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先:站在抗击新冠危险的最前沿

赵俊先是献县疾控中心疫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心副主任。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25年如一日地践行着一个卫生应急人和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当有急难危险任务时,他总是能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守护人民健康的第一线。他先后参与了SARS、禽流感、人感染H7N9、霍乱、食物中毒等县内数十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处置。

赵俊先:站在抗击新冠危险的最前沿

他守初心、担使命。哪里有重大疫情,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2019年12月份以来,湖北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为疾控中心主管副主任的他即进入临战状态,加班加点,率领大家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方案的制定、技术培训、物资储备等各项防控工作。春节前夕,虽然中心还没取消春节放假,但他早早做好了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准备,不分白昼地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岗位上。


2020年1月26日的深夜,紧张而平静的局面彻底被打破。献县中医医院报告了2名从武汉做生意回来的发热患者,根据中心领导麻军主任的派遣和职业的敏感,他立即带领4名应急队员赶赴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工作,27日早晨,实验室检测患者标本核酸检测阳性,在不敢相信结果的同时,他再次率队组织所有应急队员搜集患者所有密切接触者及家属的标本送实验室复核检测。在未知的情况下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和样本采集,病人需要对消杀人员、流调人员、标本采样人员全程暴露,工作人员只能单方面防护,这就使我们的队员等于完全处于与病毒零距离接触的危险状态。而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1个多月来,赵俊先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将自己置于病毒暴露危险的最前沿,不顾个人安危,以熟练的专业技能开展工作,排除疑点,为病例确诊提供技术支撑。

赵俊先:站在抗击新冠危险的最前沿

冬末的献县依然寒气袭人,但是厚厚的防护服下赵俊先和他的同事们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一套防护服的穿戴过程需要30分钟,完成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样本,将样本运送沧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完成一个工作周期大约需要6小时,一夜通常出动两到三次,每日凌晨4点前没睡过觉,实在困的不行就在椅子上迷一会,没时间吃饭,也来不及喝一口水,只有防护服下汗淋、饥饿及劳累的身体和职业的使命感,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他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赵俊先经常连续加班,疫情发生以来没有一天休息和正常下班,因加班无暇顾及家中生活。春节期间,随着疫情逐渐扩散,从腊月28,他几乎每天以办公室为家,一把凳子、一张桌子均成小憩之地。大年三十晚上的办公室里,有他撰写方案的身影;凌晨2点值班室里,有他统计、上报数据的身影;晚上21点医院发热门诊、有他穿着防护服的身影;下午13时,凌晨24时有他以方便面为餐的身影。在疫情防控工作面前,他家近城区,然而回家却成为了他最大的奢望,他深知家虽温暖,但没有安定的国,哪有温暖的家。

赵俊先:站在抗击新冠危险的最前沿

赵俊先:站在抗击新冠危险的最前沿


就是这样,他和中心的同事,用一个个24小时的守候,呵护着疫情下的“美丽献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