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藥是否人人有效?這位醫生說出了實話……


靶向藥是否人人有效?這位醫生說出了實話……

就是前不久,一位河南患者的女兒急忙忙加我微信,就想請教一件事情:家母肝癌晚期,正在使用多吉美靶向藥,目前感覺副作用不小,是不是應該堅持服用。


面對患者親人的這個問題,我真的好難回答。


肯定嗎?可這個藥會對腫瘤有多大的抑制作用、它會延續患者多長的生命時間、用它需要多少金錢,或者說白了,使它值不值?


否定嗎?不能!靶向藥代表了目前醫學界對癌症最前沿的認知水平和最佳的抵抗辦法,否定它,意味著否定了患者的救治希望。


靶向藥是否人人有效?這位醫生說出了實話……

所以,這不是一句話可以回答得了的問題。為此,我只得多說兩句。


先從靶向藥是什麼說起


靶向藥是近些年新興的一種對癌症的治療手段。它因具有對癌細胞更準確的點殺力、對人體正常細胞更小的泛殺力而被醫學界寄予抗癌的厚望。


我們每位經歷過化療的患者都知道,化療,那是一段極其痛苦的治療過程,那是生命體能與癌細胞的較力——看誰更禁得起藥物的絞殺!很多患者往往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癌細胞尚未剿滅,身體已經不堪。所以,尋找一種只殺癌細胞不傷及正常細胞的救治藥物就成為所有醫藥界人士追尋的目標。


再說醫學藥學科學家的思路


科學家們想到:人體的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在生長完成後是相對穩定的,不再增長。誰也不會說哪天胳膊上又多長出一條動脈,腿上又多出一根神經。而凡是需要多長一條血脈、一段神經的,那一定是新生命的出現。那麼這新的生命,一個可能是嬰兒,一個就是腫瘤。


腫瘤的生長確實如此。當數以億計的癌細胞堆積成一個腫瘤的時候,它就有了擴展的需求。這時,它的血管會像植物的藤蔓一樣伸向遠處,抓住一個附著物,叮在那裡,長大,再造血管伸向遠方------科學家想,如果能有一種藥物阻斷血管的生成,就等於切斷了腫瘤發展的通路。


靶向藥是否人人有效?這位醫生說出了實話……

還有一種思路就是切斷癌細胞發展的信息通道。這就像人類的社區建設一樣,一個新社區的建成有賴於水電系統和通訊系統的完備,非此,人員不能入住,社區就不能形成。


正是基於這些思考,世界各地的藥學家陸續研製出一些靶向藥,如,抗淋巴瘤的利妥昔單抗(品牌名美羅華),抗肺癌的吉非替尼(品牌名易瑞沙)、鹽酸厄洛替尼(品牌名特羅凱),抗乳腺癌、胃癌的曲妥珠單抗(品牌名赫賽汀),抗腎癌、肝癌的索拉非尼(品牌名多吉美)等。這些藥或以阻止血管再生見長,或以截斷信息傳遞為目的,總之,它們成為目前殺癌最先進的、最有靶向意義的抗腫瘤藥物。


三說靶向藥的成熟度不同


但是,我們還必須承認這樣一點:不能一聽使用靶向藥,就以為救命。因為,對靶向藥的研製還在起步階段,就目前出現的為數不多的幾種藥品,它們的成熟度也相差甚遠。如果我們把藥品的殺癌有效率設定為一百的話,有的靶向藥能夠達到60%,有的是40%,可也有的能算它達到20%就很不錯。它們的確叫靶向藥,但是它們的成熟度和有效度也確實不同。(具體哪個更成熟,哪個僅稍強於安慰劑,醫生心知肚明,但不一定告訴你,作為患者自己要去體會和學習。)


四說每種靶向藥都有自己特定的獲益人群,它不對所有患者有效


就因為“靶向”二字在化療界的獨特魅力,吸引很多醫者與患者的追隨。但是,癌友們要切記一點——你的病的診斷分型是不是真的與藥品說明書講的適用範圍相匹配,如果是,沒問題,值得試,爭取試,其結果往往是樂觀的,起碼會少許樂觀。但是,如果你的病不在它的適用範圍,我的意見是不必試,因為效果不會好——你不光花了錢,腫瘤還不見得小,你的身體又增加了一次無用的藥物體驗,這讓身體裡的癌細胞徒增了它的耐藥性,同時又給了它一回激變的刺激,這對未來的治療不利。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既然都是殺癌的藥物為什麼不能對所有腫瘤有效?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困惑。直到我讀了英國科學家道金斯寫的《基因之河》這本書,我才似乎明白了一些。


靶向藥是否人人有效?這位醫生說出了實話……


原來,世上萬物都是按照各自祖先遺留下來的基因密碼來生長和傳宗接代的。我們人類也不例外。一旦一個幼小的受精卵子成為了一個新生命載體,它就會按照祖先給與的基因密碼踏上“成人”的旅程。這個密碼會告訴它什麼時間分裂出血管,什麼時間分裂出神經,什麼時候分為骨骼和肌肉,什麼時間變化出手臂和手掌,哪裡需要長,哪裡需要短,哪一步可變化出毛髮,哪一步生長出指甲。

基因的密碼翔實而縝密,成人的路徑複雜而有序,這一切不應出任何的差池。這也意味著,肺與胃不是一個密碼,胰腺與胸膜也搭不上邊界,即便同屬於一個器官,也會因不同的層次和部位而密碼略有不同。正因為癌症是基因的病,治療癌症的靶向藥又是利用基因之間相互的差異來聚焦於某一點的,所以,它只能對某個密碼有作用。這就如同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鎖頭與鑰匙不匹配,鑰匙再多也不頂用。這就是為什麼靶向藥不能對所有患者都有效的道理。就像美羅華,說明書上寫著它適應於淋巴瘤B細胞來源的患者,言下之意就是說,藥學家早在套細胞、T細胞來源的淋巴瘤患者身上試驗過了——不頂用。


五說患者要關注靶向藥的有效率


幾乎所有的靶向藥都有這樣的說明:它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但是提高的數字是多少?是半年還是一年,是三年還是五年?我們去問醫生,醫生大多含糊不答;我們到網上去查,幾乎所有的頁面都沒有這個數字。為什麼?因為這個數字常常滿足不了患者的期望,真的說出來有時對患者還是個打擊。


其實,我希望患者能正確看待這一點——醫學的進步是一個十分艱難的旅程,對於那些很棘手的癌症來說,能從原本的中位生存期6個月提高到8個月,那簡直就是巨大的歷史進步。不要小看這兩個月,或許它真的可能給你帶來翻盤的機會。


問題的關鍵是這靶向藥太貴了。就像多吉美,一盒2.5萬,買三贈三,所以患者多被誘惑,一出手就是7.5萬,六個星期的量。這個錢對富人不怕,但是對經濟拮据的家庭來說真是有點多。畢竟這種藥是全自費。我想,如果這藥可讓患者的生存期延長得多一些也好,我們砸鍋賣鐵豁出去了,但是,如果知道它的中位生存期只比安慰劑提高了兩個月,我們又會做怎樣的選擇?


六說靶向藥也有副作用


任何事情都是相對而言,靶向藥的“靶向”二字也是相對而言。有些患者對靶向藥的承受力好些,副作用小,可有些患者卻會很差——嘔吐、腹瀉、蕁麻疹、低血壓、骨髓抑制、神經毒性、肝臟毒性、間質性肺炎,等等,攤上哪樣也不好受。所以,

在使用靶向藥時,自己多留個心眼,不要出現不良症狀時還一味地認為“這不是靶向藥的錯”,而是要懂得該捨棄時捨棄。


七說使用靶向藥也應見好就收


我們患者都想知道,如果我們選擇了靶向藥,這個昂貴的藥物到底能把我們帶到哪裡——是暫時的緩解?還是徹底的痊癒?我們要使用它一時?還是要一直使下去?說白了,我們就是想知道它能不能救命,我們到底要依靠它多久才是個頭兒。


應該說,成熟的靶向藥在遇到與其相匹配的患者時,它的功效是神奇的,真的救命,幾個療程就結束;但是有些靶向藥遠沒有這種效力,加上患者本身的疾病種類和嚴重程度,治療的效果僅能達到部分緩解,或短期緩解。所以,使用藥品的時間會一直持續,正像有些藥品說明書上介紹的那樣,待到藥品對癌細胞不起任何作用,待到患者再也耐受不了它的副作用,那就是停藥的時候。而這個時候,患者大多失去了翻盤的機會。


所以,我常與患者探討,我們是不是應該充分利用靶向藥在初期使用時對癌細胞的攻擊作用,一旦感覺耐藥馬上停止。這樣,一可避免藥品的毒副作用在身體裡的積蓄,二是留給身體一個修養生息的時間,三是節省買藥開支。


第八是我想對這位河南患者女兒說的話


前來詢問的患者女兒告訴我她的母親是20年的乙肝患者,肝硬化,肝癌晚期。見醫生時,醫生說已經不能手術,化療也沒有實際意義,僅推薦多吉美靶向藥試試。


我想,患者的情況與多吉美靶向藥的獲益人群完全契合——肝癌晚期,沒有手術,不曾化療。所以,醫生的建議是積極的,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尚好可以試試。但是,患者在使用此藥後感到整日腹瀉副作用不小,並對用藥產生畏難情緒。這時,我想說:如果是我,我會停藥。因為,我知道:肝癌,特別是由乙肝轉來的肝癌的難治程度,我也明白多吉美這個藥在治療上效果有限,我還了解到繼續使用該藥的前景,所以,當藥物的副作用出現時,我們應該意識到,那是生命的風險在逼近。這時,我想跟患者說:我們是不是該轉變一下救治的策略?


靶向藥是否人人有效?這位醫生說出了實話……


如果開始時的治療策略是殺滅腫瘤,那麼現在,就應該以守為攻。我常勸我們的患者和家屬要把治療的手段想得更寬泛一些:西醫不能手術和化療了,我們能不能試試中醫?如嫌中醫見效慢,我們能不能同時學學郭林氣功?如果說,我們今天不能馬上康復,那我們能不能爭取明天不死?外力的治療不能承受了,那我們是不是該調動一下自身的免疫力?我們原來精神壓力大、心情不是太好,那麼此時我們能不能改變一下心態,讓自己快樂起來?


總之,先不要讓自己受罪,要保存實力,活一天是一天,活一天舒服一天,活一天快樂一天,讓我們每天都有資本可以期待明天的到來!


這就是我想對患者女兒說的話,有些長,有些瞻前顧後,但是,我們對晚期患者的救治就是要這樣摸索著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