合、医护人员等的全力以赴,还有操碎了心的村长们的花式“喇叭秀”。

与此同时,意大利近期终于开始“抄作业”。

3月9日,据意大利共和报报道,莱切省利扎内洛镇近日通过广播向居民们播报预防新冠肺炎的注意事项。


世卫宣布新冠为“大流行病”,中国哪些技术值得国外借鉴?


网友高呼“有我们内味了!”

除了早发现、早隔离、防聚集和各种“土办法”之外,中国在疫情期间的技术加持更值得全球借鉴。

世卫宣布新冠为“大流行病”,中国哪些技术值得国外借鉴?

早发现,早隔离

AI红外测温


AI红外测温快速、有效、安全地测量体温是防范疫情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具有“直观”、“非接触”以及“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优势,通过画面上呈现出的不同颜色,可直接判断“发热点”。高德、旷视、澎思、深瞐、商汤等都是AI测温市场的先头兵。

此外,具有热成像功能的无人机,也用于对进出小区人员远程测量体温。

这种“非接触式”检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接触性传染的概率,大程度地避免了人员交叉感染。

AI助力CT诊断

新冠状病毒蔓延之下,医生需要寻求快捷的诊断方式。


世卫宣布新冠为“大流行病”,中国哪些技术值得国外借鉴?


依图AI助力医生“又快又准”看CT。1月28日完成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的初版上线,并在24小时之内,将该系统部署到了疫情防控任务最为紧急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家医院并上线使用。

天坛医院、解放军总医院、BioMind 联合推出“新冠”AI定性诊断系统,是业内专门实现新冠肺炎的AI定性诊断系统,因为这套 “新冠”AI定性诊断系统不仅能够实现“肺炎诊断”,还能实现新冠肺炎与其他肺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等)的进一步鉴别诊断。该系统全程仅需十几秒,且针对新冠肺炎的诊断结果与核酸检测阳性结果符合率超过95.5%。

2月15日,阿里巴巴旗下达摩院和阿里云宣布研发出一套针对新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人工智能诊断技术,可以在20秒内做出CT影像的判断,分析结果正确率达到96%。

3月11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报道,平安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新冠肺炎智能阅片系统助力CT读片,15秒识别新冠肺炎,已辅助合作医疗机构的影像科医生为1.4万多位疑似患者提供了阅片服务,累计阅片数达百余万张,准确度达到97%以上。

信息公开

从政府到企业,都将信息公开作为此次疫情防控的重点,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例如,上海对全市四千多家零售药店应用“零售药店发热患者登记直报系统”,及时登记发热购药患者的信息,如果一旦符合条件,就将被纳入到重点人群管理。

1月29日,京东云与AI推出“应急资源信息发布平台”。京东作为商品主要交易通道,汇聚了众多卫生供应链资源,适时推出“应急资源信息发布平台”,致力于帮助政府和医疗机构实现物资供求信息的精准对接,快速联动供应链各环节,提升整体供应链效率,缓解疫情压力。

百度地图、云天励飞、渊亭科技、触景无限、力维智联、以萨、高新兴等科技企业推出不同方案的知识图谱系统,在追踪患者轨迹、发现密切接触者、筛查潜在感染人群中发挥重要作用。

1月30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相同行程查询工具”正式上线。用户只要输入日期、车次和地区等信息,即可查询到自己所乘的飞机、火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是否有确诊新型肺炎病例同行。


世卫宣布新冠为“大流行病”,中国哪些技术值得国外借鉴?


百度地图在武汉封城初期,根据大数据分析出封城前武汉人员流动去向报告,为疫区防控工作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撑。百度地图上线的“肺炎疫情期出行管控消息速报”页面结合大数据信息和技术,提供涉及居民出行、迁徙地图、发热门诊查询、湖北籍游客定点酒店、全国路况平台等多种功能的服务。

云天励飞针对疫情上线“深目”系统,针对目标人员(确诊和疑似人群)的出行轨迹进行精确筛查,从而能对这些区域进行重点观察和消毒处理。


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被广泛应用,无人配送、巡逻、护理、消毒、测温等用途,在特殊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钛米向武汉输送10台消毒机器人,助力医院内部感染控制。消毒机器人针对环境物表和空气进行自主移动式多点消毒,可实现99.9999%病毒杀灭效果。

智能消毒机器人系统集成超干雾化过氧化氢、紫外线消毒等离子空气过滤等消毒方式,可以满足疫情需要,做好环境物表、流动空气的六个对数以上的杀灭效果。此外,消毒机器人拥有自主导航技术,能识别环境内的物品,达到自主避障;配备消毒管理软件,自动根据空间面积计算消毒时间,并自主围绕消毒目标进行360°无死角消毒,消毒过程量化管理;机器人全程智能操作,人机分离,保障人员安全。

1月30日,达闼科技携手中国移动将首批捐赠的5G云端医护助理机器人、5G云端消毒清洁机器人、5G云端送药服务机器人和5G测温巡查机器人紧急发往武汉同济天佑医院和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承担远程看护、测量体温、消毒、清洁和送药等工作,有效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提升病区隔离管控水平。

广州黄埔落地“行走”机器人,可自动全景无死角巡逻,并借助移动式红外测温筛查、循环播报提醒等功能,实现远程可视化指挥。

它是一种综合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集成环境感知、动态决策、行为控制和报警装置,具备自主感知、自主行走、自主保护、互动交流等能力,可帮助人类完成基础性、重复性、危险性的安保工作,推动安保服务升级,降低安保运营成本的多功能综合智能装备。简而言之,这是一个个实时在线,昼夜无休且工作异常高效的机器安保员。

机器人“执勤”,既节约了人力,更有助于避免人员交叉感染。

世卫宣布新冠为“大流行病”,中国哪些技术值得国外借鉴?


防聚集

为防控疫情,科技让人们的线下生活转移到了线上:云问诊、云办公、学生上网课、市民线上订货、快递无接触配送……

“云问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好大夫在线、平安好医生、丁香医生、京东健康等“互联网+医疗”平台纷纷推出在线问诊、义诊、线上购药等服务,缓解了实体医疗机构医疗资源不足的压力,又及时满足了人们“不能出门、但要看病”的需求。

1月24日晚,支付宝联合阿里健康上线了在线义诊服务。只要打开支付宝,搜索“问专家”,即可就一些日常疾病,免费得到来自在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的医生专业意见。

1月27日,浙江省“浙里办”APP上线新型肺炎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由阿里巴巴达摩院最新研发的“智能疫情机器人”提供服务。上线第一天,浙里办的网上智能问诊服务对用户咨询的解决率超过92%。

1月27日,百度APP开通“问医生”服务免费通道,联合了平安好医生、微医、春雨医生、妙手医生等合作伙伴,共同提供线上咨询服务。

企业云办公,学生上网课


疫情期间,浪潮HCM Cloud、北森、Moka、海纳等多家企业推出“无接触”招聘产品。其中浪潮HCM Cloud的智慧招聘云系统具备职位一键发布、简历智能筛选、智能面试安排等多功能。目前包括华为、腾讯、百度、阿里、浪潮、字节跳动、美的、苏宁、网易、OPPO、中铁十四局、雄安集团、广州塔、鲁南制药等多领域的多家企业都已采用“无接触”式招聘,将招聘工作全面转移至线上。

腾讯面向社会开放线上协作能力,为远程办公和会议创造有利条件。而通过腾讯教育、腾讯课堂、企鹅辅导、腾讯英语君等产品能力,腾讯面向湖北地区免费开放部分教育产品,鼓励学生和线下辅导机构在线上开展教学。

讯飞听见AI+办公平台也为有需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以远程视频会议系统(L1/M1)和办公助手软件等远程办公服务。针对因疫情而耽误学习进展的学生群体,科大讯飞教育业务为湖北省等区域提供智慧空中课堂(线上直播教学系统)服务,保障中小学生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

2 月 17 日,教育部推出的面向全国近1. 8 亿中小学生、 1 千万老师居家学习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正式开通。

小度平台联合在线教育生态合作伙伴,免费提供超过1亿元的儿童教育课程资源。

线上订货、线下“无接触配送”


疫情期间,不少线下商店的大门“久闭不开”,即使开门,去超市或店铺购物也会增加疫情扩散的危险。各大企业纷纷上线线上下单平台,避开了人员聚集。


世卫宣布新冠为“大流行病”,中国哪些技术值得国外借鉴?


同时,美团外卖于2020年1月26日在国内率先推出“无接触配送”,之后,京东到家、天猫超市、美团闪购、饿了么等线上商家纷纷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统计称有19万家商户也开通了无接触安心送服务。骑手只需将商品放置到指定位置,如公司前台、家门口,通过减少面对面接触,保障了用户和骑手在收餐环节的安全。


世卫宣布新冠为“大流行病”,中国哪些技术值得国外借鉴?


身怀绝技的无人机


世卫宣布新冠为“大流行病”,中国哪些技术值得国外借鉴?


此次无人机发挥了其“十八般技艺”:宣传喊话、巡查监督、送药、消毒,在全国多个地区成为防疫工作的好帮手。

上海在无人机上安装车牌扫描功能,地毯式排查筛选进出小区的车辆。

2月5日,为了让防疫宣传“空中地上”全覆盖,广东省兴宁市公安局无人机宣传小分队专门组织6名无人机飞手每天轮流在市区人流密集的地方进行空中巡查“喊话”,把劝导、警戒、提醒等疫情防控话语录制在对讲机里反复播放。

“无人机每天工作15分钟,这相当于四、五个工作人员两个小时的活。”2月1号,上海江苏路街道华山居民区使用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小区出入口、空地、健身设施、垃圾箱房周边等开展每次15分钟的高空消毒作业。

在巡逻中,无人机如果发现有未戴口罩或闲逛的居民,便缓慢靠近后用远程扬声器进行提醒,对居民宣传自我防护。

世卫宣布新冠为“大流行病”,中国哪些技术值得国外借鉴?


结语:期待疫情在全球得到控制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的消息纵然令人欣喜,但国外疫情的越发紧张局势依旧警醒我们不能放松警惕。从去年12月首个新冠肺炎感染者确诊至今,中国在抗击疫情上作出的努力肯定能给国外重要的借鉴。

检测诊断、药物和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的努力之外,中国从AI测温、患者轨迹追踪、疫情态势研判、信息共享、“云问诊”,再到通过远程办公、线上教育支持复工复产需求等一系列科技手段结合疫情特点,落地不同场景,为高效防控、精准治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这些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全民齐心。

在此,期待疫情在国内外都尽快得到控制!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