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秦桧遗嘱说杀岳飞不是自己主意,请问秦桧遗嘱的原文是什么?

若愚趣谈


最近几年,为秦桧的历史形象重新定位的声音时有出现,关于秦桧是不是奸臣,是不是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的话题,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引发这场争论的,据说是在2006年在南京某地宋代墓穴中出土了一批文物。经有关文物部门证实,该批文物中包括了秦桧亲笔书写的“政治遗嘱”。

据网上的消息称,秦桧在该份遗嘱中,首先告诫子孙远离政治,自己深知将“获谴汗青”,“蒙羞万年”,叮嘱子孙在他死后万莫贪恋禄位,急流勇退,也不可在风暴来临后为他争辩,“庶几可得苟全性命”,并对几个已身居高位的族人详细指示了退出政坛的方略。专家正是据此认定此书信为秦氏家族内的政治遗嘱。秦桧在该份遗嘱中表明自己坚信对金议和是当时的“国情”下保全家国的唯一出路,也曾经和岳飞直接探讨过此问题,但岳飞表示“要为不可为之事”。据此,现在的一些人怀疑给秦桧“奸臣”的历史定位是否恰当,认为秦桧或许就是一个为国家社稷着想,为民族统一大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忠臣。

那么,到底秦桧在遗嘱中的原文是怎么说得呢?笔者在网上多次搜索,都未找到所谓的“秦桧遗嘱”原文。如果真有那么一份珍贵的遗嘱,秦氏后人应该要求文物部门将遗嘱原文之公诸于众而让世人解读历史真相,为古人的历史地位重新做一个公正的评价。可是并没有原文。因此,在没有遗嘱原文公诸于世之前,关于出土“秦桧遗嘱”的消息并不令人信服。

然而,当大家在网上讨论“岳飞”或“秦桧”时,有人却总把“秦桧遗嘱”拿出来说事。可是,自己又不能直接引用“遗嘱”原文中的文言文加以证实,而是用白话文说秦桧怎么这么说。要是今人可以随便捏造古人说话,我还可以说孔子曾经曰过“赵州桥乃鲁班所建”,这岂是事实?可以毫不怀疑地说,“秦桧遗嘱”事件,就是一帮想为秦桧翻案的人所为。但可惜自己水平拙劣,不敢将伪造的“秦桧遗嘱”公诸于世。

造假者为何不敢将伪造的“秦桧遗嘱”公诸于世呢?原因有二。一是宋代书面语言为文言文,秦桧作为北宋太学学正、御史中丞,南宋丞相,其文学才华非一般人能比。即使今人专供古文的硕士博士,高级教授,也无法达到秦桧的写作水平。这里说的不是说今人的才华不行,而是时代局限了今人无法写出文言时代的文章,而秦桧是宋代人,又是当朝最高层最有学问的人士之一,其在当朝的写作水平无疑是高高在上的。

第二是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秦桧创造了宋体字。今人即便是书法家,几乎无人临摹宋体。造假者不但无法在写作水平上达到秦桧的高度,而且字体也不能模仿。因此,便出现了光打雷不下雨的现象,都在极力为秦桧辩解,称秦桧遗嘱怎么怎么样说,却拿不出“秦桧遗嘱”的原文来自圆其说。可见,造假者是何等卑劣,为了为秦桧翻案,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可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企图以假象来掩盖真相的手段都是拙劣的,任何企图用迷雾遮住群众视线的操作都是徒劳的。佞臣终是佞臣,怎么为他粉饰和化装,都无法改变其在人们心中的卑劣形象,其卑鄙的灵魂只能化作永远的跪像被世人唾弃和掌掴。


若愚趣谈


秦桧在风波亭杀了岳飞是事实。至于整件事到底谁才是主谋?千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因为秦桧杀没杀岳飞都跑不掉奸臣的定论(他应该还有其它很多不良表现,罪责难逃。),所以,一个罪大恶极之人,在很多人眼里也不在乎多一条两条罪状(不管是不是他干的,反正都是大坏蛋)。在今天,我们也常见到某些贪官,事情败露了,把全部罪责一肩挑,替另外的人物背锅,换来家人得到关照的真实表现。有的人一看到还有人居然敢为早已定论的奸臣说话,也不管人家说的话是否合理,通通认为是想替奸臣翻案,马上就开始辱骂起来。什么奸臣后代呀,一路货色呀,秦桧是你家祖宗呀等等。这么激动干吗呢?我们应抱着淡定的心情,耐心仔细看完人家的评说。觉得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之处可以平等交流。开口就只知道骂,自己又说不出个所以然,这都不是应有的态度。照这类人的想法,要是天天去法院听审案,一定会认为凡是替犯罪嫌疑人辩护的法师都该死,所有帮坏人说话的都不是好人。秦桧是奸臣,主要不是根据杀没杀岳飞确定的,所有坏事也并不一定都是某奸臣所为。带着学术探讨,弄清事件真相,一分为二看待问题,这才符合辩证法。


有话我要说153519311




浅析秦桧遗表





网传那份让某些同学高潮不已的那份《秦桧遗嘱》早就由作者本人证实只是一次大众智商测试

秦桧死后除了留下“富于左藏数倍”的巨额财富外,真的什么都没有留下吗?也不是。秦桧死后有一份真实的遗表存世




这份遗表在南宋史家李心传看来简直是秦桧在自己打脸,所以简单地一笔带过

遗表略曰:愿陛下益固邻国之欢盟,深思宗社之大计,谨国是之摇动,杜邪党之窥觎。~《要录》169

乍一看,秦相公这不是忧国忧民,临死还替赵构着想嘛?实际上秦桧死前这两个月干的事就足以抽肿他的脸

我在上一篇答案中刚写过,绍兴二十五年八月至十月,秦桧火速提拔了一批骨干分任台官、谏官、待从;秦桧死党党曹泳知临安府,苏符知建康府,分掌南宋都城和行在;董德元升参知政事,薛仲邕为枢密都承旨;秦熺提举秘书省,秦埙试礼部侍郎,秦堪充敷文阁待制,秦桧的子孙全部进入中枢担任要职;秦桧本人为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总管二府。

秦桧临死前完成的布局已经从根本上威胁到了赵构的宗社。已致于当赵构决定让秦桧祖孙三代集体退休时,身边连一个正常起草诏书的人都没有,无奈只好让兵部侍郎沈虚中连夜入宫加班拟诏

秦桧一边提醒赵构提防邪党窥觎,一边将赵构身边的官员全部换成了自己人


绍兴二十五年十月,秦桧临死前决定将政敌一网打尽,为秦熺继相扫清障碍,于是罗织了一场“谋大逆案”。牵连其中的贤士有五十三人,案子已经做实,只需秦桧签字就可以行刑。最后时刻因为秦桧病笃无法提笔,包括赵构钦点的状元张孝祥在内的五十三人才逃过一场大劫。

秦桧一边罗织着贤士们的罪名,一边劝赵构谨国是之摇动




《秦桧遗表》全文约七百字。以下根据《三朝北盟会编》所载《秦桧遗表》谈谈其它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伏念臣早缘末学,奋自书生。当见危致命之秋,守策名委质之分。画疆之遣,元枢飞掩。报之符存赵之陈,具寮奉惩断之指。仓皇皇奔走从君,衣冠不变于中华,觐会自依于常度。虽历九死其未悔,犹冀一言而可兴。草徽庙之二策,身居营窟,心在周行。

秦桧开篇说自己马上就要死了,然后向赵构细数自己在北宋灭亡时为老赵家立下的汗马功劳。1.两次担任割地使赴金营割地;2.金人立张邦昌时,上书存赵;3.被金人抓走做俘虏后依然恭恭敬敬地向徽宗行君臣礼;4.徽宗得知赵构登基便决定替赵构与金人讲和,那份降书就是由秦桧亲自草拟的

这一段总的看来,秦相公的意思是俺不但割得一手好地,还写得一手好降书,跟你老赵家的交情一向很深厚


钓鱼按:

那份情真意切的降书的确打动了金人,秦桧被分配到完颜昌手下担任了参谋军事、随军转运使的重要职务。由此,即便秦桧真的对徽宗行君臣礼,时间也仅几个月

秦桧存赵上书有不同的版本,南宋版是乞金人立钦宗或太子;金国版本是乞立赵氏没有从政经验的宗室子弟




洎浮海以言旋,举同朝而趣异。下石而挤者纷至,奉身而退者累年。荷上圣之深知,排群疑而复用。

秦相公说自己好不容易回到南宋,却在初次任相时被同僚排挤,以致罢官好几年。后来赵构力排众议,重新启用了他


钓鱼按:

估计这一段赵构看了会老脸一红。秦桧初相时被吕颐浩玩下了课,赵构下诏榜于朝堂公开指责秦桧“不知治体,信任非人。耸动四方之听,朕志为移,建明二策之谋,尔才可见”。

秦桧复相是一件很偶然的事,绍兴七年张浚、赵鼎二相乱斗,张浚启用搞得一手好党争的秦桧为枢密使,想与秦桧联手对付赵鼎。秦桧这次斗得很聪明,事事藏身暗处,表面上却对二相都很恭顺。张浚斗败被罢,秦桧也没有得罪赵鼎,便补了个缺




专秉任于钧衡,奉畴咨于帷幄。入而告后,玉音常许......上遵成算,复建中兴,惟聪明睿智之绝伦,因古昔帝王之未有......挺身死难,救民于仗节之初;修睦休兵,寻盟于奏峨眉山之后。是谓乐天,以保天下继代,以率功名居然......德之厚也,臣何力焉?

秦桧说自己专注于宋金讲和,为老赵家再立新功。秦桧郑重指出,议和后天下太平人民幸福的根本原因是赵构德行深厚


钓鱼按:

实际上宋金议和是南宋单方面投降,放弃和尚原、大散关、泗州、海州等战略要地,使南宋连防守的地利都失去了,更从根本上断绝了南宋北伐成功的可能性。(近期写过相关问题,不详述)

议和后的南宋吏治腐败、皇室和官员俸禄猛增、再加上巨额岁贡,以及短期裁员后又一路看涨的军队员额,南宋朝廷开销超过战时,增税也就在所难免。江浙税赋十增七、八;四川田赋高达十取其五,十年前便取消征收丝绸在议和后恢复了。以致后来朱熹曾发出“州县直是视民如禽兽”的感叹




臣感陛下推心委用之诚,进期毕命;睹陛下求治焦劳之切,退欲忘身。但知方疾以尽公,不敢辞劳而避事......顾愚臣知遇之若斯,虽举族捐糜而曷报。而臣上负乾坤之造,莫知药石之功,病在膏盲,命垂晷刻......

秦桧说赵构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把自己感动得眼泪哗哗的,于是秦桧也不敢懈怠,抱病坚持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秦桧表示,自己一定会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不仅自己要为赵构站好最后一班岗,自己的整个家族也将为赵构的中兴大业而继续奋斗


钓鱼按:

秦相公扯了半天蛋终于扯到了重点

秦桧死后,秦府的下一任掌门人自然就是秦熺。秦桧希望赵构任用秦熺,带领家族继续为赵构效力。秦桧提醒赵构,只有任用秦熺,南宋才会沿着“固欢盟、稳宗社、谨国是、杜奸党”的正确道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让秦桧失望的是,自己刚死硬,秦熺就奉诏离休了


九哥凭自己在赵宋皇帝中异乎寻常的长寿笑到了最后





为国钓鱼


一、我们现在对于历史人物的定性,来自于正史(官史,包括当朝修的和后朝修的)、小说诗词戏曲等文学作品、民间传说、考古成果等方面。我看正史还是比较靠谱。但是,其中失误和偏见在所难免。唯一的办法就是考古来校正。

文学作品的水份太大了。比如《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吹成了神,但是,实际上是把许多能人的功劳和能事都归于他了。实际上三国人物中比诸葛亮能的人大有人在。又比如《水浒传》把梁山英雄吹成了正义的化身、一个比一个英雄。可是宋朝整体上是太平盛世,并有包公、宋慈等官场正能量。说明什么?

谁想翻案,当然得拿出铁证了,得费超级力量了,或者是等待权威性考古证据的出现了。当然,翻案是要拿铁证的,不是修正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标准的,当然也与后人的经济等利益无关的。

二、我觉得我们对宋史的研究太差了,对宋朝的定位也有大的问题,比如:

1、对于辽金宋元之战和较量值得研究。宋联金灭辽。宋金之战中,元趁机崛起。宋又联元灭金。后来又是元拾金残部灭宋。其中的细节和利害得失,值得研究。

2、按现在一些人的共识说宋因重经轻武而亡。我看值得深究。一是我认为宋的错误在于战略上有重大失误。当时中国地面及周围人的天下概念就这么大,周围无象样的国家,日本隔海并且内战不止。宋联金可以,但不能灭辽,而应打个半死。后来也是宋联元可以,仍然不能灭金,也应打个半死。以便相互制约。二是宋抗元是45年内一半时间在打仗,后败。元可是当时的全球变态的存在,所向无敌,也就是宋与之较量了45年。说明宋在当时的抵抗意志和武力值仅次于元。宋仅抗元45年,之前抗金及联元灭金共1oo年,加上更前的联金灭辽5年。共计15o年,几乎一直在战争中。能说宋重经轻武吗?!

3、宋与辽金元连续战争15O年,可是仅有几人史册有载?!不太正常。为什么对岳飞那么突出的宣传?更奇怪的是让秦桧夫妇在岳飞墓前一跪就是近千年。史上罕见。


鱼磊卫静


我认为秦桧杀岳飞案件中秦桧不是主谋,我认为杀死岳飞的主谋是宋高宗。

每个人都知道宋朝是中国所有朝代中最不会打仗的朝代。并且宋朝是崇尚文学,贬低武学,那时候是文官胜过武官。

北宋朝开始和辽国开战,败给辽国并且签下了“檀渊之盟”。每年给辽国非常大的一笔钱财和贡品。和西夏作战也是败给了西夏,也是每年给西夏一大笔钱财和贡品。北宋朝每年给辽国和西夏一些钱财,而辽国和西夏也没有太过于为难北宋朝,而北宋朝的皇帝也是比较昏庸,那些皇帝们想着只要我每年给你们一笔钱只要你们不闹事让我坐稳这个位置就可以,我宋朝最不缺的就是钱。这就使得宋朝的军队意志力薄弱。

而金国则不同于辽国和西夏,金国灭掉了辽国,并且和西夏联盟后就和北宋朝开战,北宋灭亡,两位皇帝被俘,使得后来南宋的皇帝和百姓都认为金国军队是不可战胜的,直到一个人的出现,他率领他的军队与金国军队作战,他率领的军队非常的骁勇善战,金国军队多次败给他的军队。没错,那个人就是岳飞。岳飞的岳家军不但没有使得皇帝拥有恢复旧国故土的雄心,反而使得皇帝非常忌惮岳飞,因为岳飞的岳家军不是听命于皇帝,而是听命于岳飞,也就是说皇帝没有岳家军的指挥权。所以害怕岳飞恢复旧地后功高盖主,害怕底下人让岳飞称帝,而南宋没有哪一支军队能够与岳家军相提并论的,一旦岳飞起兵造反宋朝没有军队能够压制住岳家军。要知道宋太祖就是兵变称帝的。这是宋高宗最忌惮的地方。

并且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都是打压武将,一些有才能的武将手上没有兵权,兵权全部在皇帝手中。例如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你有兵权的话皇帝就收回来。而岳飞不仅手握兵权也曾多次不听从宋高宗安排,毕竟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使得宋高宗非常不放心岳飞。

所以这些都使得宋高宗决定杀了岳飞,与其杀了也不能让他壮大起来威胁自己,毕竟中国有句话叫做“宁起错杀绝不放过”。如果光是秦桧他们是不可能让岳飞死的,有皇帝保着岳飞,谁敢动手杀死岳飞。而如果皇帝也参与进来这场杀死岳飞的阴谋之中,那么岳飞是必死无疑。除非岳飞他起兵称帝,如果起兵称帝就违背了“精忠报国”'这四个字,那么他也不算做英雄了。

结语:这些原因是宋高宗最终将岳飞杀死的理由。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评论,也请大家指出作者写作不足的地方


火星知识分子


医嘱纯属子虚乌有。天下有罪的人总是想死后‘洗白’?秦桧凶狠的心,是刽子手,他痛恨岳飞抗金。朝廷对岳飞发十二道金牌,岳飞坚决抗金的意志坚定。秦桧是主谋,赵构是从犯。秦桧因投降金,岳飞坚决抗金,势不两立,秦桧是宰相,左右赵构,赵构也不想灭金的目的是迎回二帝,赵构就必须下台,秦桧也必然死,秦桧不杀岳飞,抗金一旦成功赵构与秦桧一律死刑。秦桧阻止赵构抗金,就是不允许二帝回国,秦桧的阴谋妥协金国就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岳飞坚决抗金,秦桧的投降阴谋就不能成功,所以必除掉岳飞而后快。难道事实还不清楚吗?

立秦桧跪像是宋朝人民的意愿,如果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想让秦桧‘站起来’是对正义的污蔑,是对人民的亵渎。秦桧跪着谢罪,将永远印鉴正义与邪恶的力量对比。


笑着看西方


先不谈秦桧遗嘱的真实性,就是真有秦桧遗嘱,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如果一个恶人,最后死时写了遗嘱说:我是个大好人!我们就信他是个大好人了吗?私人遗嘱又能说明什么?

有人说,秦桧遗嘱说岳飞不是他做主杀的。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坏人也不会承认自己坏,岳飞是他杀的,他也不会在遗嘱上写:岳飞就是我害死的。

有人说,秦桧遗嘱说,让他的后代远离官场。这更不对了,因为史书上说,秦桧快死时,还为他儿子争取前程,被高宗拒绝了。

秦桧遗嘱的原文应该是这样的:眼看大限将至,思及吾一生,真是感慨万千!少时忠君爱国,怎奈霎时国已不国,有家难回。随虎狼之师北归,阅尽人间屈辱!

忍辱偷生,侥幸逃离虎穴。重获新生,如出笼鸟儿欢快!立誓不活出人样不罢休!

幸得高宗宠信,位极人臣,百官皆拜在门下。何德何能,众人仰吾鼻息。高处不胜寒,些许事身不由我。岳鹏举,之死乃上意。吾必背其锅。

官场如战场,非弄潮儿难以全身而退!远离为好!

秦桧遗嘱原文,也是莫须有,因为本来就不可能有。关键是别有用心之人,能借此达到一些目的就行。


今古大观


林子大了甚么鸟都有。从上世纪未就有人说江苏发现了秦桧墓,里头有秦桧的所谓″政治遗嘱,而且说的有鼻子有眼。虽经官方多次避谣,但此谣就是阴魂不散,过几年就翻新一次,改头换面重新出来惑人!

在秦桧伪嘱里,极力撇清自己杀岳飞的干系,并把自己说成是岳飞的良友,把杀岳的责任一古脑地推给了窝囊废赵构。

其实,杀岳飞与宋皇赵构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而是金国授意并写在"绍兴和议"里的,是金宋和议金方的主要条件。秦桧做为金国间谍,无疑是杀岳的主要谋画者和执行者,历史的定论,一点都沒有错。

秦桧不仅是奸臣,汉奸,卖国贼,而且是金国册反后派回到南宋的间谍,其相位也是金国人给的,窝囊废赵构根本不敢惹他。

秦桧死后不久,在太上皇赵构授意下,孝宗赵昚就给岳飞平了反,并赐岳飞军神″武穆"的称号,还封其王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崇高誉。

接着宋皇宁宗下令:追回对秦桧的一切美谥,并赐秦桧:"缪丑"的恶谥。缪丑一一是古今中外最狠的恶谥,大意是:天下第一坏蛋!

特别指出的是:

1,金人对宋用间,是连间计。册反秦桧为间谍,控制和惑乱南宋朝庭和朝局;册反秦妻王氐为间谍,专门监督秦桧。而且密令赵构不能罢秦,秦桧不能出妻王氏,所以,南宋的朝局本质上是:赵构怕秦桧,秦桧怕王氏…王氏也有怕,金国派到南宋的间谍,老鼻子去了,秦、王的一举一动,都会传到金国主子那里去。

有意思的是,后来蒙古破金国,用得也是连间计。

2,秦桧的养子秦熺,在桧庇护下,不断升官,官职多时达几十个官名,最重要的是观文殿学士、左通奉大夫,提举秘书省,任秘书少监,负责掌管古今图籍、国史实录、天文历数等。其间,曾奏请皇帝,要求地方官员负责搜访天下图书,它在秦桧的授意下,把今古不利于秦桧的内容全部删除,并伪造了大量贬岳葆秦的文字。其间还大兴文字狱,杀人无数。官民敢有只字诽议秦桧者,非杀即贬。

3,由于韩侂胄推崇岳飞,支持皇上罢黜了理学祖师大号流氓朱熹,并将程朱理学定为"伪学",更是由于朱熹和秦桧同为巫儒大屎,骨子里臭气相投。因此宋元的理学家们炮制了大量葆秦桧,贬岳飞的伪作伪史资料,今天巫儒门人为秦桧平反,引用的多是这些垃圾。

据说历史上主张为秦桧平反的名人只有四个,第一个就是朱熹,最后一个是苍蝇胡适,其它二个记不清了。


文刀沐子


整天就拿这说事的不是脑袋有问题,就他妈别有用心。在中国,岳飞代表的是为国献身,不畏强权,爱国爱民的精神。秦桧已不是秦桧,他是买国求荣的汉奸,出卖祖宗的间谍。给秦桧反案。其实就他妈汉奸。


灞岸布衣


一看评论,就知道又是一群傻逼弱智,自以为是的蠢货们发表褒岳贬秦贬高宗的言论。南宋汉人的史书写的明明白白也很客观,岳飞咎由自取,犯了多次抗旨诋毁朝廷畏敌不抗金的重罪,要是在明朝,要诛灭岳飞九族!秦桧是南宋的忠臣,战与和都是国策,能战则战,战是为了获取和议的主动权和优势,但被岳飞破坏。宋朝皇帝以仁义治国,一般不杀官吏,岳飞恐怕是少数几个被处斩的官员。这也说明岳飞之罪太严重!岳飞也有谋反嫌疑!岳飞整体上不是什么好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