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名医护放弃39万补助,媒体:可以不要,不能不给


150名医护放弃39万补助,媒体:可以不要,不能不给


3月10日,云南昭通宜良县人民医院150名医务人员通过当地媒体宣布,放弃申领抗疫补助,共计约39万元。消息传出后,引起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该为医护人员的行为点赞,但也有网友称,这笔补助是他们应得的。针对此事,当地已介入调查。

150名医务人员集体放弃申领抗疫补助,这事值得掰开细说。

这钱该不该拿?虽然当地未发生一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但该医院医护人员一样是加班加点,奋战在抗疫一线。事实为证:在长达一个月的加班加点工作中,医院解除出院隔离患者37名,发热门诊累计诊治患者389人,卡点累计579人……没有确诊病例,就是交满分卷,医护人员完全应该拿到相应补助。

该拿的补助,个人可不可以放弃申领?国家补助到个人,个人放弃申领,单纯从个体自愿选择角度,无可厚非。类似情形,过往也不少见。

既然如此,网友担心什么?担心“被自愿”,担心“欺负老实人”。

伸出五指都不一般长,150人异口同声放弃申领,不免让人合理怀疑,这是医院方面的“组织行为”。而如果是医院的号召,难免会出现有些人违心响应。让医护人员集体亮相,也会形成一种无形的道德压力——别人放弃了,我能不放弃吗?说严重点,这是“道德绑架”。

即便这真的是150名医护人员自愿做出的选择,也不是这么个做法。有网友也说了,完全可以先发补助,再由个人自己决定是领取还是捐出。这样,补助到位了,个人意愿也可以实现。

为什么这样做更合理?因为从后果看,这样才不会对其他医院的医护人员造成类似道德压力。一个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子贡拒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鲁国有规定,谁见到鲁国人在外沦为奴隶,把他们赎回的,可获得政府奖励。孔子的弟子子贡这么做了,却拒绝接受奖励,结果被孔子骂得狗血淋头。孔子说,你拿了奖励是应该的,没人会说你,但你不拿,后果很严重,以后鲁国人就不会从别国赎回奴隶了。

子贡拒绝接受政府奖励,虽然提高了自己的道德水准,却对其他人造成了压力。他自己能做到,而别人不一定能做到。如果赎回鲁国奴隶而不能去领取奖励,自然有些人干脆就不去做了。这样,反而会让更多鲁国奴隶得不到解救。

所以,150名医务人员集体放弃申请抗疫补助,不该成为效仿的榜样。这段时间以来,国内医护人员冲在一线,舍身救人,于情于理于规,都应得到国家的补助。对于这笔补助,既要保证真正发放到一线医护人员手里,也要避免出现“被志愿”放弃的现象。简单讲就是,医护人员可以不要,但有关部门必须要给。

喜欢的朋友欢迎加关注或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