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十個表格帶你瞭解化工2020年最大的基本面——供給壓力

標的選擇:PTA、乙二醇、PP、PE、PVC、苯乙烯、甲醇、純鹼、尿素、瀝青

資料來源:卓創資訊2019-2020年報

基本邏輯:受朱格拉週期因素影響,近幾年以產能置換為特點的新增產能變化趨勢成為商品市場的重要關注點。進入2020年,化工品行業在新設備,新工藝的影響下,市場供應壓力明顯增大。以乙烯系列產品為例,其價格已經在2019年提前進行了反應,而產能增加、供給壓力增大的產品除了乙烯系列之外,還包括其他與一體化相關的產品。

能源化工行業的源頭產品包括煤炭、天然氣、原油三個大類,近年來增產較多的是煉化一體化裝置,即以原油為原料的相關產品,涉及苯乙烯、MEG、PTA、PP、PE等期貨產品,而尿素分為氣頭和煤頭兩類,純鹼是化工類產品中第一個無機化工類產品,上述均與能化產業鏈存在密切關係,如下圖所示。

神奇的十個表格帶你瞭解化工2020年最大的基本面——供給壓力

圖1 能源化工類期貨產品產業鏈結構圖

考慮化工產品之間存在相關性,我們重點分析甲醇、苯乙烯、MEG、PTA、PP、PE等產品的基本情況,並從基本面中產能的角度對未來化工行業的發展做出簡要分析。

一、煉化一體化:進入投產高峰期 產能壓力向下轉移

據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一次原油加工能力為9.06億噸,未來五年中國仍有1.57億噸的石油煉化產能處於在建或擬建狀態。2024年中國的一次原油加工能力將突破10億噸達到10.6億噸的水平。

在建產能有三個顯著特點:

第一,產業中心向沿海轉移。按照國家未來發展計劃,沿海地區將形成十大化工產業集中地,目前在建及擬建重點項目均位於沿海地區。

圖2 部分在建擬建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統計

圖片來源:2019年IPIC石油化工年會,劉新偉《數字背後的中國石油化工行業》

第二,煉化一體,縱深發展。近年來我國大量新上馬的大型石油化工項目均為煉化一體化項目,具有項目投資規模大,產業縱深延長的特點。不管是三桶油的項目還是民營企業的項目都瞄準精細化生產,改變傳統煉油一體化程度低和油主化輔的特點。

第三,市場放開,民營資本大量進入。三桶油在沿海地區佈局項目包括中石化旗下茂湛、鎮海、上海和南京四大基地;中石油廣東揭陽煉化一體化項目;中海油惠州石化基地項目;民營煉廠不甘示弱,頭部民企浙江石化(4000萬噸/年)、恆力石化(2000萬噸/年)、盛虹煉化(1600萬噸/年)均達到世界規模。殼牌、埃克森美孚、巴斯夫、沙特阿美、巴塞爾等在國際石油化工巨頭同樣在中國佈局高端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

煉化一體化項目的投產帶來下游相關配套行業產能的下沉,三烯三苯迎來較大的產能壓力。2019年下游相關產品中乙烯及相關產品在價格上已經提前反應,化工期貨相關品種中PE價格率先跌破15年11月份的低點,乙烯,苯乙烯等相關產品價格也跌破或接近前低。

二、烯烴及相關

2.1 乙烯:20年新增產能1322萬噸

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配套項目中多數配有大乙烯裝置,這也造成了未來乙烯行業供應增加的強烈預期,同時也導致乙烯基相關產品在價格上擴大了向下修正空間。2020年全球乙烯產能繼續處於擴張週期,據卓創資訊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球新增乙烯產能1509萬噸,主要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和韓國,其中中國新增產能為1322萬噸。

表1 2020年全球乙烯計劃投產產能

神奇的十個表格帶你瞭解化工2020年最大的基本面——供給壓力

據卓創資訊統計,未來五年間,中國初步計劃有3265萬噸的乙烯新產能投放,產能擴張率高達131%,考慮到部分項目延期因素,超過2000萬噸新增產能釋放仍是大概率事件。2020 年中國乙烯新增產能保守估計為977萬噸,以油和輕烴原料為主,分別佔比在52%和40%。從投產區域來看,主要集中在華東和東北地區,這兩區域新增產能佔2020年總計新增產能的34%和31%。2020 年中國產能將達到3644萬噸,新產能的投放不僅帶來供應量的增加,同時也引領乙烯生產技術的革新,烯烴原料輕質化將成為發展趨勢。

2.2 丙烯:2020年新增產能582萬噸

丙烯與乙烯是一體化裝置中同時生產出來的產品,大乙烯裝置丙烯產能一般為乙烯配套產能的1/2。據卓創資訊統計2020丙烯總產能將擴張至4509萬噸,同比2019增加582萬噸。2020年丙烯產能擴張將延續了去年的特點,煉化一體化、丙烷脫氫及煤制烯烴仍是主力軍。

表2 2020年國內丙烯裝置投產計劃表

神奇的十個表格帶你瞭解化工2020年最大的基本面——供給壓力

2.3 甲醇:2020年新增產能1000萬噸

我國甲醇生產原料包括煤、天然氣、焦爐氣等,主要產能集中於前兩類。2019年中國甲醇行業預計總產能超過8800萬噸/年,較2018年增長4%以上,但產能增速有所放緩。國內甲醇行業自上世紀50年代起步,2000年之後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支撐下,下游需求快速擴張,行業進入高速增長期。在2015之前,甲醇產能始終保持著平均25%附近的高速增長,2015年之後行業逐步進入成熟期,產能增速明顯放緩。

2020年國內甲醇產能擴張的步伐仍在繼續,據卓創不完全統計,2020年新增的甲醇裝置產能在1000萬噸/年以上(統計範圍包含一體化裝置),中國甲醇產能逼近一億噸/年。

表3 2020年國內甲醇裝置投產計劃表

神奇的十個表格帶你瞭解化工2020年最大的基本面——供給壓力

三、通用塑料

3.1 聚丙烯:2020年新增產能615萬噸

聚丙烯根據來源可以分為煤頭、油頭、氣頭三類,產能的增加呈現多元化的狀態。2019年新增產能以煤製為主,2020年將轉為油頭為主。據卓創統計,2019年國內新投產能在202萬噸;2020年聚丙烯產能繼續擴張,預計2020年新增產能將達到615萬噸,未來五年將有1240萬噸新增產能投產。從結構來看,2020年油制聚丙烯佔比較高,而煤制聚丙烯裝置投放速度有所減緩。

表4 2020年國內聚丙烯裝置投產計劃表

神奇的十個表格帶你瞭解化工2020年最大的基本面——供給壓力

3.2 聚乙烯:2020年新增產能500萬噸

聚乙烯產能的增加狀態與聚丙烯類似,2020年新增產能以油頭為主。據卓創資訊統計,未來五年,國內有28家企業計劃新增聚乙烯生產裝置,累計新增產能1279萬噸,其中2020年計劃投產500萬噸。卓創資訊預計,到2024年中國聚乙烯產能將達到3259萬噸水平。

表5 2020年國內聚乙烯裝置投產計劃表

神奇的十個表格帶你瞭解化工2020年最大的基本面——供給壓力

3.3 PVC:2020年新增產能295萬噸

PVC生產分為乙烯法和電石法,2020年投產產能中,乙烯法產能增速較為明顯。卓創資訊預計2020年乙烯法新投產的產能為295萬噸。但,不可忽視的是,近年來PVC產能投產推遲情況較為普遍,考慮部分裝置難以按時投產以及部分置換產能對總產能影響不大等因素,預計實際增量仍可達到250萬噸左右。

表6 2020年國內PVC裝置投產計劃表

神奇的十個表格帶你瞭解化工2020年最大的基本面——供給壓力

四、芳烴及相關

4.1 苯乙烯:2020年新增產能457萬噸

苯乙烯按照生產工藝可劃分為乙苯脫氫和環氧丙烷聯產兩種主流工藝,其上游原料為苯、乙烯、丙烯等,其原料來源較為廣泛,一體化裝置投產給苯乙烯產能較大壓力。卓創資訊預計2020年國內苯乙烯裝置會有457萬噸新增產能,其中民營企業新增產能佔比較高。

表7 2020年國內苯乙烯裝置投產計劃表

神奇的十個表格帶你瞭解化工2020年最大的基本面——供給壓力

4.2 PTA:2020年新增產能1570萬噸

PTA是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重點下游行業之一,新增產能多配套有終端合成纖維產能,其產能呈現出向後一體化的趨勢。卓創資訊預計,2020年PTA新增產能1570萬噸,若全部達產則中國PTA產能將達到7139萬噸。其中福建百宏240萬噸為向後一體化產能,佔總擴能的15.3%。

表8 2020年國內PTA裝置投產計劃表

神奇的十個表格帶你瞭解化工2020年最大的基本面——供給壓力

五、乙二醇:2020年新增產能657萬噸

乙二醇按主要生產工藝可分為一體化、合成氣兩種,原料分別是原油和煤,未來兩年乙二醇處於明顯的產能擴張週期。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增產能657萬噸,2021年新增產能826萬噸。從工藝角度劃分,2020年新增產能中一體化路線產能345萬噸,佔比52.51%;合成氣路線產能312萬噸,佔比47.49%;2021年乙二醇新增產能中合成氣路線產能466萬噸,佔比56.42%;一體化路線產能200萬噸,佔比24.21%,乙烷裂解路線產能160萬噸,佔比19.37%。

表9 2020年國內乙二醇裝置投產計劃表

神奇的十個表格帶你瞭解化工2020年最大的基本面——供給壓力

六、化工類主要產品新增產能情況對比

從產能變化的角度分析,2020年主要化工品期貨產品當中,產能增幅最大的是乙二醇,增幅達到58.87%,其次是苯乙烯,產能增幅達到49.11%。

儘管產能代表著產出的能力,但並非直接的供應指標,另外由於利潤下滑等因素可能也會導致產能的投產進度放緩,所以,並不能單純利用產能增幅作為判斷商品強弱關係的主要理由。2020年新的一個庫存週期將要開啟,部分行業的利潤也會有所修復,上半年是新增產能投產的最佳時機,進入三四季度之後,補庫存的預期將會逐步減淡,商品價格也會呈現明顯的承壓態勢,商品再次進入到下跌通道的概率增大。伴隨商品價格下跌而來的是利潤的走低,這也會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熱情以及對於新增產能投產的預期。

表10 2020年主要化工期貨產品產能增幅

神奇的十個表格帶你瞭解化工2020年最大的基本面——供給壓力

近年來化工、鋼鐵等行業的投資充分反映了新世紀以來第三個朱格拉週期初期的盛況,這也與2000年之後的新增產能集中進入設備的更換期有關。新的設備、新的技術必然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的提高,供給端的彈性也隨之增大。面對不斷增加的內部市場競爭,以及逆全球化帶來的外部壓力,產品的差異化不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何利用新的技術實現勞動力成本的下降,生產效率的提升,生產計劃的精細化才有可能決勝未來。

而資本市場上,期貨產品的不斷擴容和期貨衍生品不斷的增加,也給生產企業帶來不一樣的生產和貿易方式,期權時代的到來也預示著商品市場三維立體交易方式的形成。區塊鏈、5G技術、智能化生產技術的應用也將會帶來整個製造業的變革。

卓創資訊致力於成為中國大宗商品市場專家,踐行“我的資訊、您的財富”使命,更多的精彩資訊詳見卓創資訊2019-2020年年報,本文章中的觀點及數據均來自相關產品年報,實際變化數據請參考年報最終版本。

本文章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對於市場趨勢的預判僅供參考,文章內容不構成實際操作中的建議,請知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