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把生理修好,再修明心见性,这就是性命双修

归纳道家的说法,分为两部分,神属于性,本性;精和气属于命。道家早就把身体分成两个宇宙,我们这个肉体存在是我们的命,所以身体是命。至于那个性呢?那个就是神,不属于这个身体,但身体也是性的部分。比如电,这个电是通过灯泡发亮而发生作用。灯泡坏了就不能通电,也不起作用了。

因此道家的理论同佛家或其他的不同,认为修道的人必须要性命双修。性命就是阴阳,也就是坎离所代表的,性命双修就是两样要齐头并进。

宋、元、明以后的道家,也就是正统的道家,老实讲是反对佛家也反对儒家的,认为他们都不会修道没有用。他说佛家跟儒家光修性不修命,只从心理人手,对身体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仍是生老病死,很痛苦。

南怀瑾:先把生理修好,再修明心见性,这就是性命双修


但是,宋元明以后的道家同时也反对一般修道的道家,认为他们光是修命,只是练气功啊,炼身体啊,在身上搞来搞去玩弄精神。王阳明所批评的就是这种。所以只修命,不修性,光炼身体,不懂佛家的所谓明心见性和儒家的修心养性的原理,也是不行的。

道家有一句重要的名言:“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光炼身体,在身上转河车,转来转去,不了解心性的道理,不懂一切唯心的道理,是一般修道人的第一错误。相反地,他说“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只晓得在心性方面入手,在明心见性的学理上参,这个空了那个空了,但身体气质变化不了,他认为这是阴阳没有调好,永远不能证到仙佛的果位。

性命双修成功了以后,道家称为“无缝塔”,修成一座无缝的宝塔一样。佛学的说法就是证得无漏果,得漏尽通,一切都成就了,没有渗漏,没有遗憾,没有缺点,这个生命是个完整的。

——《我说参同契》

南怀瑾:先把生理修好,再修明心见性,这就是性命双修

道家要学神仙长生不老的修法,如果不懂明心见性,是无法谈修神仙长生不老的。明心见性是心灵的。如果我们说人们修长生不老之道是个圆,明心见性是属于一个圆的一半,身体方面是长生不老的另一半。两半合起来才能成功一个圆、才完整。所以道家称做性命双修,就是根据《易经》来的。

明心见性走的是禅宗的路线,偏向于所谓见性成佛这一面;而道家、密宗走的路子是偏重生理的一面,就是先把生理修好,修到返老还童,再走明心见性以成佛。这就是性命双修。所以道家由《易经》这个法则产生了两句话:“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英灵难入圣。”

中国文化关于修炼生命的方法有两派,一派反对双修的(不是指男女的性,而是指性命双修而言)。譬如道家、密宗偏向修命,禅宗偏向修性。另一派注重双修,所以后来道家修炼长生不老的才有“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的警语。只晓得炼功夫,炼精气神、炼气脉,把身体搞好,就是只修命。

下面一句是“但修祖性不修丹”,讲佛家的人光念佛呀,参禅打坐呀,身体方面不管,那就“万劫英灵难入圣”了。不修命就不能炼成纯阳之体,不能成佛、不能成仙,永远也不会成功的。这也是真话。

所以中国正统的道家注重性命双修。性命双修的法则,要身体与心灵同时并重。

——《易经系传别讲》

南怀瑾:先把生理修好,再修明心见性,这就是性命双修

道家有句话,批评佛家一般打坐参禅念佛的,也包括道家的一般修行人,叫做:“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有些修行人,热衷于练气脉,打通任督二脉,做功夫,练身体,这只是修命,不是修性,不晓得明心见性,这是修行第一病;这样的修性是一个错路,落在了身见上。

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譬如许多学佛的人,很多只讲学理,流于口头禅,身体一点都没有转变;有一点明心见性的,又不能念念不迷,这个身体的转变不去管,所以精气神不能凝合为一;这样充其量只修了一半,会出阴神,不会出阳神,只有等到中阴才可能成就,现世不会成就报身、化身。

所谓报身成就,是转变了这个业报之身。出阳神是化身成就,不靠妈妈,自己能生出来另外一个生命,别人也看得到这个化身的。我们平常从女人下面生,修到阳神成就,从头顶上化生出另一个自己来。道家跟密宗的修法几乎是一个路线,这个不应该在这个课题上讲,今天是顺便说到。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南怀瑾:先把生理修好,再修明心见性,这就是性命双修

我们做功夫、打坐为什么不能进步呢?大家一定以为是方法不对,拼命找明师求方法,不是的!不要受自己的骗。功夫为什么不能进步?为什么不能得定?是因为心行没有转。心理行为一点都没有改变的话,功夫是不会进步的,见地也不会圆满。这在中国文化上,不论是儒家、道家,说法都是一致的,都是同一个论调。

比如学道家的人讲,学道成仙有五类(好比佛家的五乘道),有鬼仙、人仙、地仙、天仙、神仙(也叫大罗金仙,相当于大阿罗汉)。道家认为“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光练气脉,做身体上功夫,而认为这是道,这是修行的第一大毛病。

又说“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学佛的人只高谈理论,对于生命根源没有掌握住,经一万劫也证不到圣人的境界。不论怎么说,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想成仙要修无数功德,无数善行才行。

——《如何修证佛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